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电影院人头攒动,电影热点频出,“看电影了吗?”“看几部了?”几乎成为节日问候语。单日票房纪录、单片票房纪录、档期票房纪录全面刷新。作为电影票房的蓄水池、电影市场的风向标、电影观众的狂欢节,2025年的春节档春风扑面、“好戏开场”。
启示一:中国电影人有能力创作好电影
春节档的火爆,当然首先归功于电影好。六部影片,形态、题材、类型、风格、市场定位各有不同,但都代表了中国电影一流的创作水平和制作质量。
《哪吒之魔童闹海》,体现了国产动画在造型、运动、构图、特效、剪辑和美学上的艺术表现力和技术执行力,魔灵一体的“形象”假设,仙魔对抗的“叛逆”精神,天宫海底的对比设计,可以说既有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有现代意识的转化,从而成为春节档一骑绝尘的领先者;《唐探1900》,在悬疑、喜剧、异域风情之外,加入了历史背景和国族意识,类型和主题的融合虽然未必如人意,但叙事、场景、动作和节奏密度都代表了国产电影最好的效果;《熊出没·重启未来》已是超过十年的“老”IP,但却用少年成长、超级英雄和生态主题,完成了再一次的创新升级。《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作为神幻电影、《蛟龙行动》作为红色军事动作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作为金庸名作的“爱国武侠”改写,都各有特点,在故事叙述、影像呈现、IP创新、主题提炼、商业策略方面,虽然完整度、整体感、创新性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都是中国故事、中国审美、中国价值观的自觉传达,代表了中国电影的头部作品。它们证明中国电影人,有能力、有智慧、有条件,创作出让观众期待和满意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好电影”。
启示二:有好电影就有好市场
前一年电影市场的下滑,让一些人开始怀疑观众、特别是青年观众已经不再选择影院观影方式了,而春节档电影的火爆,再次证明观众没有离场!有好电影就有好市场,影院依然是观众文化消费不可替代甚至难以比拟的重要场景。春节档电影,整体观众满意度明显提高,特别是《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以“好口碑”获得了观众的巨大认可,不仅成为历年以来中国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也会成为国产电影的票房冠军、中国市场的票房冠军,甚至可能成为本年度全球电影票房冠军。
只要有创新的题材、完整的故事、生动的人物、精致的制作、饱满的信息、具有控制力的节奏,特别是与当下观众的焦虑、梦想息息相通的主题和情绪表达,观众就会“买单”,继续与电影同在。
启示三: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2025年是中国电影的关键一年。春节档电影虽然掀起了一个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票房高潮,但我们还是需要在喜悦与巨大成绩的同时,居安思危、冷静思考。每年更多的国产电影,很可能还远远达不到春节档这些作品的品质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创作生产的挑战依然巨大,期待更多更好的电影来满足观众的需要和市场的需要。只有足够丰富的国产电影能够接近、达到和超过春节档电影水准,中国电影市场才能持续繁荣,观众的观影习惯才能习以为常,电影魅力才能风采不减。
关键之年,提质、增效,用更好的电影满足观众日益提升、日益多样的文化需求,中国电影才能继续在讲述中国和中国人的故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和东方审美、提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资源、赋能文旅和其他行业的发展等等方面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作用。
一年之计在于春,期待春节档,为中国电影“扭转乾坤”,拉开从复苏走向复兴的大幕。
作者:尹鸿(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