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可乐妈
来源 | 男孩派(ID:boy666dj)
●●●
儿子变得判若两人,好像是从他上初二开始的。
初二以前,他品学兼优、幽默风趣。
可现在,他在我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混蛋”。
那天,他找我要手机查单词。
递给他后,我还专门找理由去他房间里盯了一会儿,没发现有什么不对,就回卧室眯了一小会儿。
没想到等我再次醒来,已经凌晨两点。
我蹑手蹑脚推开儿子的房门,想看看他睡了没有。
谁知他竟然还在玩游戏,连我走到他身后都没有察觉,写字台上摊着的作业更是只写了两三笔。
一瞬间,我怒火中烧,和他大吵了一架。
结果第二天,他从早晨一起床就开始跟我冷战:故意摔门、拒绝吃早饭、问他什么都不回答……
最后,他神色冷淡地说了一句“走了”。
留我一个人坐在餐桌前,既不知所措又气不打一处来。
他哪是我儿子啊,分明是我老子。
这妈让我当的,也太憋屈了。
记得儿子上小学的时候,虽然偶尔也会偷偷懒,但大部分时间,还是能自觉主动地学习。
连老师都说:“很少见到有男孩子这么爱阅读。”
身边人都羡慕我生了个这么省心的儿子,我也暗自庆幸自己中了“一等奖”。
当时的我怎么也没料到,自从儿子读了初中,不仅成绩开始节节倒退,还总是给我捅娄子、找麻烦。
有一回,老师在上面讲课,他在下面做各种鬼脸阴阳怪气,逗得全班同学哈哈大笑。
班主任一个电话,将我叫到办公室。
我一边向老师道歉,一边数落儿子,也不知道哪句话惹毛了他,他竟然怒气冲冲地朝我吼道:
我就知道,在你眼里我这也不行、那也不对。你干脆打死我算了!
我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儿子,只觉得他无比陌生:
这还是当初那个总喜欢跟在我屁股后头,无论我干什么都一脸崇拜地望着我的儿子吗?
总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前那个开朗、懂事的儿子不见了。
现在的他,上课不认真听,回家就想尽办法玩手机,成绩更是从班级前五飞流直下到了中下游。
想跟他好好沟通一下吧,他却总是一脸不耐烦。
问他什么都是“不知道”、“随便”、“不要”,要是再多说几句,他准保会发火。
有段时间,他的口头禅就是:
你有完没完,能不能离我远一点?
也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都这么好赖不分。
反正我儿子,满脸都写着“欠收拾”三个大字。
除了性格大变,儿子还有一点跟以前不一样了。
小时候的他,最讨厌洗头、洗脸,每次给他洗头,他都是全程尖叫,相当不配合。
可上初中后,不需要我们的提醒,他洗头洗得比谁都勤。
有时候早上都要迟到了,他还霸占着卫生间吹头发。
不仅如此,他还喜欢上了各种各样的球鞋,三天两头就缠着他爸爸给他买新鞋。
我担心他是不是在学校早恋了,孩子爸爸却安慰我:
青春期嘛,孩子普遍开始关注外表,都是这么过来的,不用太担心。
可没过几天,我就又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到了学校,我远远就看见儿子昂着头,像个斗鸡一样,正梗着脖子对班主任说着什么。
这才得知,原来是体育课上,儿子和几个同学打篮球。
其中一个同学比较霸道,屡次带球撞人,还故意踩了儿子新鞋一脚。
对这一阶段的儿子而言,鞋面就是他的脸面。
于是,他把篮球一扔,两个人就打起来了。
过一会儿,那个跟儿子打架的同学的爸爸也来了,班主任还没来得及说话,那位爸爸就一巴掌甩到自己儿子的脸上:
小畜生,在学校打架,回到家偷钱,我生你到底有什么用?!
这一刻,原本嘈杂的办公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被打的同学则捂着脸,像头暴怒的狮子:
打打打,你就知道打人!我是小畜生你又是什么?老混蛋!
那天,把儿子从学校领出来,一路上,我什么也没有说。
不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是儿子同学的反应,让我心惊,也让我庆幸,幸亏我没有当众批评儿子。
因为我这才认清了一件事:
你想让你的孩子怎么对你,那就先用你期待的那种方式,去对待他。
回家后,我给儿子做好了晚饭。
随后,默默帮他刷干净了球鞋上的鞋印。
没想到,到了晚上,儿子却突然敲响了我房门,他避开了我的目光,将一杯热牛奶递到了我手中。
然后,用蚊子一样细微的声音,说了句:
“妈,谢谢啊。”
虽然不知道这句“谢谢”,是谢谢我在学校帮他守住了尊严,还是谢谢我帮他清理了球鞋。
但至少,我弄明白了一件事: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有时候不说,比说了更有力量。
后来,儿子还是会时不时犯点小错,但我即使心里的火再旺,表面上也还是会装作风轻云淡的样子。
直到初三的第一次模考,儿子一下子考了班里第十三名。
虽然不算特别好,但我知道,对儿子而言,已经是一次很大的进步了。
模考成绩下来那天,我送给儿子一个篮球,孩子爸爸则拿出一双球鞋,原本对自己有些失望的儿子,好像一下子又有了信心。
那天晚上,他头一次学习到深夜。
我逐渐懂得,很多时候,父母和孩子其实是同岁。
进入青春期后,孩子是第一次面临生理、心理上的剧变;
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又何尝不是摸着石头过河,一点点探索和青春期孩子的相处之道。
都是“初学者”,我们却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孩子说教和镇压,他们自然是不屑一顾的。
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最糟糕的父母,不是没有文化的父母,而是从不成长的父母。
只有将过去的偏见和固有认知清零的妈妈,才能站在和孩子相同的高度,与孩子面临共同的难题。
最终,理解孩子,并被孩子理解。
我曾经看过一个说法:
青春期,既是生命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变化迅猛的黄金时光。
亲子关系处理得好,青春期就会变成修补期、助推期。
那么,如何让青春期的亲子小船变成日后和谐的巨轮呢?
有专家建议,家长要转变观念,回归教育的本源。
现在想想,在儿子最“叛逆”的那段时间,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改变:
不再将孩子的不良行为看作是麻烦,而是父母修行的密码
心理学上有句话:
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
当儿子从品学兼优的乖小孩,变成调皮捣蛋的熊孩子时,我一度觉得他是在故意找茬儿,动辄拿他跟别的同学比较。
但后来,我才了解到:
原本对自己“迷之自信”的儿子进入初中后,却发现班里人人成绩都很好,还有不少同学才艺出众。
同龄人的优秀,让从前一直在集体中闪闪发光的他变得黯淡。
我不仅没能及时注意这一点,反而经常批评、指责他,让本就无所适从的他更加绝望了。
于是,他开始用捣蛋、叛逆掩饰自己的自卑。
实际上,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前额叶皮质就开始发育。
这时候,他最关心的问题就是“我是个怎样的人?”、“有人爱我吗?”
为了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他们甚至不惜做一些“蠢事”来吸引别人的目光。
所以,当我们看见了问题,首先要做的就是观察、倾听孩子,只有这样,才能看见他不良行为背后那颗渴望被看见、被接纳、被认可的心。
帮孩子恢复自信,他们才能往前迈出成长的那一步。
从高高在上的权威,变成同仇敌忾的盟友
当我意识到说教是青春期的孩子最听不进去的东西后,我决定给儿子讲讲自己的故事。
假期的时候,儿子背着我们偷偷打了个耳洞。
一向好脾气的老公看到儿子那还在流血的耳朵,瞬间就急了,扯着儿子衣领骂他:
一天到晚不知轻重,是不是要去泰国当人妖?
本是一句气话,到了儿子耳朵里,却成了无端受辱的铁证。
为此,爷俩半个月都没说过话。
直到有一天,我翻出了中学时期拍的大头贴,一边给儿子看,一边自曝“黑历史”:
“记得我高中那会儿,特流行厚厚的斜刘海,我也剪了一个。
当时你姥姥都快气死了,天天喊着要让我梳上去,我心想,你个中年妇女一点也不懂我们杀马特贵族的潮流。”
儿子没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显然是松动了不少。
我又接着说:
“其实啊,你姥姥根本不用那么大反应。
过几年你就算求我留,我也没那发量了不是?”
没想到,短短几句话,居然让青春期走高冷路线的儿子笑出了声。
后来,儿子主动找了老公,说:
“爸,我想了下,穿耳洞可能确实不太适合我,我还是走硬汉风格比较好。”
当父母不再跟青春期的孩子硬碰硬时,心理学上的“南风效应”就发挥作用了。
避免消极的沟通方式,说出自己的感受
目睹了同学爸爸当着众人打孩子的一幕后,我意识到包括我在内的很多父母,其实是不懂如何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的。
我们常用的贬低、奚落、命令,不仅不能让孩子乖乖听话,反而会激发孩子的抵抗和怨恨。
后来,我在《与青春期和解》一书中看到:
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时,其实有一个很简单的沟通公式:
当你(不带偏见地描述某种行为)时,我感觉(表达你的感受),因为(阐明这种行为对你造成的影响)。
举个例子,当儿子比自己说好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回家时。
如果是以前,我一定会说“你为什么总是说话不算数?”,或者“就知道在外面疯,干脆别回来了!”
但自从我知道还有沟通公式后,儿子晚归,我也只是咬了咬牙,轻描淡写地说:
“当你比说好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还没到家的时候(行为),我感觉很害怕(感受),因为我担心你在外面发生了意外(结果)。”
让人意外的是,平时一点就着的儿子,听了我的话竟然破天荒地道了歉:
“对不起,今天打球打太久了,下周我一定准时回家。”
我很喜欢的主持人金星说过一段话:
青春期的孩子是什么?
青春期就是明明还是个孩子,自己却以为是大人了。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爱给他小心翼翼包上一层薄膜。
等他慢慢地成长,戳破那个薄膜,从一条小虫蜕变成一只蝴蝶,父母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孩子的路,终究只能自己去走。
我们唯一且重要的任务,就是多学习、学理解,陪着他们一起出发,目送他们破茧成蝶。
最后,我想对儿子说:
“虽然妈妈也是第一次当妈妈,但妈妈愿意从头学起,和你一起改变,一起成长,努力成为更好的妈妈。”
作者:可乐妈,本文来源于男孩派(ID: boy666dj),关于养育男孩的干货,这里都有;关于养育男孩的苦甜,这里都懂;家有小男孩,欢迎关注男孩派。资料,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