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屏问好,我是青木。
“她从顶楼33楼跳了下来!”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走进发现原来是两个女孩坠楼身亡了。
据了解,这两名女孩都是重庆忠县某种中学的学生。在当天下午四点多的时候,她们相继都发了一条“死亡预警”的社交动态:
“我走了,再见。”
“世界上再也没有一个叫(名字)的人了,走了。”
从配图看,两个女孩都已经站在了顶楼的边缘,随时都会掉下去。其中一个女孩还做了“再见的手势”。
20分钟后,她们跳下去了。两条如朝阳般灿烂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
从这两条动态来看,或许她们对于“死亡”也没有那么决然。她们也期待在这20多分钟内有人能发现自己,能拉自己最后一把。
说的“再见”,或许是一次求救。
很可惜都没有。
此前,同样在重庆也有一例青少年跳楼的案例。
“好危险啊,33楼!他坐在33楼,也就是顶楼的围墙边沿要做傻事……”
同小区的居民看到坐在围墙边的男孩,试图跳楼,便赶紧报了警。
没过多久,消防员赶到。但不管消防员怎么劝,男孩就是不为所动。
他依然坐在随时会掉下去的围墙上,情绪还很激动。所幸的是,消防员趁他不备,绕在男孩后方,把他拽回了安全地带。
男孩的母亲如释重负,抱着孩子,大哭了起来。
后来经了解,原来男孩是因为学校的琐事,和父亲吵了架。再加上青少年叛逆期,孩子就走上了跳楼自杀这一条路。
关于孩子自杀的案例,我们一定不少见。
他的母亲紧跟在他的后面,想拉住他,但没有成功。
男孩当场死亡。
监控视频的最后,是母亲怔怔看着桥边,然后倒下痛苦的画面。
2017年,11岁男生因为没有把母亲安排的家务做好,遭到母亲的打骂,直接从小区顶楼跳下,当场身亡。
还有南京一名9岁的男孩,因撞碎了学校玻璃,害怕被家人老师批评,留下了遗书:
“奶奶,我前天把学校的玻璃撞碎了,我知道要受到惩罚,所以我跳楼了。”
碎了一块玻璃而已,竟然要以死谢罪。
而以上的案例,绝不是个例。
北医儿童发展中心发布数据显示:
中国每年有约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平均每1分钟就有2人自杀死亡,有8人自杀未遂。
看到这个数据,你是不是很震惊。
自杀,似乎是孩子遇到困难或者情绪问题的首要选项。
所以,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里就要提到一个概念“死亡教育”。
所谓“死亡教育”又叫生死教育。
死亡教育的核心是不在死,在于生。
就好像古人说的“不知死,焉知生”。
死亡教育就是向死而生。
但目前我们要面对一个事实:
关于死亡,我们谈论得太少了。
在《西藏生死书》一书中里有提到:
我们是一个没有死亡准备的民族。
在我们的文化中,“死”是忌讳的,是不吉利的。
家长就会对“死”有下意识的回避。
如此,便使得我们的孩子在童年时期承受了太多不必要的恐惧;
在成年之后,缺失了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力。
这就有一个问题,那就是:
我们或许从来没有过“死亡教育”,又或者说我们一直在接受错误的“死亡教育”。
这样的后果就是:
不敬畏生命,认为死亡即是解脱,死亡便可解决一切。
2015年,贵州有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喝农药敌敌畏死亡。
最大是有13岁,最小的只有5岁。
在他们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死亡是我多年的梦想。”
死亡,怎么能是一个人的梦想呢。
好不容易才来到这个世界的我们,应该向死而生啊。
写到这,我感到不寒而栗。
害怕、担心更多的孩子试图通过“死亡”来解决一切。
这看似是孩子的承受力太脆弱,经不住风吹雨打。
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家长对于死亡教育的漠视。
就好像蒙台·梭利说的:
“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只有当我们正确地理解死亡,我们才能更深入地明白生命的价值,进而尊重生命、更全情投入的热爱生活。”
我们作为家长有责任带领孩子一起学习“死亡教育”。
只有领悟了“死”,才知道怎么珍爱生命,珍惜当下。
我曾读过教育学博士张淑美一篇有关死亡的论文《儿童生死教育之理念与实施》,她提到:
“儿童在4岁左右就会产生死亡的概念,如果无法得到父母或老师的正确引导,容易对死亡产生错误认知,进而产生负面情绪,影响一生。”
也有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对于死亡的认知是有3个阶段:
第一阶段(3-5岁):认为死亡是暂时的;
第二阶段(6-8岁):没有真正理解死亡,认为死亡离自己很遥远,认为只有一些英雄或者其他特殊人物不会死;
第二阶段(9岁以上):明白死亡是所有人类的最终结果,开始感到恐惧不安。
在国外,死亡教育的课程已经引入了孩子的课堂。
比如英国,年龄在11岁的孩子会有“死亡和悲痛”等这类学习项目;
在美国,小学会开设“死亡课”,让专门的殡葬行业从业人员或者护士来担任讲师,更直接地感受死亡的各个场景。
而我们,关于“死亡教育”应该怎么做呢?
我想,作为家长首先得遵循一个原则:不避忌,不美化。
不避忌与孩子谈论自杀死亡的话题,也不美化有人死亡是去了很远的地方,用科学的态度来解释“死亡”。
在《教育在线周刊》中提到了孩子在不同的认识阶段就应该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1.死亡发现:通过别人的死亡来感受死亡事实
应对的措施:不要超前或者过度讲解死亡。
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死亡的感知是意味着分离,而分离也就意味着痛苦。
他们都不愿意接受亲人死亡的事实。
但是伴随成长,他们对于死亡的理解就会加深,家长就可以进入第二个阶段。
2.死亡恐惧与焦虑:害怕死亡会降临到自身
应对措施:用爱为成长提供力量
明白了死亡会降临,就会产生恐惧。
有了恐惧就会焦虑,这个时候的家长一定不会忽视孩子这个心理。
可以通过策划一些活动来帮助孩子规划有意义的人生,在这中间也能让孩子感受到亲人的爱来战胜恐惧。
3.死亡反省:向死而生,从安身立命到死亡敬畏
应对措施:引导孩子体会生命的意义
乔布斯曾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过这样的一个主题《向死而生:把每天当成生命里的最后一天》。
他说,如果把你的每一天都当成是最后一天去生活,那么每一天都会是正确的一天。
向死而生,生命存在的每一秒都是成长的表现。
所以我们家长可以多用书籍、影片或者是相关社会问题来和孩子讨论生死话题。
从而引导孩子坚守人生的信念,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最后:
有句话说得好:
“人生在世,除了死亡,其余都是擦伤。”
在选择死亡前,不妨多想一下活着已经是赚到。
只要还有呼吸,还有一口气我们就能拥有挺过去的机会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通过死亡教育培养一个“敬畏生命,珍惜生命,关爱自己与他人”的孩子。
让他们在生命中感受那些妙不可言的的每一个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