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帕病毒感染:一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挑战

健康   2024-10-09 20:01   广东  


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尼帕病毒(Nipah Virus, NiV)感染作为一种新兴且高度致命的传染病,近年来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本文旨在科普尼帕病毒感染的基本知识、传播方式、临床表现、预防措施及当前研究进展,以期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识与防范意识






 一、尼帕病毒简介



尼帕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亨尼帕病毒属,是一种RNA病毒。尼帕病毒是一种新型的人畜共患病毒,该病毒最初于1998年在马来西亚的养猪场中被发现,随后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养猪工人中爆发了严重的人传人疫情,导致多人死亡,病死率在40%~75%之间。自此以后,尼帕病毒在东南亚及南亚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时有疫情报告,成为这些地区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威胁。





二、传播方式



尼帕病毒的传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

01

动物到人(动物源性传播):

蝙蝠是尼帕病毒的自然宿主,尤其是果蝠,它们通过唾液、尿液或粪便污染水果、水源等,当人类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时,就可能感染病毒。此外,猪等家畜也可作为中间宿主,通过接触感染蝙蝠的排泄物或食用被污染的饲料而感染,进而将病毒传播给人类。

02

人到人(人际传播):

虽然尼帕病毒的人际传播效率相对较低,但在密切接触感染者(如照顾病人、处理尸体等)的情况下,仍有可能发生。这主要通过飞沫、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或排泄物传播。





三、临床表现



尼帕病毒感染的临床表现多样,从无症状感染到严重甚至致命的脑炎和呼吸道疾病不等。潜伏期通常为4~14天,但也可能更长。主要症状包括:


发热: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达39℃以上。

头痛:剧烈头痛是尼帕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之一。

神经系统症状:如嗜睡、意识障碍、癫痫发作、偏瘫等,严重者可发展为脑炎,导致死亡。

呼吸道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消化系统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等。






四、预防措施



鉴于尼帕病毒的高致死率和潜在的传播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1.减少与蝙蝠的接触:避免直接接触蝙蝠,尤其是果蝠,不要食用蝙蝠可能接触过的食物或水源。

2.加强家畜管理:对养猪场等家畜饲养场所进行定期消毒,防止蝙蝠粪便等污染物进入饲料或水源。

3.个人防护:在处理可能受尼帕病毒污染的物质时,应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避免直接接触。

4.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可能的接触史,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五、风险评估



尼帕病毒宿主范围广泛、突变率高,我国存在尼帕病毒自然疫源地和中间宿主,也存在尼帕病毒病跨境传播风险,因此尼帕病毒病有可能在我国发生传播。我们要秉持“同一健康”理念,强化联防联控和机制创新,强化入境检疫严防疫病境外输入,加强国际合作协力打造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以及开展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生物安全防范意识等四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措施。





六、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目前,对于尼帕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治疗主要依赖于支持性疗法,如维持生命体征、控制并发症等。疫苗研发方面,虽然已有多个候选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距离广泛应用尚需时日。

未来,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疫情信息,加速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将是应对尼帕病毒感染挑战的关键。同时,深入研究尼帕病毒的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特征,探索其跨种传播机制,也是预防和控制该疾病的重要方向。

尼帕病毒感染作为一种新兴且高度致命的传染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通过加强监测、预防、治疗和科研合作,我们有望更好地控制这一疾病的传播,保护人类健康。


参考文献:

[1]李红丽,崔绮迅,闫巍文,等.尼帕病毒病的全球致死率与传播因素的meta分析[J].中国兽医学报,2024,44(06):1229-1238+1247.DOI:10.16303/j.cnki.1005-4545.2024.06.18.

[2]唐诗怡.严防尼帕病毒病传入[J].中国海关,2024,(05):47.

[3]韩辉,伍波,周奇,等.2024年2月全球传染病疫情概要[J].疾病监测,2024,39(03):258-260.

[4]袁帅,曾潇,綦佩妍,等.尼帕病毒病流行概况与风险防范[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23,46(03):290-294.DOI:10.16408/j.1004-9770.2023.03.020.

统筹:洋漾

撰文:陈建东

美编:李健良

广州疾控i健康
是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倾力打造的综合资讯和服务平台,坚持科学、务实地开展健康科普,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是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