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进超山景区
6月15日,塘栖派出所超山警务室民警带领警务室队员会同超山景区工作人员在辖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对打击整治网络谣言法制教育进行宣传。
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
如果出现网络谣言
传播范围将不再局限于
特定人群、特定时空
传播速度为几何级数增长
如果任由网络谣言肆意传播
将严重扰乱网络空间秩序
甚至会引起社会恐慌
什么是网络谣言及其特点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网络媒介而传播的能够引起关注的,给社会稳定、公众生活带来影响的未经证实的信息。
它具有哪些特点呢?
◆ 来源模糊,隐蔽性强
网络谣言的信息来源不明确,通常以若干图片或者视频片段的形式再配上特定的文字出现,图片和视频往往看不出明确的时间地点,只有事件本身,造谣者往往就是借助这种模糊不清的信息断章取义地博取“吃瓜群众”的眼球。
◆ 传播迅速,影响力广
当今社会谣言传播方式更加多样,网络谣言借助互联网传播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通过裂变式传播,快速广泛地抵达受众。成本低,速度快,一张图片或者一个视频短短几个小时就可以成为网络热点事件,影响十分广泛。
◆ 内容荒诞,蛊惑性大
标题往往涉及我们当下的生活,容易吸引眼球,危害性极大。等真相浮出水面时,许多网民已经上当受骗。
造谣、传谣需承担什么法律后果
网络谣言如此猖狂,我们就拿它没办法了吗?并不是。
社会规则让生产生活有条不紊地进行和发展,而网络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理所应当受到规则的约束,违反网络秩序规则也将受到相应的惩罚。
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
◆ 刑事处罚
面对“网络谣言”,我们该怎么做
◆ 谣言止于智者
不盲从听信网络的只言片语,在尚未全面了解信息前,引人注目的内容不要随意编辑、转发,保持理性不盲目跟风,要有求真务实的品质,通过官方等正规渠道了解信息,坚决不做造谣者和传谣者。
◆ 增强自我保护
知识储备越充足,辩证思维就越强,谎言在知识面前自然不攻自破。多读书、读好书,掌握一定的社会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 自觉学法守法
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享有表达自由的权利,但也要承担起维护真相的义务。对法律心存敬畏,学习法律知识,培育守法好习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我们的家人。
◆ 参与网络建设
你传播的任何一个谣言都有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因此要谨言慎行,拒绝成为“键盘侠”,坚决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每一个网民都有义务抵制虚假信息,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举报虚假信息,不冷眼旁观。
警方提醒
净化网络环境,打击网络谣言
需要广大网民共同努力
希望广大网民保持理性思考
增强防范意识
积极抵制网络谣言
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携手共建清朗网络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