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息了!国家大剧院同款演出来淮安啦!

文摘   2024-09-24 20:38   江苏  


6月28日晚,在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大型谍战题材话剧《向延安》在国家大剧院首演,拉开一连四场演出的大幕。当晚,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座无虚席,近千名观众的思绪被剧中主人公向金喜跌宕起伏的命运所牵动,在悬疑与诗意交织的戏剧构作中感受一段可歌可泣的平民史诗。


9月27日
话剧《向延安》将来到淮安大剧院
将和淮安的观众们一起
为祖国母亲75周年一同庆生!


演出介绍

原著《向延安》是海飞的长篇小说,首发于《人民文学》2011年07期,以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后的上海为时代背景,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里,一群年轻人的荣光与信仰。



13年前,西溪湿地,作家海飞日以继夜地写下了这部名为《向延安》的小说。血火年代里的热血、嘶喊、奋争、汗水以及枪炮声中绽放的玫瑰,组成了《向延安》青春而瑰丽的图腾。



作为“海飞谍战世界”系列中重要的一部,《向延安》于2011年由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一经出版广受好评,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2022年由花城出版社推出修订版。曾获人民文学奖·长篇小说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新闻出版总署“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重点出版物”等多个荣誉。


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主人公向金喜以一个热衷厨艺的“痞少”形象出场,在奔赴延安前夜,阴差阳错以厨师的身份执行潜伏任务,从此留在险象环生的上海。他也因此目睹哀号求生的难民,被炮火所伤等待死亡的人群,日军侵略时八百壮士保卫上海的壮烈情景,见证了同学们的奋起抗争,家族因信仰的不同而分崩离析,思想发生深刻的觉醒和转变。

十余年里,向金喜见证了汪伪、军统和共产党地下交通站三方在孤岛时期的上海暗战以及随后的国共内战,还作为一份子见证了风云变幻中一个家族的溃败。



在最张扬的青春岁月,走上了一条最需要隐忍的道路,背负骂名却不能解释,错过爱情却只有放手,人世间的所有斑斓一一擦肩而过,他最终成为最孤独的革命者,用生命与信仰谱写属于普通人的革命史诗


话剧《向延安》是“海飞谍战世界”中首部登上舞台的作品。关于《向延安》的改编,海飞表示:“这次改编话剧,其实就是给我上了一课。谍战只是《向延安》的外壳,它的主要落脚点应该是人生。”


近3小时的叙事诗般的舞台呈现,话剧《向延安》以精良的制作和可贵的赤诚,将着力点放在信仰的诞生之路,这其中贯穿不变的,就是向金喜心向延安,在上海隐蔽战线的各种险恶境遇中,心中的理想、信仰坚持不变。

导演李伯男用抒情性和叙事性兼容的写意处理,为“文学性”赋予了“剧场性”效果。舞台呈现保留了原著中浓郁的生活质感:无论是流连厨房烟火气的向金喜,还是错综人物关系织成的亲情、友情、爱情、同志情的细密之网,抑或是充满地域特色的沪语旁白,无不展现着《向延安》的精神内核和城市底色。原著作者、编剧海飞也十分认可这一改编:“上海的气息扑面而来,无名英雄的功勋永远铭记。


话剧《向延安》是一次对历史的深情回望,对红色文化的大力弘扬,对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的有力鞭策。全剧始终闪耀着冲破黑暗、照亮前行之路之光,这就是向往延安。


所谓“牺牲”,有时不一定是带着信仰赴死,而是舍弃一切去活。向家的家庭成员,在风云际会的时代潮流中选择了各自的理想彼岸;风华正茂的学生,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亮出了各自的青春底色。


正如微博文化之夜给出的颁奖词:“这是一个暗夜与黎明的故事,也是日月与星辰交替中理想之光不灭的故事。话剧《向延安》将文学中的人性幽微与诗性品格相合,铸造了文学与舞台的双向赋能。”



活动介绍

9月27日,是淮安大剧院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举办红色精品剧目演出活动系列演出的首场演出,同时当天我们邀请广大市民走进剧院参与我们的专题市民开放日——「灯火里的中国」。

我们在现场准备了样式丰富的打卡装置供各位前来合影留念,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多种「红色纪念道具」供各位合影互动,现场还有摄影师为大家留下这值得纪念的一刻。


淮安大剧院特有的印章也再度迎来更新,喜欢集章的朋友们也可以来到现场「盖戳留念」。


此外,淮安大剧院在现场准备了丰富多样的物品供前来参观的市民朋友们领取。有具有纪念意义的「打卡」透卡,也有形式丰富的徽章与 PIN,来现场参与活动均有机会可以领取。

所以,9月27日 17:30,我们打开淮安大剧院的大门,邀请各位一同来到现场和我们一起庆祝!

*本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属原作者

使用图片为往期剧照,演出阵容以实际为准

版权申明:图片、文字、音视频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END-



点击海报查看更多讯息


淮安大剧院
咨询热线:0517-83100888提供最新演出信息、购票优惠活动、艺术公益普及、在线会员互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