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专题报道!川农人服务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建设!

文摘   2024-11-24 11:00   四川  

近日,央视纪录片《天府粮仓》正式播出。节目第一集聚焦了我校朱砺教授服务天府生猪种源的保护与创新,马均教授服务现代水稻栽培技术推广的奋进故事。节目第四集聚焦许丽佳教授服务天府良机“智”造,黄富教授致力于水稻育种选种的生动事迹。他们无疑是我校师生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全情服务四川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的生动缩影。



朱砺,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多年来,他参与推动国家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实施,并将国外的优质猪种进行本土化选育。朱砺教授到生产场地对新培育种猪进行性能测定,准确评估种猪的遗传潜力,为遗传评估和育种提供科学数据。



朱砺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功选育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繁型,快长型和节粮型专门化品系,培育出了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种猪。这是中国在种猪繁育领域取得的显著成就,基本摆脱了对国外种猪的依赖,实现了种业的自主可控。



马均,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主要负责人之一。马均教授全国首创的“一优两高”水稻生产竞赛活动在眉山市推广实施。专家巡田现场指导,是这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竞赛,眉山市凝聚了政府、科研院校和种植户等多方力量,推动了粮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要保障水稻的丰产,不但要有良种,还要有良法。多年来,农业科学家们一直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着不懈的探索。“2003年到这个地方来的时候,这个地方完全基本上是靠人工栽培。当年我们推广的技术主要是水稻的超高产强化栽培技术,这个技术就是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我们水稻单产水平。我们现在搞成了精准条播,就得一条一条地播下去,这样在种子的用量可以减少40%左右,而且这个秧苗素质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在试验田上,马均教授和团队开始对最新的水稻品种进行产量测评。这一幕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常态。每年都有众多新品种和新技术在这里试验。马均教授表示,无论是政府还是科研工作者都要千方百计地保障我们水稻产量,保障我们口粮安全。



许丽佳,四川农业大学机电学院院长,柑橘采摘机器人团队的负责人。四川大约有80%的耕地位于丘陵和山区,地块小且不规则,大多数农机都无法适应作业,这极大地限制了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许丽佳的团队要解决的不仅是适应性问题,还希望农机能够实现智能化。“信息技术,电子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这些要应用于我们的传统农业,其实也是我们农业工程学科它的责任和使命。”不断的测试,改进,让四川农业大学智能柑橘采摘机器人更加智能地完成任务,是许丽佳团队每天都要做的事情。经过了七年的光阴,采摘机器人在不断的测试和改进中,构建出了丰富的数据库,把人们从繁重的柑橘采摘工作中解放出来,为农机的智能化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黄富,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从事水稻育种三十多年,培育出103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其中宜香优2115比普通水稻增产5%以上,在全国已经累计推广3000万亩,创造经济效益超过100多亿元,2015年被国家确认为超级稻,成为西南稻区第一个国家二级优质超级杂交稻品种。如今他最新培育的水稻品种都在对标宜香优2115,超越它是黄富要实现的下一个目标。“从材料的开始创制,到最后育成一个品种,至少要十年。所谓的十年磨一剑,大部分都是被淘汰的。”中国人深知“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只有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只有装满自己的粮食,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往期推荐

关于筹备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校友会的公告(第二期)


您订阅的第十一周周报新鲜出炉啦~请查收

您订阅的第十一周周报新鲜出炉啦~请查收

来源 | 四川农业大学

编辑 | 罗力中 黄熙越

责编 | 耿桦婷


四川农业大学校友会
四川农业大学校友会、川农教育发展基金会、川农校友(基金)办公室官方公众号,本公众号旨在为广大校友提供服务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