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寡妇门前是非多”,后面一句更让人心酸,却少有人知

文摘   2025-01-30 14:00   安徽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是吃穿住行,还是衣冠文物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

从细节处见真章,从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我们都能管中窥豹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底蕴。
比如俗语,俗语是流传于百姓口头中的一种表达方式,虽算却饱含智慧。
俗语就是贴近生活的文化,从俗语,我们就可以涉及方方面面,吃穿住行、衣冠文物都能直观感受。
有一句俗语叫做“寡妇门前是非多”,这句话已经耳闻已久,而其中的含义或许顾名思义也猜到不少。
而下一句“鳏夫房顶炊烟少”却不是那般有知名度。
其实下一句才道尽人生苦楚,当你理解后更是顿觉辛酸,可惜十人九不知!
先来说“寡妇门前是非多”,这话其实就是俗语给我们的启示作用。
在中国文化中,最早婚姻是一夫多妻制,后来才演变为了一夫一妻制。
但不论是那种制度,只要有结合,就会涉及破裂。
如果因战乱意外或是疾病天灾而失去丈夫,那这个女人就成了寡妇。
寡妇一词最早出于《诗经》《诗·小雅·大田》中有“彼有遗秉,此有滞穗,伊寡妇之利”,这里的寡妇就已经是这个意思了。

寡妇也可说是遗孀、未亡人,但由于社会风气影响,很多人将寡妇一词变了味,成了讽刺、欺辱性的词汇。

 

而这句俗语“寡妇门前是非多”,这话是说当一个女人失去了丈夫,她家中就会有很多事。
因为寡妇失去依靠成了弱势群体,所以极容易招惹是非。
尤其是在古代,男人是顶梁柱,女人最大的事业就是嫁个好人家,如果失去夫君庇佑,那真是悲惨至极。
而此话变味是说女人开始守寡后,就成了一个人,很容易招惹是非上门。
比如《白鹿原》中塑造的田小娥,因为男人不在身边,从而惹来了各种是非。
即便是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一个离异女子再谈恋爱或是结婚都会惹人非议,但其实人家已经单身是有自由的。
现代尚且如此,又何况古时候呢?

所以老祖宗这话一点毛病都没。

关于“鳏夫房顶炊烟少”,是什么含义呢?
《孟子·梁惠王》中有提及鳏,“老而无妻曰鳏”,但后来的鳏并不仅仅是老而无妻,而是与寡妇相似,失去伴侣的男性就为鳏夫。
这句俗语其实这也是中国的社会文化现象,男主外女主内,于是做饭就多为女人的事。
男人失去妻子,自然就少了炊烟。
这句话倒不如上句揭示现象,而是表现一种生活:男人丧偶的生活。
不过如今男人都会做饭,也不至于失去妻子而饿着肚子了。
但若是失去真爱,想必确实也会消沉一段时间,草草应付肚子了事吧!
其实这两句俗语都是人生真谛,不管男女,失去爱人都会有很多是非!大家觉得呢?

遇见是缘,点亮 在看

生活秘籍
每天提供精彩文章,伴您度过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明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