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科学·幻想 - 艺术家王亚中,在斯坦福的一次艺术现场

文摘   2024-10-12 09:51   美国  


中国油画家王亚中将于10月20日下午3点至4点斯坦福大学举行一场艺术交流活动,探讨艺术、科学与幻想元素的关系,为大家带来视觉与思想的盛宴。活动中,王亚中将展出其艺术作品,并分享如何欣赏艺术、参与艺术实践以及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联系。



「 活动主题 」

“艺术让知识飞奔” 


无论如何,任何学科,都是在知识的基础上拓展未来的可能性。我们为什么要学一些艺术,懂些艺术,因为艺术的根本是不同与常规构架的理念思考路径,尽最大的可能的将某种可能性用某种虚空的或非常规的思维秩序,建立一种假设,而这种假设,恰好是我们学识探索的一种精神和习惯,在某一种既定的理论上,开拓新的思考空间。

创造一词,在艺术中起着中硫砥柱的作用,如果我们经常去分析艺术家的作品,会在很多学识难题中,得到异样的思路,促进某学科的推进作用。

有人说,没有幻想,就没有科学的进展。幻想和猜想是一个道理,学识探索的猜想有一定的延续性,而幻想是放飞了的猜想,放飞了知识的宽泛度,即艺术思考的无边际述说和记录。

知识是一种体系的建立,但知识的不断更新,也是在幻想和实用中变化。也就是说,艺术人,同各门学科的学术人,共同研究创造未来的可能性,或在某一种思考链条中粘合,相遇,共进。

有了艺术思考意识的幻想介入,我们学识或知识,就会插上鹰一样的翅膀,让知识的理想飞的更高更远。

我们知识人,不仅要懂艺术,在某种情况下,更要用艺术的思维解读拓展知识的意识层面,这样对于我们所学的知识,才能更深刻,更有意义。

这次活动,是和世界未来的精英们,一起交流探索艺术与学识的关系,共同为人类社会的文明,留下有意义的足迹,也为当代科学进程的思考,进行的一次讨论,延伸,发展的行为。

有了理想,便有了路径,有了路径,我们学识的进程,演变就会加速度的向前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 向着人类的更高层文明努力挺进。



「 嘉宾介绍 」

Yazhong Wang (王亚中)


简历


  • 198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油画专业。

  • 1985年,发起组织参与太原现代艺术展,《中国当代美术史》记载。

  • 1993年,发起组织参与题为《乡村计划·1993》大型艺术展,并在中国美术馆和中国日报画廊展出,中国日报和光明日报等十几家媒体有记载。

  • 1998年,旅美访问考察、展览,结识摄影大师罗伯特·弗兰克,并收藏作品三幅。在美期间,得到耶鲁大学The Andrea Frank Foundation, Inc基金支持,同年仅四位世界艺术家得到此项基金。

  • 2000年,从美国回中国,定居北京亦庄,建立工作室,以“绿色、空气、水”为主题创作。2018年,在中国山西太原,创办“加州私立美术学院” 。

  • 2020年,创建“龙城艺术”线上平台。

  • 2022年,任太原市艺术博物馆执行馆长。

  • 2022年,创建王亚中艺术衍生品品牌,“ HSK” 。


近几年以来,在中国最大的艺术网站“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发表了三百多篇艺术论文与评论文章,其中包括系列文章《写给艺术家的二百封信》,《灵魂的拷问》,《艺术道理》,《艺术课》,《揭开艺术家的神秘面纱》,并发布油画作品、数字作品、视频作品几百件,浏览量上百万。

创办《龙城艺术》公众号,发表几百篇艺术理论文章和评论文章,诗文百余篇,作品百余件。系列  文章有《艺术与人生》,《天地之间》,《保持热爱》,《当代艺术的晚宴》,《纸房子》,《学着去活着》 , 诗文系列《神曲》等。



「 王亚中的艺术研究课题 《空之后》 」

艺术的核心是表达虚与实思维的内涵与形式的不同。艺术从古希腊的神界之述说,到文艺复兴时的神与现实的分割线,从德勒克洛瓦的“ 自由女神引导人民前进”,至马奈“草地上的午餐”,印象派对光的向往与描述,对现实理想化的追求,或凡高对生活的极至表达,或毕加索的立体主义设计,或杜尚“泉”的荒诞,非传统式审美形式的挪移,艺术总是给人以一种异想天开的奇怪状,或全新的非科学延续模式和思考的呈现。

当代艺术的现实性以及对生活方式的提醒与改变参与,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繁华与兴奋,人类在丰富多彩的艺术思维中,不断变化,发现,行进。《空之后》系列作品,也是遵循了艺术思考的精神,尽力改变思维惯性,改变思考区域,改变区域现实的过分关注,迫切地走向虚无干预。《空之后》的意识参与思考,或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与科学研究的共同空间类似,但艺术更显幻想与猜测的杂乱性,有时不能形成普世状态,或在众多的逻辑思考的原因制造主线上,去寻找科学探索之外的混沌世界,发现人类思考无序极致的可能性。

在以上的一种关注区域中,提取幻觉思考的图形记录可能性,或称记录碎片痕迹,或在潜意识中垂直应用思维表达,而不只是形式的无序与之前的比较,可能在寻找一种哲学思考或非理性式的粉碎性融合,形成艺术图形的助推力,从而留痕图形, 图形只是生成思考的可视痕迹,或称档案式的储备应用。

简单地说,我们不用所曾涉及的经验思考方式去思考,我们并无妄想生成一个完整的生命体系,只是在虚无的也许中谈话讨论,或在可能的妄想中,解构具象与抽象的具体学说而成像,此时,强调非经验式的得到图形,或也很难全部把经验之拖累抛弃。无论如何,无边无际的非常规的思考状态下制造图形,留下痕迹,是《空之后》的生活方式。

当然,这里的表达应用的材料,是用油色与画布,这也是很传统的绘画材料,也许我们是在探索或发现油色本身的灵魂与画布的接触中得到启迪,或也是与自然材料的原始性和玄状性共赴未知。如在艺术史的脉络中,非要划定《空之后》系列作品的区块,目前也只能为了理解而框在未来艺术流派体系中,但其艺术展示的初衷,是为了思考未知而产生的图形记录,并非为了图形,或只是形式区别以往形式,而寻找理论支点,这一点区分了抽象艺术的理论相似性,但愿其中有些未知的密码,让天才们发现,也许发现者就是某一个观到《空之后》系列的一位天选之人,进而再一次导读《空之后》的意义与非凡。

艺术,我们只能这么向前,《空之后》的无限可能幻想和未知有趣,对我们探索艺术有着强大的吸引力,我们无法再回望从前的刻板与沉伦,只能向着空无前进。

 



「 报名流程 」

● 活动将于10月20日下午3-4点举行, 地点在斯坦福校内,具体地点将在报名后另行通知

● 请尽早填写报名, 报名后会在10月17日晚7点前收到邀请邮件。

● 报名链接: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微信公众号:ACSSS

Instagram: @acsss_stanford 

YouTube: @ACSSSmedia 

抖⾳:@ACSSS

新浪微博:斯坦福⼤学中国学⽣学者联合会 

Bilibili:斯坦福⼤学中国学⽣会


编辑:王小语

审核:ACSSS主席团


ACSSS
斯坦福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ACSSS)是斯坦福官方注册的中国学生学者组织。本公众号用于发布、宣传活动信息,为斯坦福学生学者的学习、生活及工作提供支持。咨询及合作请发邮件至acsss-contact@lists.stanford.edu。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