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田”绽放“普惠花”——赣州普惠金融改革四年探索与突破之路

职场   2024-09-15 23:30   江西  

  点

江西金融

2020年8月31日,赣州市获批创建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这是赣州市首个“国字号”重大金融改革平台,既体现了党中央对赣州革命老区的关心关爱,也体现了党中央对赣州金融事业发展的全力支持。




四年来,赣州市围绕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的改革目标和有效提升辖内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核心内容,不断自我加压、自我革命、自我鞭策,在各方的不懈努力下,这片“实验田”终于绽放了绚烂的“普惠花”,不仅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更为全国的普惠金融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赣州模式”。

截至2024年7月末,全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887.79亿元,比改革前翻了一番,普惠小微贷款有余额户数38.46万户,比改革前增长47.92%;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和不良率分别下降了238个基点和63个基点;普惠小微信用贷款占比全省排名第一。信贷投放实现“量增、面扩、价降、质优”。

回望改革历程,数据见证了一切。展望未来发展,普惠金改服务体系将持续为赣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市县同频共育普惠之花

赣州市获批普惠金改试验区建设后,迅速出台了《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按七大类重点工作细化为30条具体任务,落实了牵头和责任单位,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赣州普惠金改“1+N”制度框架迅速形成。同时各县(市、区)普惠金改应用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场景创新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

2022年6月,全省首个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在南康区正式运营,该中心聚焦满足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新市民等群体金融需求,提供政策宣传、信用服务、信贷撮合、信贷增信、培训咨询五大类服务,致力探索县域普惠金融改革新路。其明确的功能定位、运转流程和服务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认可。2023年2月,省长叶建春在该中心调研时强调,要深化普惠金融改革,创新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推动“金融活水”加速精准直达更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截至目前,全市11个县(市、区)已完成普惠金融服务中心建设,累计举办教育培训、融资辅导等各类公益性活动300余场,已有4164户市场主体通过中心平台申贷,获批授信35.29亿元。

“普惠金改试验区的创建,不仅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为县域金融改革指明方向。”定南县金融服务中心主任袁志华说道,趁着普惠金改的东风,定南县创新性地推出了“文明实践+普惠金融”工作方案,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与普惠金融工作双向融合发展,试点推行“普惠文明小额信用贷款”,拓展普惠金融新领域。

“有了普惠金融社区服务站,老人日常的基础金融服务在社区就能办理了。”上犹县幸福社区负责人说道。随着金融业态不断丰富,银行机构网点布局调整,部分老旧小区集中的老城区和新市民集中的城乡结合部存在金融服务真空。为填补这一空白,推动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我市积极探索普惠金融社区服务站建设,打造普惠金融发展新模式。



乡村协同畅通“金融活水”

各地政府、各金融机构按照有效提升辖内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目标要求,下大力气打通乡村金融通道,乡村协同互补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乡村,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为充分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引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建立风险分担机制。今年5月,推出《赣州市“整体担保”融资模式实施方案》,创新设立了以整村、整园、整商圈为核心的“整体担保”融资分险模式。至6月末,各县(市)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融资性直保放大倍数达7.03倍,担保农户、新市民等主体贷款22.52亿元。从实践来看,实现了市场主体实质性受惠、政府性融资担保倍数实质性提高、银行信用风险实质性改善等多方共赢目标。

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是国家金融治理的重要战略,在立足赣州市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借鉴江西省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编制完成了《赣州市绿色普惠金融标准》和《赣州市绿色普惠金融支持项目目录》。自2023年8月份《赣州市绿色普惠金融识别目录》印发以来,试点的4家银行累计发放符合绿色普惠贷款识别目录标准的贷款470笔15亿元,相关工作做法被江西省委金融办《金融工作简报》宣传推介。

如何让“金融活水”流到农村,既要有政府的担当,又要有金融机构的支持;既要有畅通的渠道,又要有承接的实体。要不就会让金融支农停留在空中楼阁,无法让农村、农民得到公平、公正的金融服务,也无法体现金融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全南县金融服务中心主任黄海彦说道:“全南县通过‘村级普惠金融专干+金融村官’模式,全力推进金融助农惠农兴农,着力打通金融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银保证共同发力助推经济发展

普惠金改的主战场是地方企业、百姓,主力军则是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增加有效的金融供给,并不断优化其结构,形成多层级、高效的金融组织体系,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赣州市政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围绕“增量”“扩面”这些首要问题,我市全力推动金融机构下延、服务下沉、权限下放,推动法人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全市新增银行保险机构网点241个,总数达1887个;305个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和5305个助农取款服务点功能不断拓展,全面实现基础金融业务不出村、综合金融服务不出乡。

为办好2023年在龙南市举行的第32届恳亲大会,赣州市金融机构全力做好世客会的金融服务工作,支持世客会建设项目融资项目60个,金额达到55.9亿元,同时,还签约了9个保险项目,以金融之力为世客盛会保驾护航。如今,一个个精致优美的民宿在龙南围屋里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出。将民宿隐于山林,和村庄融为一体的景村融合发展模式,正让龙南乡村发生美丽变化,具有龙南特色的“新客家风”建筑风貌成为乡村的一张亮丽“名片”。

2024年5月,“2024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会上,赣南脐橙、赣南茶油成功入选区域品牌(地理标志),赣南脐橙更是列百强第五名,彰显了其强劲的品牌影响力。赣南脐橙、赣南茶油的成功离不开金融支持,据统计,赣州有近20款与脐橙、茶油相关的信贷产品和保险产品,为赣州的特色农产品高质高效发展保驾护航。

普惠金改实施以来,我市地方金融组织构建了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金融创新服务体系,助力地方经济金融高质量发展,用“真金白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用实际行动向社会提交了一份“答卷”,截至2023年12月末,全市融资性直保在保余额311.65亿元,同比增长14.23%,融资性担保放大倍数8.33倍,全省设区市第一;银担“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规模达63.57亿元,全省设区市第一。全市融资租赁公司注册资本29.6亿元,资产总额约80亿元,其中融资租赁资产总额68.63亿元,全省设区市第一;商业保理公司注册资本5.5亿元,资产总额近14亿元。



守牢底线优化金融生态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一手抓防范宣传,一手抓打击处置,从源头管控、警示教育宣传、隐患排查、监测预警、刑事打击等方面进行全链条治理,扎实有效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全市自2023年启动“无非法集资示范社区(村居)”创评活动以来,共有72个社区(村居)被评为“无非法集资示范社区(村居)”。

在赣州中心城区,由章贡区精心打造的区级普惠金融服务中心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于2023年12月正式运营,除了向市民、企业提供信贷撮合外,还承担着权益保护和金融纠纷调解等功能。据统计,截至目前,该“双中心”收到群众和金融机构调解申请66件,接收法院委派调解案件685件,受理复核621件,组织调解63件,成功调解57件,司法确认25件,成功调解金额359万余元。

为最大程度减少当事人化解纠纷的时间成本和空间成本,宁都县法院将司法端口延伸到纠纷的最前端,在银行基层网点设立了金融“共享法庭”,推行“金融诉调对接工作法”,通过“沟通+诉前督促”“调解+司法确认”“反馈+移交诉讼”三步走的化解方案处理金融纠纷,将纠纷在发生的第一时间最大程度化解在诉前,极大地降低了纠纷双方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也有效减轻了法院的资源浪费,为宁都良好的金融生态建设贡献了力量。

2020年4月,瑞金市成立赣州市基层法院首个金融审判庭,聘请了金融纠纷特邀调解员,瑞金市金融服务中心积极主动介入,进行多元调解,实行金融纠纷诉前化解、立案保全、审判执行等一站式服务,实现金融案件集中快速审理,确保立审执无缝对接。

普惠金改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长期坚持,四年来,赣州普惠金改服务体系逐渐成熟、配套机制逐渐完善,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赣州经济发展的普惠金融之路。普惠金融必将在赣南这片红色的沃土上枝繁叶茂,真正让金融普惠普通百姓和小微企业。

来源:赣南日报
编辑:杨毓礼 余虓
喜欢点“在看”顺手转给朋友

江西金融
中共江西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共江西省委金融工作委员会、江西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官方发布,感谢您对江西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关注与支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