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遇见 来源 /中学生听书(ID :tingshu2018)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文·马歇尔说过:
“当我们种下的花,没有我们预期的长得那么好时,
我们不应该怪花,而是从自己的种植等方面寻找原因。”
来源:视觉中国
他找了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了知识、能力、习惯三个方面的测试。
测试结果令他惊讶,随着年级的提升,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都有着显著提升,但“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由此他得出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在 小学, 而9~11岁是强化习惯的最重要时期。
在这个阶段,若是孩子养成了好习惯,则会受益无穷,对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有长远帮助。
若是还有很多坏习惯,此时也是改正的最佳时期,一旦错过,坏习惯可能就定型了。
克雷洛夫说:
“天赋如果无益于人事,必将一天天衰弱,
天赋若被懒惰所左右,那么再旺盛的事业心,都没有任何指望。”
对很多家长来说,一提到青春期的孩子,就有无数的抱怨:
“敏感、叛逆、难管、不和家长沟通,动不动就离家出走……”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青春期就是孩子一切问题出现的根源吗?
并不是,教育专家陈瑜就曾说过:
“不要把孩子的问题甩锅给‘青春期叛逆’,不是每个孩子到了青春期都必然要叛逆的。
如果他的个人成长没有被压抑、内心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他与教育者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制,那他还有什么叛逆的必要呢?”
曾在网上看过一个网友的故事。
上初中时,他迷上了游戏,经常和朋友去网吧,一玩就是一宿。这导致他白天上课没精神,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他的父母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只能是打骂他,试图用父母的权威压制他。
但他当时正是青春期最叛逆的时候,非常讨厌父母的打压教育,所以总是和父母对着干。
但突然有一天,父母不再和他硬碰硬了,而是做好饭,然后叫他吃饭。
饭桌上也不再谈论他的学习,只是谈论着近期遇到的趣事。
时间久了,他反而不适应了。
他跑去问妈妈,妈妈说:“我觉得越是打骂你,你反而更叛逆。我也想开了,成绩下降就算了,只要你不学坏就行。”
结果这之后,他反而开始改变了,因为他感觉到了父母的爱与信任。
对抗与叛逆自然也渐渐转变了。
《解码青春期》一书中写道:
“在青春期,身体和心灵的突变就像一场剧烈的风暴。
每一个看上去叛逆、难以接近的孩子,都需要父母强有力的支持。”
即使他们表现得再坚强、再高冷,也不过是面上的伪装,他们的每一次远离,都是为了靠近。
父母一定要明白,青春期的孩子,比我们想象中更需要父母。
只有父母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理解和陪伴,才能赢得他们的心。
作家饶雪漫说过:“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教育不过是不同方式的陪伴。”
父母做好这3件事,能够更顺利地帮助孩子度过这个危险时期。
1. 学会控制情绪
能够控制情绪的人,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父母应该教会孩子面对自己的情绪。
无论是厌学情绪,还是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找到情绪产生的根源,积极地去应对和解决。
2. 锻炼抗压能力
这个阶段的学习压力虽然大,但还没有高考那般巨大,在这个时期培养孩子的抗压能力是最合适的。
教会他面对失败,不惧挑战,只要努力了,即使不成功也是一种成就。
3. 懂得处理感情
青春期春心萌动很正常,父母若是过度干预,反而会促使孩子为了反抗父母去早恋,影响学习。
父母可以和孩子好好谈谈,让他正确理解青春期的情感悸动,让他明白最好的感情是双方共同努力去达成目标,若是能考上同一所大学,再谈也不迟。
15~17岁:懂放手 不懂放手的家庭,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当他们以不要和坏孩子玩为由,赶走了我最好的朋友时,我失去了友情; 当他们小时候不管我,把我丢在老家,高中却突然把我从爷爷奶奶手中夺走时,我失去了亲情。 我就像一个提线木偶,在他们的手中被肆意玩弄,若有来生,希望永不相见。”
《海边的卡夫卡》中有这么一段话:
“孩子就像一棵小树苗,家庭环境就是浇灌的水。
如果水质过差,树苗不仅不会成为参天大树,还会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