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
无形却至关重要
渗透生活每个角落
2023年
中国发电量达9.5万亿千瓦时
平均每两秒产生的电量
就有近60万千瓦时
足以满足一个中国人一生的电力需求
12月25日
纪录片《数“智”电网》在央视CCTV-4
《走遍中国》节目首播
并多次重播
为大家展示了南方电网公司
深入推进人工智能与电网业务
紧密结合的发展路径
以及加快塑造能源电力生产力新质态
取得的突出成效
南方电网智能系统高效运转,处理居民用电故障。用户报障瞬间,相关的电力设备在第一时间就能将采集到的故障信息发送到电网调度中心,“大瓦特”通过它秒级的计算速度完成分析判断。经过调度中心确认后,故障信息再次下发给辖区供电所,工作人员便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故障设备的检修作业。
在客户服务最前端的智能话务控制系统,“大瓦特”不仅具备语音识别能力,还能根据客户情况对话务进行创作,因此,“话务控制”的“务控”,也被大家称为谐音“悟空”。作为在中国家喻户晓,同时也名扬海外的神话人物,“悟空”在南方电网的客服中心,同样也是神通广大。有了“悟空”的参与,人工智能客服的客户咨询率已经超过了85%,不仅减少了客户在线等待时间,也减轻了人工座席的服务压力,平均每天服务的用户超过1万人次。
在南方电网广西南宁供电局,智能巡检无人机“小飞侠”也在忙碌着。这款移动式巡检无人机不仅具备一定的防雨功能,还可以直接部署在可移动的车辆上,起飞之后可以根据指挥中心下发的巡检路线和任务进行自主巡检,可控距离能够达到6千米,电量不足时还能够自行返回“机巢”进行充电,直到任务完成,大大减少了人工在山区作业的风险和难度。
无人机的出现虽然把巡视人员的双手双脚解放了,但却没有解放他们的眼睛。直到“大瓦特”实现了智能辨识,大家才终于从日复一日的阅图中“解放”出来。目前,“大瓦特”每分钟可以处理2000张图片,累计处理的图片已超过13亿张,其中2023年一年就处理了4亿张。
人工智能不仅让无人机“眼亮心明”,智能识别输电线路缺陷,准确评估输电走廊山火,还能完成变电站工作人员登高作业识别、抽水蓄能电站智能巡检、生产现场作业监控、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等工作。在电网中,它的触角早已深入覆盖规划、生产、营销、调度等100多个应用场景。
2023年,由南方电网广东东莞供电局自主研发的巡检机器狗“吠云”正式成为变电站的一名“工作人员”。
在巡检过程中,这台具备“具身智能”算法的机器狗也会将巡检的图像、数据,同步传输给南方电网人工智能“大瓦特”进行分析,实时监测各种设备的运行情况,并同时将信息反馈给后台和变电站工作人员。
目前,这款智能机器狗不仅可以应用在电力系统的巡视检查,还可以应用在城市管网巡检、应急救援、建筑测绘等方面,并且还能够适应草地、碎石、水坑等多种作业环境。
南方电网公司汇聚了数据集图片近5000万张、大模型的训练语料已经超过了3万亿字节,相当于600亿单词的存储量,而且这些数据已经涵盖了我们电力系统的全业务领域,包括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电力业务。在南方电网,这些超大体量的数据正是来自于“电鸿”系统。“电鸿”不仅让这些各不相同的电力设备实现了一碰即联,也让它们的状态评价、预警预测的数据无障碍传输、高效流通起来,解决了新型电力系统海量终端互联互通和数据贯通的难题。
原本形态、功能以及生产企业各不相同的电力设备,经过“电鸿”物联系统的智能化之后,不仅形成了统一的信息交流渠道,同时也能够将这些数据信息发送到电网云端数据中心和“大瓦特”等“智能大脑”,“智能大脑”作出决策后,再反馈给这些终端设备来具体执行。
从点点烛光到万家灯火,从数字电网的构建到绿色能源的广泛应用,从运维效率的大幅提升到服务品质的全面优化,人工智能已经成为驱动电力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引擎。能源电力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预示着我们即将迈入一个更加科技的电网新时代。
编辑丨许晓冰 曾美意
校对丨姚纯铭
审核丨代进 陈细英 刘德欣
审核丨佘慧萍
点击下方名片
右上角关注@南网50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