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博物馆:直尕思得

旅行   2024-10-28 17:30   湖北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泱泱大国土地上,生活着各色各样的56个民族,而在湘鄂渝黔交界的武夷山深处常驻少数民族占中华民族一半,他们与汉族一起共同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民族特色,而在其中占比超过全州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的土家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先民们以自己的智慧开疆拓土,与汉族及其其他少数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就了辉煌灿烂的民族史话。
今天让我们走进赤壁博物馆,感受恩施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

与傩对话——恩施傩文化

恩施傩戏是湖北民间戏剧种类之一,其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其行当有生、旦、净、丑四行,因战乱、民族融合等多种原因,使得古老的傩文化难以完整保留下来,所以恩施傩戏被称之为中国戏剧活化石。

傩面具的制作通常使用质地细腻的白杨木、酸枣木、柳木雕刻而成,采用具象、夸张的表现手法,将喜、怒、哀、乐等神态鲜明展现在面具之上。

傩戏是由傩舞、傩祭发展而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的民间艺术形式,傩面具是傩戏演出时佩戴的道具,俗称“脸壳子”。

至简至美——土家族服饰

日常服饰以7尺或14尺长的墨青丝帕或布帕,上衣为麻质和棉棉短衫,自纺土布制成;款式包括大襟(无领,袖口镶不同颜色布边)、银钩(矮领,袖口配宽青边和五色梅花边)、外托肩(圆领,右开襟,大袖,领高1.65厘米,镶花带小边)。

男青年服饰上衣为琵琶襟,后逐渐转变为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头包青丝帕或白布,呈人字形;女青年服饰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花边,襟边与袖口贴花边栏杆,下穿罗幅罗裙,后逐渐转变为大筒裤,其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多穿白衣,外套黑褂。
孩童的服饰土家人极为讲究,尤其是注重小帽子和小鞋袜,帽沿上有花、草、鸟等图案,胸前围有花兜儿,脚下有“虎头鞋”,土家人认为为小孩缝制馈赠衣帽鞋物成为亲族邻舍联络情感的一种特别的方式。

织锦寄情——土家花铺盖

土家人对于织棉有别样的情感,土家织棉技艺不仅与爱情婚姻密切相连,更在于是女儿身价的体现,是周围左邻右舍衡量土家姑娘是否心灵手巧、贤惠能干的重要依据。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西兰卡普”不仅仅是土家铺盖的代名词,它广泛的被用于现代家居,凡是日常生活、装饰用得着的地方可用西兰卡普普织棉来制作或点缀。

神秘的傩戏面具、朴素的土家族服饰,多彩的西兰卡普等,都是土家族文化的物化,这些展品用面具语言、服饰语言、编织语言述说着悠久而伟大的少数民族文化。在56个民族共同铸就的流光溢彩、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在宏大浩瀚、包容和谐的中国民族的文化史册中,这只是其中几个美妙的浪花或者音符。土家族在民族“三交”的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从土地中获取的精神内核、美学密码和民族基因,推移岁月,创造文明,开拓未来,现在走进赤壁博物馆,感受恩施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吧!
来源: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

漫游赤壁
本公众号属于赤壁市文化和旅游局,权威发布赤壁文化旅游资讯。万里寻茶道 赤壁借东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