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子楼、福利房、商品房……穿越75年,看富阳住房变迁!

时事   2024-10-03 09:46   浙江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报道

“我们的生活”



今年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直观地体现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步步实现甚至超额实现的过程中。这75年是老百姓获得感显著提升的75年,每一个年代都在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为此,区融媒体中心推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我们的生活”,从吃、穿、住、行、游、购、娱七个方面讲述生活的变迁,以此折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双重提高。

对于中国人来说,房子不仅仅只是容身之所,很大程度上还是“家”的代名词,是一家人幸福生活的载体。

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富阳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建设飞速推进,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改善。其中,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住房及居住环境的不断迭代升级,从灰瓦平房到筒子楼、单元楼,再到现在的高层、复式;从房管房、福利分房,到商品房、高档别墅……而人们对住房的需求,也逐渐从“有所居”到“有好居”改变。


△2008年的富阳城 摄影/叶盛高 

这种转化过程也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

从酝酿、探索到正式启动,从分期分批推进到不断深化,再从福利分房制度终结到住房保障时代开启,我国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每一步措施都清晰可见。

时代记录了富阳人75年的住房变迁,也赓续和延伸着每一代人对“家”的美好愿景。这次,我们走进“老富阳人”宋勤明的家中,听他讲述自己一次次的搬家故事。

“我家就在五楼,门口有电梯上来的。”听到记者的来意,宋师傅在电话里爽朗地说。


宋师傅家住在狮子山花园——这是富阳最早的一批商品房封闭小区之一,建于上世纪90年代。这个小区以多层楼房为主,在当年还是富阳城区的样板小区,经常有人来观摩。前年,小区进行了提升改造,而宋师傅所住的单元还在去年加装了电梯。如今走进狮子山花园,全然看不出这个小区已经建成20多年。


△如今的狮子山花园小区全景(资料图)


按照宋师傅的指引,记者很快找到了他家。一进门,跃入眼帘的是以白色为主调的简欧装修,大方美观。客厅很大,进门处还隔出了一个玄关。


“谁能想到有一天,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啊!”宋师傅招呼我在沙发上坐下后,打开了他记忆的闸门。


工作之初的屡次搬迁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镇住房十分短缺。由于当时政府资金不足,新建住房需要一定时间,对现有住房的统筹安排便成为解决住房困难的主要渠道。彼时,城市里的许多人都住在土坯草房或灰瓦平房里,不仅没有独立卫生间,连公共厕所的数量也很有限。

数据显示,1950年,全国城市住房存量总面积只有4亿平方米,城市人口6169万,人均住房面积仅5.5平方米,住房条件的简陋可想而知。

直到改革开放前,城镇居民的住房还是主要采取福利分房制度。“筒子楼”便是那个时代的记忆,也是福利房最典型的代表。每个单间大约只有十几平方米,三代人挤在逼仄的房间里,生活和居住非常局促。这种砖混结构的楼房一般有三五层,每层都有狭长的楼道或简易的外走廊,楼道里常年光线昏暗,还堆放着居民家中放不下的杂物。

出生于1957年的宋师傅自小便生活在这样的房子里。虽然小时候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但他记得1978年参加工作时,他和家人便一起住在小寺弄的一间老房子里。房子的层高有点高,便隔出了一层阁楼,宋师傅和他的弟弟就睡在阁楼上,用木梯子爬上爬下。整间房,算上阁楼的面积,也只有40平方米左右。


1978年,宋师傅通过招工进入富阳服装厂工作。不到一年,他又分配去了新成立的冷冻机厂。在那里,他学习了大量冷冻机有关的知识,逐渐成长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那时候每月工资只有十几块钱,加班也没有补贴,但是为了多学点、多做点,我大部分时间都在加班,墙上出勤表上代表加班的小五角星一年得贴上300多个。”

这期间,因为要结婚,宋师傅搬到父亲的单位福利房里借住了一段时间。“要结婚了,肯定不能再和家人一起住在老房子里了,毕竟没办法隔房间的。正好那时我父亲在单位里分到了一套福利房,大概也就三四十个平方米。就在现在的物资大楼南面,房子现在都还在,是一幢圆弧形的房子。我自己简单装修了一下就当作新房了,其实也就是墙壁刷刷白而已。”

“那时候电器根本没得买,我就买零件,自己组装了一台电扇送到丈母娘家里,这才把老婆‘骗’到了手。”这件事让宋师傅“得意”至今,说那是他第一次深切体会到“一技在手,走遍天下”的道理。

这套福利房住了两年不到,就被父亲的单位收回了。无奈之下,宋师傅只得和爱人又搬回了小寺弄的那间老房子。不过,为了有个好的居住环境,他从工资里挤出了点钱,把老房子装修了一下,“装得还挺不错,起码比以前亮堂了,虽然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属于苦中作乐,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怀念的”。


第一套真正意义上

“自己的房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崭新时代。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发表关于住房问题的讲话,启动了中国房改进程。从此,中国的住房开始了从瓦房、平房到楼房、公寓、别墅的全新发展阶段。

1980年至1988年,是我国房改的第一阶段,也称为房改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仍执行福利分房制度,只是住房形态发生了变化,从原来共用卫生间、厨房在过道的筒子楼转变成了带独立卫生间、厨房的单元房。这种单元房,设施相对完备、自成体系,相比原来的筒子楼,居住条件上了一个台阶。

△1981年的富阳城(叶盛高 摄)


1985年,因为技术过硬,宋师傅被调配到杭州富阳东宝电器有限公司担任车间主任,负责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作,他也随之迎来了第三次搬家——被公司暂时安置在位于北门路原中医院后面的单位房里。不过,这里并没有住多久,那时,东宝电器和富阳县人武部联合在周家弄建了一幢房子,下面两层是人武部的办公室,上面几层则是公司员工的福利房。进入东宝电器工作一年后,宋师傅分到了这幢公建房中一间70平方米左右的福利房。

这是宋师傅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第一套房子,为此他花“重金”装修,地面铺上地钢砖,墙面上半部分贴墙纸、下半部分贴三合板——这是那个时期最流行的装修。从40平方米到70平方米,宋师傅的住房条件有了质的改善。“住进去的时候,感觉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了,孩子也有了自己的房间。那一次搬家,我们全家着实兴奋了很久!”



商品房时代来临



很快,时间来到了上世纪90年代。

199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的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在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房的同时,开始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经济适用房建设,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随着1998年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城镇住房制度开始进行根本性改革,富阳的商品房时代也拉开帷幕。

那时,宋师傅家所在区域要拆旧建新。而他通过几年的努力工作已经略有积蓄,便和另外几户人家一起,在富阳二中边上的虎山路造了一幢联建房。“那时候,一户有宅基地的人家想集资建房,我们几户就商量了一下,每户出了大概五六万块钱。房子造好以后,下面两层归出地的人家,上面几层就是我们一户一层。每层有100多平方米。我在一楼还有了一个18平方米的车库。”

同时,宋师傅又用之前拆房的面积换户到了新造的狮子山花园小区,新房的面积有124平方米。“那时候桂花路、富春街是最热闹的城中心,连周家弄那一带的房子都快要建满了。我想想以后城市肯定要发展出去的,与其挤在中心,不如往外围走。所以就选择了更宽敞、与当时的城中心又距离不远的狮子山花园。”

1999年前后,恰逢女儿在二中上学。权衡之下,宋师傅一家决定先住到二中边上的联建房里,方便照顾女儿。“造了房子,又置换了新房子,那时候家里的积蓄基本用完了。我们就把狮子山花园的房子先租了出去,再用租金一点点装修联建房。”回首过往,宋师傅说那一段时间确实过得比较辛苦,“基本上是有一点钱就装一点。有一次,住在房子里装修的木工师傅来说,‘宋师傅,你把窗装一下吧,晚上太冷了’,我才东拼西凑弄了点钱把窗给装上。”饶是如此,联建房的装修仍旧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简单“捯饬”了一下,打了一些必备的家具就入住了。一直到住了几年后,他才有闲钱重新把房子好好装修了一番。


住上了精心装修的电梯房



随着生活越来越好,宋师傅一家决定不再出租狮子山花园的住宅,乘着闲暇将房子一点点重新装修起来。“那时候想着这个房子以后就养老用了,所以很是花了点心思来装修,图纸是自己设计的。三室两厅的房子,总的装修费用花了30多万元。”


△宋师傅在狮子山花园家中

7年前,宋师傅一家住进了这套买了20多年的“新房”。和联建房相比,现代化住宅小区的封闭式管理给生活带来了更大的舒适感。“虽然搬进来的时候,狮子山花园已经是一个老小区了,但对我们来说却还是新房子,心情当然很舒坦。”

由于热情负责,宋师傅被选为所住单元的楼道长,同时也是狮子山花园小区党组织的一员。于是,接下来,他成为了小区改造、电梯加装等工作的组织者之一。

△俯瞰改造后的小区(资料图)


“我们小区卧虎藏龙,住户里有懂设计的、懂线路安装的,就连小区门头上‘狮子山花园’几个大字都是住户自己写的。应该说,整个改造符合大多数住户的期望值。”

去年,宋师傅参与了小区里另一桩大事——小区里有条件的单元楼基本都加装了电梯。而作为楼道长,又是对电梯有刚需的高层住户,他所住楼道的加装电梯事宜自然也由他来牵头。

从每层住户的出资到低层住户的补偿,宋师傅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问建议,一次次做方案、改方案,终于拿到了所有住户的赞成票。尤其是对于好几户平时不住在这里的住户,他前后花了大概两个月,才一点点地说服了他们。

“加装电梯之前,我们还组团去厂家看过电机,提出我们的需求。整个过程下来,我们住户都还是满意的。”宋师傅的手机里至今还保存着这次加装电梯过程中产生的方案、报表的照片,“现在电梯装好了到底是舒服的。我们狮子山花园是老小区,住的老人也多,装电梯确实是有必要的。”

加装电梯后的狮子山花园多层住宅(资料图)

如今,宋师傅虽然已经退休,但仍会偶尔接一些中央空调图纸设计之类的活。他还将二中边上联建房楼下的那间车库改成了办公室,平时就从大桥路上步行穿梭在新家和老家之间。

“奋斗了大半辈子,从参加工作到现在,搬了6次家,面积也从三四十个平方到了现在的一百多个平方,生活越变越好,住得也越来越舒服了。”宋师傅笑呵呵地说。



记者 吴   璇

编辑 丁   玥

审核 王永杰
终审 夏叶锋
点亮“在看”+点赞

富阳日报
了解富阳,抢鲜一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