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珺
四川省宣汉县白马镇毕城村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的家乡。2015年,他返乡修缮祖屋时,萌生了把毕城村打造成生活美学深度体验村落、将白马镇建成白马森林文创小镇的想法。
作为以艺术管理、审美经济与文化产业为研究领域的青年学者,向勇的专业背景加上行动力使这一想法在4年后成为现实:在多方的助力下,一座集美术馆、影音馆等公共空间,书房、茶室等生活空间于一身的文创综合体应运而生。
在不久前于吉林长春召开的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第十九届年会上,向勇和来自全国78所高校的艺术管理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教师、本硕博学生以及行业实践者,共同探讨艺术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趋势和创新实践。
艺术管理的历史与今天
何为艺术管理?“艺术管理允许人们具有活力地将商业、艺术和管理技能相结合,使个体以及群体的生活由此而变得不同。艺术管理要促进和组织文化艺术活动。艺术管理者是工作于艺术管理领域的人;在某种层面上,此人要使艺术活动得以发生。简言之,艺术管理要将艺术和观众结合在一起。”这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白水分校教授梅根·马修斯给出的定义。换句话说,艺术管理就是将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艺术领域,以实现艺术组织的有效运营和艺术项目的成功实施。
艺术管理专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的哈佛大学商学院,随后在欧美发达国家迅速发展。2003年,中央美术学院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视觉艺术管理专业,作为这个专业的创办者,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中国艺术管理教育学会主席余丁认为,20多年来,艺术管理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实践,是世界艺术管理教育60多年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艺术管理作为一门学科,其发展历史相对较短,但艺术管理的实践却源远流长,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向勇在本次年会的主旨发言中对艺术管理的学科定位与特点进行了概括。他认为,艺术管理学在介入性艺术学中开创了建构性艺术学的新领域,它不仅仅关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展示,更强调艺术在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向勇把艺术管理者的角色定位为艺术与文化的激发者、艺术与政治的协调者、艺术与经济的平衡者、艺术与社会的沟通者、艺术与生态文明的共生者。
余丁也指出,随着艺术产业与科技、经济、社会政策等领域的不断融合,艺术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中国的消费模式、城乡发展、文旅产业、城市空间,以及数字经济生态。与此同时,艺术管理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性领域,成为连接艺术与社会创新的重要纽带。
吉林艺术学院是本届年会的主办单位之一,院长苏威对艺术管理教育的前进方向进行了思考,提出:“第一,完善理论体系,拓展教学边界;第二,介入相关产业,推动学用融合;第三,关注前沿科技,促进理念革新。”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院长刘国伟认为,可以概括为“艺术+管理”“艺术+科技”“艺术+产业”三种发展策略,为艺术管理教育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乡村振兴中释放艺术力量
艺术管理在激发创造性和社会变革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据余丁介绍,在浙江、福建等地,通过引入艺术家和设计师,一些废弃的村庄变为艺术村落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者。这些乡村通过艺术的力量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经济向文化创意经济的转型,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文化品牌。同时,艺术家的驻地创作不仅为当地社区带来了文化资源,还促进了城乡文化的双向交流,使得乡村的文化发展能够与城市保持同步。
社会服务是艺术管理影响力的重要体现。余丁在主旨发言中指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艺术项目通过驻地艺术、公共艺术、乡村艺术节等形式融入乡村生活,推动了乡村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这些艺术项目不仅为乡村带来了新的文化活力,还通过文化旅游和创意经济,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吉林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讲师王小龙认为,在地文化是艺术管理生命力的鲜活体现。余丁在研究中发现,公共艺术项目在乡村振兴中的成功实践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艺术家通过与当地社区的合作,共同创作反映乡村文化与生活的艺术作品,使得公共艺术不仅成为美化乡村环境的工具,更成为社区凝聚力的象征。
余丁说,在许多乡村艺术项目中,艺术家通过与当地手工艺人合作,复兴传统工艺,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这些产品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新的经济来源,也帮助保护和传承了当地的文化遗产。
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院长孔令伟从“家山”文化的视角,把这种乡村艺术建设看作中国乡村的艺术实验,希望更多的艺术家和艺术管理者通过借鉴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质文化资源,唤醒乡村自我建设的潜能。
艺术管理与科技相结合
数字经济时代,艺术管理越来越多地依赖于科技手段。星海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赵乐认为,技术推动了艺术创作、传播以及创作者与观众互动的新方式,对于艺术管理也提出了重塑的新要求。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不断影响着艺术创作和管理的方式,在艺术管理教育中推行“艺术+科技”的融合发展战略势在必行。据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张洪生介绍,目前中国传媒大学正在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一方面是把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与科研体系,另一方面是利用人工智能辅助行业的生产性实践。
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为艺术的传播打开了新视野。虚拟展览当然不能取代实体展览,但它具有独特的价值。在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康俐看来,展览作为美术博物馆重要的知识生产内容,更需要紧随时代的变化,与一代代年轻观众紧密相连。她以《虚拟策展人的诞生》为题分享了自己带领团队进行的虚拟策展人研究和实践。
策展一向被认为是职业策展人和相关领域研究者的专利,然而在虚拟展览的范畴中,策展人的垄断地位开始动摇。策展正在变成一种全民都可以参与的创作活动。康俐说,依靠数字技术,策展人不仅可以在线上进行直观的展览设计,还可以在具体的展览实践中引入丰富的数字手段阐释展览的主题。更重要的是,藏品资料的数字化使得藏品资源的公众化成为可能。全球范围的策展人甚至普通的公众都可以利用丰富的博物馆资源来建立自己的线上虚拟策展,这在以往的工作中是不可想象的。
“我们所讨论的数字时代生活并不是与物理世界相隔绝的,而是进行虚拟与现实重叠的共生状态,其中必然映射着对现实人类、传播分享、个体表达、共创合作的愿望。因此,虚拟策展人不仅需要考虑艺术本体的问题、展示过程当中技术和设备的问题,同时也要兼顾数字领域中的各种因素,以建立一个全面的数字艺术生态系统。”康俐介绍,今年的虚拟策展大赛与北京话剧院合作,设立了“青春之齐白石”赛道,旨在激发青年对于传统经典艺术的思考,让虚拟策展人将藏品重组成为原创的交互叙事文本,焕发新的生机。
虚拟展览以艺术与科技的跨学科方式,成为碎片化时代的超链接者,展览形式与内容、观众与作品之间的界限,重塑数字时代人们的时空感与空间感,其中虚拟策展人被赋予了全新的价值与意义。
“我们管理的不是一个艺术作品,不是艺术的过程,也不是艺术的结果,我们是在管理艺术的审美、艺术的态度、艺术的实践。”向勇这番话道出了中国艺术管理教育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