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妈,我去上课了!”
“慢点乖,我刚拖的地,别滑倒了。”
“宿妈,我的书包破了个洞。”
你且仔细听,
这样的互动每天都在各个公寓楼上演。
“经常会有孩子主动帮我拖地干活”,D区的李爱荣阿姨向我们补充道,话语间满是甜蜜与喜悦。日日夜夜的守候,点点滴滴的关切,这些每天都在发生的不起眼的温暖瞬间汇聚着宿妈们在工大的春夏秋冬,她们在工作中投入满腔的热情,用“真心、爱心、耐心”全力托举起学生公寓后勤保障工作。在校的每个时刻我们都能在公寓楼中与宿妈们“擦肩而过”,今天不妨停下脚步,听一听与宿妈有关的故事吧。
爱是双向的付出
双向付出的情感才能在岁月蹉跎和时间变迁中日久弥新。在与宿妈们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或有趣或惊险或有爱的故事。新校区刚刚投入使用时,申彩阿姨就来到了当时各种硬件、软件设施尚不完善的莲花街校区,成为了B区的一位宿妈。“阿姨,六楼有个同学肚子疼得受不了了!”焦急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还没等来报信的学生喘口气,申阿姨就拉着他火速赶往生病学生的宿舍。冬天,夜里三点的莲花街校区,到处是还在施工坑坑洼洼没有路灯的路。申阿姨穿着高跟鞋,背着腹痛难忍的学生向校医院快步走去,“那是我刚来学校的头一个月,遇上这样的突发事件也没有时间多想。”除了几天后收到来自这位同学的表扬信以外,爱美的申阿姨也养成了工作的时候穿上一双舒适鞋子的习惯,“工作总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孩子们最重要”,申阿姨说。
伟大的背后往往藏着琐碎的平凡,朴素的故事也在勾勒感动与震撼。初来乍到的申彩阿姨逐渐适应了新环境,与同学们开始了朝夕相伴的日子,宋丽阿姨的故事则让我们看见了她是如何耐心教导促使学生成长的。“那是一位刚入学的新生,父母给他带过来了煮饭的小电器,我发现后告诉他宿舍是不允许携带和使用的,孩子心里很紧张,一直解释是爸妈担心他吃不好,我就跟他说,有什么想吃的就和阿姨说,阿姨做了给你带来……”于是,宋阿姨时不时地就会给学生带来一顿饺子、几张煎饼。一言一行的引导在学生的心里种下了安全用电的种子,也促使他成为了宿舍楼层长,与宋阿姨一起守护宿舍安全。
就像宿妈新生力量王如姐姐说的,“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振翅的蝴蝶,用微小的力量带给同学们一些改变。”这些温馨、美好、难忘的故事确实影响着一年又一年的学生们。而回忆之所以难忘,不仅是因为宿妈们付出的爱,也包含着同学们反馈给她们的爱。当收到化作文字回馈给自己的表扬信时,阿姨“很欣喜,很激动”;当忙完工作看到办公桌上的一瓶温牛奶时,阿姨红了眼眶;当签收了毕业学生寄来的家乡特产时,阿姨感动于这份被记得的情谊。被信任、被依靠、被关心、被记得,当付出的爱有了回应,那些不计回报的日子也都有了独属于它的意义。
那些只有她们知道的故事
也许是郭新华阿姨对宿舍安全的敏感,养成了看见不亮的安全灯和蜘蛛网就会主动提醒的“职业病”;也许是“全能宿妈”庞红莲阿姨用最接地气的方式,给予遇到困惑和小麻烦的孩子们的耐心倾听,和最真挚的建议和帮助;也许是宿妈们每天24小时的巡视,紧急情况的第一时间到岗。除了平日里的惦记,特殊时期宿妈们也挺身而出。2022年疫情期间,宿妈们辗转在各个公寓楼之间,照看学生、给学生们送饭、送药。当被问道,“您不害怕吗?”“当然怕呀,但是孩子们的事我们不能退缩。”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在角落里开出了花,带领宿妈们转变思想,把需要做变成乐意做的是被称为“杜娘”的物业服务科科长杜月华。
杜阿姨十几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后勤公寓服务一线,真正做到了把工作放在第一位,把最基础的工作当成事业干。为了更好地做好公寓服务工作,杜阿姨早早地就将自己的孩子送到了寄宿学校,家人们不理解她的“执拗”,只有她自己明白,既然选择了宿妈这份职业,就要无愧于千千万万个孩子背后的家庭。当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坐上回家的班车,她总是在昏暗的车厢里思考着这一天的付出与收获;当有关于学寓工作的灵感乍现时,她立刻打开手机备忘录一一记录清楚;当打开手机每栋公寓的学生群聊时,她总会细心关注孩子们的动态。她说:“作为团队的领头羊,便意味着更加沉重的担子。”
在外人看来,宿妈似乎是一个人人都可以胜任的职业,但就像杜阿姨所说的:“是人人都能做,但不是人人都能做好。”从简单的开关宿舍门、检查公寓楼安全隐患,到与同学们谈心、传授同学们生活小妙招,再到成为争执的“调解员”,水电暖气的“维修编外人员”,宿妈们成为了公寓生活的“万事通”,在看似简单重复的工作里做到尽善尽美,在自己的职责之内做到无愧于心。
在那些被岁月轻柔覆盖的角落,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与温情。她们,是校园生活中不太起眼的存在,却是学生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每一扇深夜未熄的灯火,每一块锃光瓦亮的板砖,都蕴藏着宿管阿姨无尽的关爱与付出。她们静静地融入每一道晨光与暮色之中,只有在偶尔的闲谈间,我们才能透过那些家长里短,窥见她们背后繁杂琐碎工作的冰山一角。
“阿姨,有两个同学吵架了!”“阿姨,我们宿舍灯不亮了!”“阿姨,我想吃饺子了!”看似在宿妈们职责之外的事,时刻都在上演着。“有事找宿妈”在工大的校园里从来不是一句空话。对大学生来说,食堂宿舍教室,是每天雷打不动的三点一线。宿舍更是他们离家在外的码头和港湾,如何让港湾更温馨,宿妈们在不断地努力,而她们的工作也远不止开关宿舍楼的大门那么简单。从清晨第一缕阳光穿透树叶,到第二天缓缓升起的旭日,从平时的卫生打扫,到水电暖气的报修,宿妈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同学们最翘首以盼的假期,往往成了她们最忙碌的时候,不仅要保障留校同学的住宿环境,还要全程参与假期的宿舍腾空、卫生清扫、报修整修工作以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红色娘子军”的新收获
在采访过程中,每位宿妈字里行间都表达出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特别强,大家的心都在一起。”杜月华是团队的带头人,也是将大家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人。工作上直率坦诚、敢想敢干的杜阿姨,在生活中却是宿妈们无微不至的好姐妹。她会时刻关注其他宿妈孩子的考学情况、会为过生日的同事买来生日蛋糕一起庆祝、会在同事家人生病时第一时间送去温暖。在她的带领下,这支团队组成了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充满了爱与温暖。工作和生活中有了苦闷和负面情绪需要“倒垃圾”时,宿妈们就会利用周末和节假日,一起出去散散心,互相抒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再分享一些生活中的繁杂琐事,大家帮助对方找到情绪的宣泄口,为解题提供“最佳方案”,让感情在时光的流逝中更加醇厚。
因为工作宿妈们收获了更多的“家人”,因为工作宿妈们也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经验。从贴吧到微博再到微信公众号、抖音,杜阿姨从一无所知的“小白”成长为宿妈群体各个网络平台的“大管家”。“平时与同学们聊天沟通不只是我们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其实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是孩子们手把手地教我怎么玩儿贴吧,怎么发微博,怎么制作推文和视频,很多时候他们也是我们的老师和朋友。”
朝夕相处中学会的技能被宿妈们运用在了工作中,更好地服务大家,而与学生们“斗智斗勇”、深入沟通所收获的“锦囊妙计”则被用在了宿妈们自己的生活中。工作中的杜阿姨与学生们“一直是朋友”,她能理解孩子们的小情绪,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生活中杜阿姨也把如何与大学生交流的心得用到了与自己孩子的日常中。“儿子有时候会问我,妈妈你为什么跟其他的妈妈不一样呀。我说,难道你不喜欢这样的妈妈吗?孩子直摇头,说这样的妈妈最好了。”同样受益的还有宋丽阿姨,她与女儿“就像闺蜜”,两人无话不谈,尽管是一件小事也能成为母女二人的共同话题。
这支“红色娘子军”来到工大的时间长短不一,跨度也各不相同,那些共同奋斗的日子是宿妈们心中最温暖的记忆,宿妈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如同一坛陈年老酒,越久越醇厚,在这一方属于她们的小小的世界里,她们携手并肩,共同经历无数个日夜的轮转。她们在这里收获了友谊,收获了家人,收获了智慧,收获了幸福。
将“家·文化”进行到底
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学生公寓管理专业委员会面向全国高校开展的“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中,后勤服务中心提交的案例《全面优化公寓服务,党建引领育人与“寓”》成功入选全国优秀案例。作为与学生“零距离”接触的公寓管理队伍,后勤服务中心坚持五育并举、严管厚爱。建立了走访宿舍制度,一线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关心学生生活,让学生思想工作从“键对键”变为“面对面”,及时发现日常学生们思想工作中的“盲区”和“盲点”。以“阳光社区、文化社区、温馨社区、平安社区、数智社区”为工作目标的后勤服务中心,秉承“职责有边界、爱心无边界”的工作宗旨,在学生公寓社区内通过高质量党建引领,着力构建“党建+思政”综合育人体系,不断提升公寓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水平,创建了井然有序和文明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
公寓建设不仅要“以情化人”,还要有配套的服务设施,于是“家·文化”品牌应运而生。如何让孩子们认同宿舍就是自己的另一个家,后勤服务中心物业服务科决定从员工自我身份认同的转变开始,从最早的“宿管阿姨”到现在的“宿妈”,称呼的转变让心与心走得更近了。温馨可爱的宿妈logo与和蔼可亲的宿妈重叠在一起,让“在家有妈妈,在校有宿妈”这句话更具象化。除了服务上的精益求精,环境的不断改善也让“家·文化”品牌建设载体更加多元化。精心打造的学生公寓社区特色文化走廊将爱国、励志、劝学等文化主题与建筑融合在一起,而独具特色的宿舍自习室、党建小屋、书画之家摄影工作室、计算机服务社、爱心书屋、爱心小屋的出现,不禁让我们感叹后勤服务团队为同学们打造的“工大妙妙屋”的神奇。让每一面墙壁都发挥育人功能,让每一个角落都起到育才的效果,无论同学们在哪个场景前驻足流连,都能感受到“家·文化”育人的独特魅力。
在运用好每一个硬件设施之后,软件设施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文化育人公寓管理中。后勤服务中心带领团队紧跟数智社区建设的步伐,量身定做、自主研发了灵活实用的掌上公寓管理系统,并结合人脸识别闸机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打造出一套功能强大、系统完善的公寓管理系统,为每位同学的安全保驾护航。为了紧跟时代的步伐,也为了与同学们建立更好的桥梁,后勤服务中心还带领宿妈团队开办微博号、微信公众号和抖音号,并首创了“宿妈课堂”,其中“每月家训”“宿妈讲故事”“宿妈信箱”等品牌板块的设立体现了宿妈们用心做事、爱心育人的精神,也帮助她们将生活中的点滴通过网络更快更广地传播给每一位工大学子。
“阿姨,有新的替换淋浴头吗?”采访过程中一位男生推门而入,略带焦急地询问道。话音未落几个阿姨纷纷起身,为他寻找新的淋浴头。宿妈们与工大学子的故事不胜枚举,他们之间的故事未完待续。
欢迎大家投稿合作,邮箱:zjsc@haut.edu.cn
要求:原创作品,体裁不限。文字标点规范、描述清晰、注明个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图片清晰、简单描述图片内容。
每周热点全知道!
一封来自工大的冬日情书~
猜!猜!猜!校园明星来了!
来 源 / 河南工业大学大学生记者团
图 片 / 后勤服务中心
文 字 / 许方瀚 刘梓铭 程 雯
统 筹 / 韩 玉
监 制 / 符建华 张 玥
责 编 / 李承夏
编 辑 / 刘倩文
声明:河南工业大学刊登此文是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相关信息,若其中文字、图片等有涉及版权问题,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觉得精彩,不如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