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所向 奔赴星河 ——哲学学院2024年学生工作回顾

文摘   2025-01-09 22:34   陕西  

|第2291期|




回首来路多感慨,最是奋斗动人心。在哲学学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我们共同走过了充满挑战、又伴随惊喜的2024年。这里,有披星戴月追逐梦想的哲院人,有辛勤劳作丰盈满仓的哲院人,有迎难而上不断前行的哲院人。今天,我们打点行装、抖擞精神,继续奔赴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




01

沧海横流显砥柱,万山磅礴看主峰。2024年,是我们聚焦铸魂育人,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力的一年。在学校、学院党委的领导和支持下,全体学工干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好“党团支部”“青马工程”两大主体,创新“理论宣讲+实践研学+竞赛赋能”教育方式,带领全体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多手段开展理论学习,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推动党的政策、理论、主张入思想、化力量、成行动。全年共开展学生主题党日、团日活动200余次,参与学生党员、团员逾4000人次。充分运用“哲里政好”平台,推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等30余条,总阅读量3000余次。研究生学生党支部与河海大学、长安大学、重庆科技大学等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联学共建、红色地标打卡等活动,赴终南山下进行红色营地素质拓展,开辟了学生党建活动新场域。

02

时序更替岁月新,同心筑梦赴新程。2024年,是我们蓄力薄发,坚持守正创新的一年。学院组织21支队伍参加2024年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获金奖2项,银奖2项,铜奖7项,《原创哲学戏剧〈大儒张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播的实践者》获全国铜奖。组织28个项目参加“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相较去年同比增长360%,首次举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院级决赛,推荐11个作品参加校赛。组织16支队伍参加“三下乡”“田野中国”等社会实践活动,其中“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探源与开新·三晋篇”社会实践队获评“省级优秀团队”,5名师生获评暑期实践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学院悉心指导、大力支持学生干部全面开展工作,学生干部的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和工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128名学生干部中有7人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62人次获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55人次在学校各类竞赛中获奖


03

又踏层峰辟新天,更扬云帆立潮头。2024年,是我们上下齐心,在各类赛事中大展风采的一年。哲院人积极阳光、团结向上,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好成绩。一年来,同学们在第三届全国MSW研究生案例大赛、全国华语辩论邀请赛银卡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求是杯”国际诗歌创作与翻译大赛等赛事和各类校赛和评奖中崭露头角,获得国家级奖项20项、省部级奖项5项、校级奖项198项。在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活动季、学风建设月、师德涵养月、诚信活动月、春季运动会、“导学杯”各类团体赛中获得集体奖10个,3个学生团支部获校级“五四红旗优秀团支部”,1个团支部获批校级样板团支部,2个学生宿舍获评学习标杆宿舍。学院2024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3.9%,升学率76.83%,均创学院历史新高,位居全校前列。



04

携手同行谱华章,更怀挚情暖人心。2024年,是我们进一步丰富学生工作内涵,与全体学生共同成长的一年。学院坚持以生为本,护航学生成长发展。学工团队与班主任、本科生导师、研究生导师、学生骨干等力量充分发挥作用,协调配合,互相补台,实现了“学生关心关爱覆盖率100%、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覆盖率100%、就业困难学生帮扶覆盖率100%、特殊学生家校联动覆盖率100%”的目标。学工干部坚持内涵发展,在做好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习研究。2024年主持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4项、陕西省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1项,撰写的工作案例和研究成果入选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研究成果,获得校级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6项。在学校党委学工部的支持下,学院党委副书记牵头申报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石榴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室》。


亲爱的哲院人!回首2024年,我们惊叹于昆明湖畔的剔透晨露,奔走于书山道间的朝晖夕阴,奋战于图书馆内的翰墨书香;我们挥汗在操场的茵茵绿草,流连在新勇前的斑斓花海,畅谈在校友林中的朗朗午后;我们落子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生活的热爱。


崭新的2025年,全体哲院人将继续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在波澜壮阔的新时代精彩绽放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梦想,向着更加光明的未来砥砺前行!


END


编辑|杨珺舒

撰稿|吴承恒

审核|李晔 张哲


哲里政好
陕师大哲学学院,正能量的传播者,大家的服务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