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数学是整个考研初试学习过程的重中之重,可以决定整个考研的成败,我备考的过程中,每天上午的时间都给了数学,有时候甚至下午和晚上也需要分出时间。
基础阶段(2-5月)
2-4月:跟着张宇老师学习基础30讲的高数部分,完成了课后习题;做完1000题基础篇。
4-5月:跟着张宇老师学习高等数学18讲,借鉴张宇18讲的知识体系(每节的思维导图)形成自己的笔记,建立初版知识体系。跟着李永乐老师学习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同样借鉴辅导书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补充:30讲过完之后,我认为做题效果不佳,犹豫是过第二遍30讲还是直接开始18讲,我选择了后者,事实证明没错,18讲上总结的要比30讲详细,知识点全且深。在前期阶段重要的是形成知识体系(笔记)、做好经典例题,30讲和18讲完全够用。线性代数方面推荐李永乐老师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把这本书啃两遍,线性代数就没问题了。
时间分配:上午+部分晚上
强化阶段(6-8月)
很多人觉得18讲就是属于强化了,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18讲只是帮助我建立了全面的知识体系,这些内容我并没有消化,甚至还需要进行不断补充,最好的补充方式就是做题。在之前的练习中,做题并没有形成套路,都是老师讲了之后马上去做,起到一个熟悉知识点的效果。在强化阶段,就是要在现有的知识体系中不断总结题型和知识点。
6-7月:此时我报名了某老师的弟子班(不打广告),完成了他出版的220题,然后做了660题(高数部分)。
7-8月:做了部分880;线性代数进行第二遍,还是用辅导讲义那本书,只不过不看视频,把书上例题答案盖住,自己独立完成一遍。完成了李林108。
补充:习题集推荐660和880,进度快的同学可以都做,我一个明确的感受是660能帮助你剖析前期没掌握清楚的概念和一些经典套路,880的题就比较综合,涉及知识点比较广。660可以看看姜晓千老师的讲解,老师讲的很不错。在此期间跟着报班的老师听他的45讲直播,在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后,听一遍老师总结好处也特别大。
时间分配:上午+部分晚上
真题及模拟题阶段(9-11月)
9-10月:用张宇真题大全解完成00-21年的数学二真题。
10-12月:几乎做完了市面上的所有模拟卷。按知识点顺序二刷真题。
补充:我在做完真题之后,就一直在做模拟卷,这也是我踩的一个坑,一遍情况下,完成20套模拟卷就足以,维持手感及做题时间把控就可。再看看数一、数三的真题公共部分。后期我也听了姜晓千老师的150课程,感觉有点难,大家如果有比较高的追求可以看看。
时间分配:上午
最后阶段(12月)
这时候数学需要给其他科目让一点时间了,保持3/4天一张卷子就可,多看看错题和自己的笔记。
时间分配:部分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