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开年爆火的《繁花》到年底热播的《小巷人家》,今年以来,一批年代剧持续霸屏,以时代风云际会下人物命运悲欢离合吸引着观众。
作为剧集市场的“稳健品”之一,当下的年代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明显提高,并在创作上产生了新变化,比如故事时间线进一步延长、题材范围也进一步扩张、更注重对人物、家庭、社会关系的深层次描写等。
年代剧,只有以真实的年代质感、跌宕起伏的情节推进、大起大落的人物命运、“家国同构”的叙事逻辑,才能满足观众的怀旧情绪,唤起观众对历史、民族和国家的共情感。
不过,近年来的年代剧也逃不出套路的桎梏,在内容创作上,年代感、怀旧感、生活感依然是大多数年代剧的共同选择,核心特色是跌宕起伏的岁月变迁下,个体或者家庭命运的大起大落。故事上,年代剧总体还是采取通俗剧叙事,主人公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意外,这让一些年代剧不免带有一些“苦情戏”元素。
年代剧的底色不止是“人工做旧”
年代剧有别于主旋律影视剧和历史正剧的严肃,年代剧既有引人共鸣的家国情怀,也有博人眼球的传奇色彩,凭借多元化的类型题材,占据一定市场空间。
通俗来讲,年代剧的吸引力在彰显岁月变迁的同时也带给观众直击心底的力量。当作品扎堆出现,相似背景下的相似人物较多,同质化问题仍旧存在,能否从不同角度讲述好故事,还要打个问号。
首先,从故事讲述来说,众多打着“年代”幌子的作品出现在剧集市场上,打出偶像牌、青春牌,混淆时代、模糊不清的讲述不但损害着观众对此类剧集的好感也侵蚀着行业发展的正向风气。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故事发生在特定的时期就叫年代剧,真正的年代剧应在借鉴中国传统文艺叙事精华的基础之上描摹世态刻画人性,从而使背景的时代感和人物的传奇性与戏剧性相交织。
其次,服化道的制作也要在前期筹备中进行大量的案头工作,不仅要符合时代特征还要展现环境变化与人物特性,同时也是能否让观众在开篇入戏的先决要素。
此外,年代题材作品在深入时代环境、还原岁月变化的同时,不停留在表面或照本宣科,在选材、切入点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讲述既有识别度也有时代价值、现实意义的故事。
总的来说,年代剧不是简单人工做旧,而是能让我们看到在那段历史中人性的试炼与蜕变,真正做到时代照映人物,人物推动时代,而不是纯粹迎合和消费。从而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对时代、对历史的尊重以及被故事中无法言说的历史所打动。
如何建构以小见大的叙事逻辑?
近年来,涌现出《人世间》《大江大河》《漫长的季节》等爆款作品,引发行业对年代剧的创作热潮。
如何在守住年代剧特色的基础上,为年代剧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是摆在创作者面前最迫切的问题。在笔者看来,作为一种类型剧,年代剧最核心的关键词是:时代、家庭、个人。
首先是真实的时代质感。年代剧普遍以历史的演变发展为时间轴,使作品的主要内容与史实的基本轨迹大体保持一致。比如为了一展原始生态之美,此前热播的《父辈的荣耀》主创深入东北林场进行实景拍摄,并尽可能还原林场的真实全貌。而《父辈的荣耀》剧中极具东北色彩的土房热炕、灶台白烟,还有东北方言、家常土菜等,从衣食住行细致涵盖地域元素,力求还原年代质感,触发观众的时代记忆。
其次是浓厚的家国情怀。“家国同构”是年代剧常见的叙事逻辑,将个体的、家族的命运与整个民族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反映的是一种朴素的民族情怀与爱国情怀。
第三是写实的传奇人物塑造。年代剧,更多聚焦的是平凡人物的传奇人生。纵观年代剧的发展历程,在主题表现上热切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积极反映人们的心理嬗变和情感波澜成为其艺术特点。
年代剧,只有以鲜明的时代质感、跌宕起伏的情节推进、大起大落的人物命运、“家国同构”的叙事逻辑,才能满足观众的怀旧情绪,唤起观众对历史、民族和国家的共情感。
作为一种广受欢迎的类型剧,年代剧虽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但这并不意味着故事情节、人物设置都遵循一个样板。
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故事发生在特定的时期就叫年代剧,真正的年代剧描摹世态刻画人性,从而使背景的时代感和人物的传奇性与戏剧性相交织,对家国情怀、中华美学神韵的忠诚再现。
另一方面,服化道的制作也要在前期筹备中进行大量的案头工作,不仅要符合时代特征还要展现环境变化与人物特性,同时也是能否让观众在开篇入戏的先决要素。
在同时代的故事里,就需要年代题材作品在深入时代环境、还原岁月变化的同时,不停留在表面或照本宣科,在选材、切入点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讲述既有识别度也有时代价值、现实意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