90后博导曹云龙再发Nature!目前已发超9篇CNS!

学术   2024-11-12 18:01   广东  

写作发表不难,就找艾思科蓝

2024年11月7日,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昌平实验室曹云龙课题组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Evolving antibody response to SARS-CoV-2 antigenic shift from XBB to JN.1”的研究论文,揭示新冠病毒流行谱系转变下的抗体免疫响应演化。


图源:Nature


该工作通过对不同免疫背景的XBB与JN.1突变株感染者产生抗体的系统性分析,首次描述了XBB和JN.1谱系免疫原性的区别,细致描绘了XBB与JN.1谱系感染者的体液免疫图景,强调了KP.2、KP.3,特别是KP.3.1.1等JN.1谱系突变株的强烈免疫逃逸能力,并从表位角度详细说明了原始株交叉结合抗体与奥密克戎特异性抗体对于JN.1谱系中和作用的不同特点。


作者发现,在交叉结合抗体中发挥主要中和作用的IGHV3-53/3-66来源Class 1广谱抗体能够与所有奥密克戎特异性中和表位竞争,从而有可能屏蔽奥密克戎突破感染中特异性初始B细胞的激活,特别是对于接种过免疫原性较强的mRNA疫苗的人群。这一模型能够解释mRNA疫苗接种仅在人类而非小鼠中导致反常强烈免疫印记的原因,提示了由于疫苗历史与免疫印记的不同,世界范围内人群免疫背景具有潜在的“东西方差异”。作者认为,为了高效富集真正广谱的Class 1(或A1类)中和抗体,并争取免疫印记的减弱甚至消除,基于包含多个A1抗体特异性逃逸突变的新型JN.1谱系突变株,特别是KP.2和KP.3等子毒株来开发疫苗加强针是有必要的。本文预印本2024年4月19日发布于bioRxiv后,受到WHO和国际学术界的大量关注,为今年秋冬季基于JN.1/KP.2的新冠疫苗更新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指导。


北京大学为本文的第一完成单位。曹云龙研究员为唯一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博士生简繁冲、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王菁、阿依江·伊斯马衣(已毕业)、宋玮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徐艳利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出生于1991年的曹云龙研究员,目前已经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超9篇CNS。2024年担任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前南开大学校长,现中国工程院院士、免疫学专家曹雪涛的儿子,而他的母亲王建莉也是浙江大学免疫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一家三口研究免疫学,且都成绩卓越,也成就了科学界的一段佳话。






很多科研人经常被核心论文的发表困扰,在向学术期刊投稿时经常得到的反馈意见是“学术理论性不强”“理论深度不够”


理论的关键著作和关键学者是学习理论的关键方法,为了方便学习,我们搜集了期刊论文中最常用的100个理论,并整理成为一本速查手册免费送给大家,让大家在写论文时能够随时检阅!


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老师

无套路直接领取!

👇👇👇


以下为该手册部分内容展示
↓↓↓


这本手册能够协助你构建坚实理论基础
支持你的学术写作!
手册共有141页满满干货!
扫描下方二维码
添加老师,无套路直接领取👇


另外为提高各学者期刊发表成功率
我们还提供期刊出版服务
现在咨询可立享“0元初步评估匹配服务
稿件精准匹配,目标期刊专家快速预审
降低拒稿风险
欢迎有需要的学者报名了解!
👇👇👇



往期推荐
01

性生活频率多少最健康?哈佛研究(IF=24):一月21次

02
祝贺,IF2.6!Springer出版,中国科学院4区,SCIE最新论文接收!
03
颜宁,最新论文!
监制:奔月吧
编辑:摇光星
校对:参宿四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分享只为学术交流,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艾思科蓝
艾思科蓝一站式科研学术服务平台,致力于在学术交流、科研服务、科研教育、产学研协同领域为客户提供高效解决方案和服务,构建一流的科研学术交流生态圈。关注我们即可免费领取10万字PaperYY官方论文查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