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鱼塘承包协议续签后,租金给到位了吗?”“有没有及时上缴到村集体账户?”深秋时节,在该市戴桥镇刘寨村,界首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详细了解该村“三资”管理领域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将曾经困扰村民的一桩桩“烦心事”变成“顺心事”,这得益于今年该市开展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自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以来,该市纪委监委选取村级“三资”管理作为“点题整治”重点项目,紧盯涉农补贴发放、惠农政策落实、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方面,市镇村三级共同发力,通过监督、办案、整改、治理一体发力,不断扎紧农村集体“钱袋子”,助力管好护好农村集体“三资”责任田。
“我们坚持‘室组地’协调联动,采取听、查、核、访等方式,围绕村集体资金分配、资产管理与资源开发等重点环节,‘一杆子插到底’监督。”该市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负责人介绍,该市纪委监委联动职能部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通过查看财务账单、实地走访、听取汇报等多种方式,对集体资金转移支付、专项补助、集体收入等情况进行“解剖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列出清单,下发监察建议书或工作提示,督促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目前,已办结线索53件,立案23人,党纪政务处分22人,追缴资金104.97万余元。
推动农村“三资”常治长效,还要从制度上建强。在认真总结前期整治工作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该市纪委监委以整治农村集体经济问题合同为切入点,联合组织部门、农业农村部门开展专项清理,完善制度机制。围绕村集体资产家底不清、村集体合同不规范等问题,督促农业农村局出台《关于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流转全部进场交易的通知》,印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同示范文本(试行)》,助推全市农村“三资”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现在好了,鱼塘租多少钱、租给谁,咱们老百姓都一清二楚!”说起农村集体产权流转规范化、透明化,刘寨村村民们纷纷点赞。该市纪委监委还注重强化智慧监督,用好用活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12345热线和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渠道,充分运用信息公开、数据分析、监测预警等方式,全方位监管全市各村“三资”底册、经济合同、发包处置等情况,也让群众心里有了一本明白账。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切身利益,‘查改治’一体推进,压实行业部门主体责任,不断夯实村集体经济发展根基,进一步织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网,让闲置农村集体资源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融活水’。”该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楠楠)
来源:安徽纪检监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