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9日,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主办,四川大学承办,四川省分析测试学会协办的“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NCASI 2024)”在成都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分析科学,创造未来”,聚焦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和技术革新三大篇章,围绕分析科学与仪器领域的发展,针对多个热点问题设置大会报告、分会报告和墙报等。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本届会议的支持媒体进行会议报道。
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旨在推动我国分析科学与仪器领域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分析科学基础研究和仪器研发,提升人才培养和企业发展的水平,为产、学、研、用协作创造新契机,为行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大会同期将通过48个领域分会报告和墙报交流,深入探讨行业热点话题,涵盖了分析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个领域,包括材料、新能源、环境、食药、生物传感、毒检、实验人才培养、实验室数字化管理、仪器研发及科学期刊发展等。目前已有4200多位专家学者注册参会,120家仪器设备厂商参展。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刘买利院士主持大会开幕式
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的开幕式由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刘买利院士主持并介绍参会嘉宾,大会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教授,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余孝其分别为本届大会致辞。
大会主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江桂斌院士致开幕辞
首届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设有48个分会,覆盖了分析科学与仪器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开发、仪器研发、人才培养和科学期刊发展等。江桂斌院士强调,这些分会是大会成功的重要标志,也是专家学者们群策群力、线上交流的重要平台。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成立40年来已取得辉煌成就,致力于服务会员单位,促进行业发展,并在团体标准建立、技术人才培训、科学角建设、期刊发展和国际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江桂斌院士宣布,分析科学与仪器大会将每两年举行一次,并计划设立分会和专业委员会,以确保协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为了表彰长期从事分析科学与仪器研究并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大会特别设立了奖项。未来,中国分析测试协会还将陆续设立突出贡献奖和青年科技奖,以鼓励和激励更多的科研人才。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教授致辞
四川大学校长汪劲松教授代表四川大学对本届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出席会议的领导、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
汪劲松校长强调,分析科学与仪器是科技与创新的重要基础,对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快速发展,分析科学与仪器在支撑重大科技任务和前沿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四川大学作为国家在中国西部布局的综合性大学,发挥文理、工艺、科学的优势,聚焦分析科学与仪器的交叉一体化,不断探索和创新,为提升我国分析仪器研制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汪劲松校长表示,通过本届大会,将进一步凝聚共识、深化交流、加强合作,促进分析科学和仪器研制的创新发展,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提升我国分析科学与仪器研制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 余孝其
四川省教育厅厅长余孝其代表四川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对大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前来参会的专家学者、师生表示诚挚欢迎,同时向长期关心和支持四川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余孝其厅长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了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并指出总书记关于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技术软件国产化的指示为科学仪器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明确方向。
四川省作为科教大省,拥有139所普通高校,其中8所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大学生人数达216万,科研活动人员超过11万。余孝其厅长强调,四川省经济总量位居全国第五,拥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和齐全的产业门类,分析科学和科研仪器对促进技术研发、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余孝其厅长表示,随着国家体制机制管理改革的持续深化和政策的逐步推动落实,分析科学仪器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他期望本次大会能成为四川探索教育、科技、产业、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起点,并以此为契机,加强与在川高校的合作,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共同探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为引领的教育科技产业人才一体化发展新模式,为加快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荣教授主持
在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新荣教授的主持下,大会开幕式迎来了备受瞩目的一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科学与仪器终身成就奖的颁奖典礼。张新荣教授首先对这一崇高奖项的设立背景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宣布了本年度的获奖者名单。中国科学院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和张玉奎院士因其在分析科学与仪器领域的杰出贡献,被授予了终身成就奖。
汪尔康院士、陈洪渊院士和张玉奎院士获分析科学与仪器终身成就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 刘虎威教授
在本届大会中,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副理事长刘虎威教授负责主持并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科学奖的获奖名单。经过严格评选,共有25个优秀项目团队荣获此奖项,包括1个特等奖和15个一等奖,以及9个二等奖。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科学奖2024年度获奖名单
在本届大会的主旨报告环节中,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士、薛其坤院士、王中林院士以及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Janusz Pawliszyn教授分别带来了精彩的大会报告。白春礼院士深入解析了世界科技前沿的发展态势,强调了宏观与微观科学研究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深远影响;薛其坤院士分享了他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和高温超导研究领域的突破性成果;王中林院士则介绍了纳米发电机的创新概念及其在能源和系统领域的广泛应用,展望了这一技术在未来能源结构中的潜力;Pawliszyn教授则聚焦于固相微萃取技术的最新进展,展示了该技术在环境监测和医学分析等领域的重要应用。
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士
中国科学院白春礼院士带来了题为“完善科学仪器创新体系建设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精彩报告。他指出,科学仪器不仅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也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物质基础,并强调了科学仪器在科学研究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白春礼院士提到,科学仪器产业虽然市场规模不大,但其战略意义重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远超其产值。国家高度重视科学仪器事业的发展,并实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快软硬件设施建设、完善科研平台开放制度、培育尖端科学仪器制造企业、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激励、完善大学装置和学习期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等。
白春礼院士还强调了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认为这是国家发展的重器,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他提出,必须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的创新能力,打好科技仪器设备、操作系统和基础软件国产化的攻坚战,鼓励科研机构和高校与企业联合攻关,提升国产替代水平和应用规模,以实现我国自主研究平台和设备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
中国科学院薛其坤院士
薛其坤院士带来题为“科学研究的三个方面浅析”的精彩报告,分享了对科学研究的深刻见解,特别强调了科学仪器在科研中的核心作用,并提出了科学研究的三个层面:0到1的突破、1到10的拓展和10到100的应用。
他指出,0到1的突破包括全新实验技术、科学知识、科学规律的发现和技术发明,这些往往由少数杰出科学家完成。1到10的拓展是指在新的科学发现基础上,更多科研人员进行的新开拓。而10到100的应用则涉及更广泛的科研人员,他们在新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应用研究和进一步的拓展。
薛其坤院士强调,这三个层面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都非常重要。他鼓励年轻科学家重新定位自己的科学研究,明确自己所在的位置和努力的方向,并在科学研究创新中发挥重要作用。他还提到,科学研究中的不确定性需要静下心来,长期努力,才能将不确定性逐渐转变为确定性。
薛其坤院士通过多个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例子,展示了科学研究的这三个层面是如何相互关联和促进科学进步的。他强调了选择重要研究方向的重要性,并鼓励年轻科学家关注重要方向和重要科学问题。最后,他分享了自己团队在量子化反常霍尔效应方面的研究成果,这一发现不需要磁场即可实现量子化的霍尔效应,为未来电子器件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中林
王中林院士带来题为“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高熵能源与系统”的精彩报告,介绍了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的原理、应用及其在能源和系统领域的高熵能源潜力。
TENG技术能够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这一过程与传统的电磁感应发电机不同,TENG基于接触起电和静电感应原理,特别适用于低频、低幅度的机械能转换。
王中林院士强调,TENG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从自驱动传感器、环境监测到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都有其身影。他提到,TENG技术在心脏起搏器、智能手表、智能键盘、智能水表以及基础设施监测等方面的应用,这展现了TENG技术的实际应用潜力和产业化前景。
王中林院士还提到了TENG技术在海洋能源收集方面的应用前景。他解释说,由于TENG技术在低频、低幅度能量转换方面的高效率,使其在收集海洋能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他展示了TENG技术在航标灯上的应用,以及在海洋环境中收集能源的能力,这为未来能源收集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教授
加拿大Waterloo大学Pawliszyn教授带来题为“SPME: MicroscaleTechnology with Sky-limit Applica-tions”的精彩报告,分享了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SPME技术是一种集采样、萃取、浓缩和净化于一体的新型绿色样品前处理技术,由Pawliszyn教授及其团队于1989年发明。这项技术通过使用涂覆有固定相的纤维针,直接从样品或样品头部空间中提取和富集目标分析物,然后通过热解吸的方式在气相色谱(GC)进样口进行分析。SPME技术以其简单、快速、选择性、高效、无溶剂、低成本和与多种分离方法及应用的兼容性而受到欢迎。
Pawliszyn教授强调,SPME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多个步骤整合为一个无溶剂的步骤,节省了样品制备时间,减少了有机溶剂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并提高了灵敏度。此外,SPME技术还支持自动化、微型化、高通量性能,并且可以与各种分析仪器在线耦合。Pawliszyn教授还提到了SPME技术在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生命分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提取方面。
以下是部分参展厂商:
赛默飞
安捷伦
岛津
布鲁克
瑞士万通
衡昇质谱
海洋光学
清谱科技
海能技术
依利特
捷欧路
华仪宁创
天津智谱
卡尔蔡司
普析通用
青岛盛瀚
天瑞仪器
安徽皖仪
随着上午主旨报告的圆满结束,我们即将迎来更多分论坛的深入讨论。这些分论坛将由各领域的专家学者主持,他们将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