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绿色田园《中国果业跨年演讲——顺时》成功举办!

文摘   2025-01-22 05:00   山东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烟台果业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课题。苹果品种、规模种植、机械应用、果品行情、电商等方面都呈现不同的变化与痛点。随着农民年龄老化,中国果业已到了从散户种植到适度规模化种植的拐点,这就是天时,而要想果业发展的升级转型,必须拥抱变化,顺时而为,顺时是为了等势、待势、起势,而这个势,就是规模化种植和适度规模化种植。

      本次跨年演讲由烟台市农业农村局、烟台传媒集团主办,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烟台市苹果协会、烟台农学会协办。今天,众多领导嘉宾满怀着对中国苹果产业的热情和祝愿莅临现场,共同参与到2025绿色田园中国果业跨年演讲。

      在苹果产业的广袤天地中,品种是核心竞争力。优质独特的品种,自带吸睛与畅销属性。新优品种能抢先占领市场,以独特风味口感捕获消费者。那么当前国内苹果品种结构的现状如何呢?存在哪些问题?我们的果业育种科学家们在对未来苹果品种选育上又做了哪些新的突破呢?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山东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学森是这么说的“红富士的芽变品种群,据有中国芯的芽变品种群存在同质化和单一化的问题。我们调研2024年和14年十年前地头价格,富士类的品种和14年差不多在4块到8块钱一公斤,那么新品种像瑞香红、鲁丽,像我们烟台选的这个馨元萃,这些新品种的价格,那比富士要高得多。现在中国3000万亩有2000万亩70%是红富士的芽变品种群,我们要干掉20%,那50% 我们叫多样化的品种”。

(陈学森教授演讲-《中国苹果品种结构的现在和未来》)
       下一步咱们烟台果区的品种应该如何布局呢?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党委委员、烟台市农产品综合质检中心主任、正高级农艺师宋来庆也发表了他自己的看法:“适度规模化,是烟台果业发展的必然出路!但不能盲目追求规模化”。

(烟台市农科院党委委员宋来庆-《百年不遇大变局 烟台苹果新业态》)

 在此,绿色田园资深评论员马文光也说:“适度规模化种植的确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然而我们团队在调研中发现:目前规模化种植真正实现赢利的少之又少,80%左右的还处在亏损的状态”。


(绿色田园资深评论员马文光)


 规模化种植怎样做才能成功呢?烟台市农技推广中心自2017年就开始调研和探索,在2025绿色田园中国果业跨年演讲当中,烟台市农技推广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于凯与大家进行了分享:“轻简不是盲目地简化,是技术的高度凝练”。


(烟台市农技推广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于凯-《生态为基 轻简为翼 打造新时代中国果业5.0》)


 烟台作为中国著名的“水果之乡”,其果业尤其是苹果产业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烟台苹果连续13年蝉联中国果业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超过150亿元人民币。烟台在规模化果园上的探索,也涌现出了威海的翠虹果品、正宇农场、景祥果蔬,烟台的华香果业、绿水韵味等等,那么这其中的成功密码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先听听威海景祥果蔬技术总监于新永的分享:“高标准建园改良土壤,增施有机肥,打造营养沟”。


(威海景翔果蔬技术总监于新永-《适度规模化果园赢利经验分享》)


  规模化种植想要见到收益,离不开“新模式”与“新品种”。这就给育苗企业带来了新的课题,他们不仅要繁育苗木,还要给新品种创造新的种植模式,让选择新品种的规模化果园更快的带来效益,小草沟(烟台)苗木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凡也带来分享:“栽植第二年就有亩产3000斤以上,像管理极为精细与高投入结合”。

(小草沟(烟台)苗木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凡 -《苹果种植“新模式”与“新品种”发展中的机遇与挑战》)


 既然适度规模化种植可以赚钱,那为啥躬身入局的人却这么少呢?我们调查发现:由于规模种植需要的资金是个大问题,租地,整地,购苗,种植,管理等等,很显然这是一笔巨大的开支,那么办呢?我们国家的金融企业是否有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呢?山东省农担贷公司业务副经理刘翰林带来分享“农业信贷担保是财政职能的延伸、财政支农的补充,是以‘政府+市场’‘财政+金融’手段破解‘三农’融资难题的重要创新”。

(山东省农担贷公司业务副经理刘翰林-《规模化种植资金担保条件及政策解读》)


 金融企业相应的资金扶持政策,为规模化种植提供精准服务。这两年,他携金融企业的有力资金扶持政策精准切入,为种植产业规模化发展奏响奋进乐章,助力农业腾飞新高度:“能充分满足当地农户的一个资金的需求”张培圣发表演讲。

(交通银行山东分行零售信贷部产品经理张培圣-《规模种植新引擎——金融扶持》)


 苹果规模化种植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考虑和管理。除了品种的选择和搭配,管理技术的应用,果园机械化与智能化也很重要,《绿色田园》资深评论员刘连欢在2025中国果业跨年演讲当中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基地不应该只是规模化,而是要现代化”。

(绿色田园资深评论员刘连欢)


 新元果业(山东)集团副总经理邹燕演讲的重点是:“果园在搭建过程中的一些技术要点,如果是在果园建设过程中呢,投资者的资金比较薄弱,那我们可以给他提供有力的材料保障,来保障果农在低成本建园的时候也可以建一个非常可靠的园区”。

(新元果业(山东)集团副总经理邹燕- 《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现代化果园搭建过程注意要点》)


 通过邹燕的分享,我们了解到,现代化的果园需要机械化的加持,通过机械更好的实现省力化。植保无人机,算得上是这两年发展最迅猛的农业工具了。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勇是植保无人机打药领域的先行者,他最有发言权:“2024年全国的无人机保有量25.1万架,防治作业面积26.7亿亩次,出口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居全球首位”。

(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无人机系统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勇 -《社会化服务助力苹果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无人机在果园管理中的应用)》)


 身为绿色田园的资深评论员,翟来兵感慨颇深,回首这一年,品种的迭代、管理技术的精进、植保手段的优化,无一不在马不停蹄地更新、完善着。想要真正吃透农业产业,就必须与时间赛跑,脚步一刻也不能停歇,唯有时刻扎根一线,才能敏锐捕捉行业动态,精准把脉产业走向。

(绿色田园资深评论员翟来兵)


 土壤改良这个“老话题”,又有了新热度,提升土壤有机质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大果园如何提升土壤有机质?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姜远茂分享:“主要是一个碳,所以还要用一些有机碳含量比较高的有机肥,也就是往我们果园里边用,另外就是它必须有个基础就是生草为基础,你这个果园不生草单纯靠有机肥的话有时候提高的幅度不大或也比较慢”。

(国家苹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山东农业大学二级教授姜远茂-《规模化果园“有机肥”如何施用?》)


 说完了规模化种植、品种的选择、种植模式的运用、土壤的调理,大家伙最关注的还是苹果的行情!大家也都知道是因为很多客商存苹果赔了钱!那今年都库存苹果行情会有怎么样的走势呢?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研究员王敏给我们做出了初步的预测:“对于未来的苹果价格行情来讲的话,我们也是认为一个先跌后涨的一个态势,预计随着后期是我们最大的旺季”。

(中国农学会农业监测预警分会研究员王敏-《当前苹果行情与走势分析》)


 绿色田园资深评论员李新在2022年《变局》中说到“苹果新品种百花齐放的时代已经到来”。2023年《破局》中说到“不以销售为目的的苹果新品种推广都是耍流氓。正如他所说,好的苹果新品种像瑞雪、瑞香红、维纳斯黄金等等已被终端市场所认可。

 同时随着新建、还有品种改造的规模化果园的兴起,行业对苹果新品种越来越关注,我们不得不面对的就是苗木品种权的问题,未经许可种植,加上销售未经许可种植果园的果品都属于侵权行为。

(绿色田园资深评论员李新)

苹果新品种的反馈如何?那么又如何销售呢?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年轻化,消费习惯越来越多元化。那么这些日趋年轻化的消费群体对于苹果需求的真实声音是什么呢?王掌柜集团(中国)电商部总监王存生分享:“新品种的销售还是要不断的推广和宣传,现阶段消费者的认知还是挺好的,毕竟生鲜水果不论是买来送礼还是自己买来消费,始终是要入口的,新品种占据了口感的优势”。

(王掌柜集团(中国)电商部总监王存生-《苹果新品种市场销售和品牌打造》)


 在苹果的销售上,除了特色新品种的加持,差异化的卖点也很重要,苹果不仅可以卖鲜果,榨果汁,还可以销售系列深加工产品。烟台博士达集团在苹果深加工领域做了多年的探索,并且集团创始人张朋义也是中国果品流通协会富硒果品产业分会的会长。对于苹果的深加工,他分享到:“苹果皮的色素提取、香精回收、果醋开发、功能性原料开发果皮有效成分黄酮类、多酚类对预防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有功效”。

(博士达集团董事长张朋义-《苹果销售的差异化发展之路》)


 本次2025 绿色田园跨年演讲——顺时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分享会,更是一次凝聚力量、共话发展的盛会。它为广大农业从业者和关心绿色田园的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让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把握发展机遇,共同推动绿色田园事业的蓬勃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田园将更加绿色、美丽、繁荣。


近期爆文

一周好文


更多精彩视频不容错过




田园庄
苹果、樱桃、葡萄全产业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