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工商学院艺术学院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展览——《非遗项目传承实训》课程成果展,此次展览由艺术学院党总支统筹,艺术学院教师党支部骨干教师党员筹备、参与,将教育教学、党建工作与非遗传承紧密结合,展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教育中的独特魅力。四川工商学院党委副书记胡增军、学工部副部长徐智、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高媛及课程组的全体教师莅临现场指导并参观了展览。
展览现场,各类非遗文创作品琳琅满目,从精美的剪纸到细腻的刺绣,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艺术学院师生的匠心独运。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非遗技艺的精湛,更体现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
《非遗项目传承实训》课程是此次展览的核心,通过课程学习,学生们得以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亲手制作非遗文创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热爱,还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此次展览正是他们学习成果的集中展示,许多作品在展览中脱颖而出,展现了非遗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的蓬勃生命力。
胡书记在一件件作品前驻足观看,详细了解展览情况,仔细询问相关工作,对此次展览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艺术学院将党建工作与非遗文化相结合,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够推动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
党建工作与非遗文化的结合为展览增添了一抹独特的红色底蕴。这不仅丰富了党建活动的形式,也让党员同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党性修养。
在展览开幕式上,《非遗项目传承实训》课程负责人周德伍老师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门课程,让学生们不仅学会非遗技艺,更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这次展览是他们学习成果的展示,也是我们教育教学与非遗文化传承结合的尝试。”
陈方瑞老师在发言中指出,非遗文化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民族的记忆,传承非遗就是传承文化与信仰,让经典故事流传至今。
张梅老师则强调,非遗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借助创新的传播方式焕发新的生命力。视觉传达设计在非遗传播中的应用,能够直观且生动地呈现非遗的独特魅力,增强非遗的视觉吸引力。
高媛在参观展览后也表示:“这次展览不仅展示了学生们的才华,更体现了我们对教育教学、党建工作与非遗文化传承融合的重视。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路径,积极打造“非遗”党建品牌,不断拓展“非遗”外延,通过新阵地、新理念、新队伍和新作用,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崭新的时代内涵。”
此次《非遗项目传承实训》课程展览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资源,更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它让人们看到了教育、党建与非遗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激励更多人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伟大事业中来。
未来,艺术学院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党建与非遗文化传承的融合,探索更多创新路径,推动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 END—
艺术学院青年宣传中心出品
投稿邮箱:15145568584@qq.com
来源:艺术学院 撰稿:周德伍、王彬卜
图片:艺术学 院 展览办公室 排版:郭睿
指导:王孝玲 审稿:高媛
//
往期推荐
1 |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