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岁岁冬至,今又冬至
北京时间
12月21日17时21分
我们将迎来冬至节气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
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过了今天
阳光的照射将逐渐增多
白天的时间也会越来越长
温暖和春意正在一点点靠近
我国民间有“数九”的习俗
又称“冬九九”“交九”
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
数“九九”八十一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人们熟悉的这首“数九歌”
朗朗上口、亲切自然
音韵流转之间
徐徐铺展开一幅
严冬至阳春的自然变化图景
除了气象上的重要意义
冬至对中国人来说
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日
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在北方
每年冬至日
许多家庭有吃饺子的习俗
人们会煮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
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
“冬至不端饺子碗
冻掉耳朵没人管”
我们都知道端午节
是为了纪念屈原
那么,你知道
冬至是为了纪念谁吗?
据说这种习俗
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
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人
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
集医家之大成
张仲景有名言
“进则救世,退则救民;
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
访病施药,大堂行医
后毅然辞官回乡
为乡邻治病
其返乡之时
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
面黄肌瘦,饥寒交迫
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便让其弟子
在南阳东关支起大锅
在冬至那天
舍“娇耳”医治冻疮
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
放在锅里熬煮
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
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
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
每人两只“娇耳”、一碗肉汤
人们吃了“娇耳”
喝了“祛寒汤”
浑身暖和,两耳发热
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
也叫“饺子”或“扁食”
一碗饺子热气腾腾
包裹了鲜美的味道
浸润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24年还剩下最后10天
回首时光匆匆
每一幕灿烂光景
都如约而至,不曾缺席
展望前路
严冬将至但春归有期
只要心怀目标
就不会失去方向
今日冬至
愿冬日所盼,终如约而至
让我们一起
心怀暖阳、积蓄能量
准备迎接明媚的春天
来源: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等媒体。
扫码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