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一年,我县坚持产业为纲,逐新提质,解锁新场景。
“六大”特色农业提质增量。统筹整合涉农资金6095万元发展特色产业:新增种植面积2.1万亩,提质改造3.8万亩;新增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科技示范基地11家,入规农产品加工企业2家;世胜茶叶半手工碧螺春获第九届亚太茶茗银奖。
新型工业聚链成势。水下机器人试验中心、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批工业项目签约落地,中车农机产业园等6个项目建成投产,入规企业12家,完成技改投资6.5亿元;金欧米、纳克汽配等5家企业获批省级“专精特新”,星火原实业、达诚医疗获评省科创新物种企业,念思想科技成为全县首家孵化上市签约企业,“三新两特”、新能源、新农机、新材料、特色电子信息、特色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达到4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76%;完成县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和体制改革,工业发展更加集中集约;通山(武汉)离岸科创中心入驻科创企业15 家,满园轮替深入推进。
现代服务业多元融合。银行机构贷款余额216.3亿元,增长13.2%;新增市场主体7878户、“个转企”79家,分别增长15.2%、71.7%,培育入限企业16家;电商直播新业态赋能农特产品插上“云翅膀”,网络零售额5396.68万元,全市第一。
启动太平山、大幕山旅游综合开发规划编制,新增2A级景区2家,“通山迷你小山居”民宿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88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56.2亿元,分别增长21.8%、20.2%。
(全媒体记者 华晓雯 阮翀 王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