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跨越时空的魔法:《哈利·波特》如何影响了一代人
乐活
2024-11-01 14:35
湖南
万达电影与知乎携手主办的
「一种关注」
《哈利·波特》大师沙龙近日在上海虹口区寰映影城圆满完成。
本期沙龙邀请到
知乎年度新知答主、影评人
李霁琛
,以及知乎优秀答主海派杂家
JekyllHyde
作为本场嘉宾,
探讨《哈利·波特》系列如何影响了一代人。
主持人:
欢迎各位,我们本场沙龙的主题是“跨越时空的魔法,哈利·波特如何影响了一代人”。
我是主持人君泽,这次有幸邀请到了知乎年度新知答主、影评人李霁琛和知乎优秀答主海派杂家
JekyllHyde
作为嘉宾。
刚刚也看了电影,在上台的时候我跟李霁琛老师也有聊过,《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应该是《哈利·波特》系列里面我觉得是最好的一部。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很想知道两位老师和《哈利·波特》的一些关系,就整整的7部书和8部电影里面,你们觉得哪一部比较好,或者你们有什么印象比较深的台词和场景,你们和《哈利·波特》的故事能不能分享一下。
李霁琛:
这一部确实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我对《哈利·波特》的情怀源于第一部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其实我第一次进电影院看电影就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当时应该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
当我第二次重刷的时候,是所有故事都完结之后,是我上大学之后,我第二次重刷《哈利·波特》整个系列,会发现这一部是最耐看的。因为可能跟导演也有关系,阿方索·卡隆是我最喜欢的导演,而且这一部的风格其实和其他的几部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个人很喜欢这一部,今天和大家一起重温也是非常开心,也非常欣慰。
主持人:
对,这一部感觉就是它更像一部电影,而不是儿童片了。JekyllHyde可以介绍一下和《哈利·波特》的故事。
JekyllHyde
:我觉得第三部相当于《哈利·波特》系列的一个分水岭,在前两部它更像一个童话剧,我相信在座的各位绝大多数都是从《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开始看的,我也是这样。
小时候看的第一个非迪士尼的真人外国电影,就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看的第一套外国读物就是《哈利·波特》系列1到4,我10岁的时候正好出到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第三部相当于完全真正地把《哈利·波特》从一个地域性的童话IP,变成了一个全球瞩目的奇幻文学 IP。我在读雅思的时候,当时有一个说法:你从哈一读到哈七,你的四六级肯定没有问题,最后我确实在哈七看完之后,我雅思也考过了。所以我觉得大家如果以后还有兴趣去英美留学的话,可以去看《哈利·波特》的原著。
主持人:
对,刚刚JekyllHyde和李霁琛两位老师都提到一个事情,《哈利·波特》最早是一个偏低龄向的儿童文学,是适合10岁左右的孩子的儿童文学,但它持续影响到目前已经将近30年了,成了一个全球最有影响力的文化现象。你觉得这个 IP从诞生之初,直到现在有一些怎样的变化,在全球文化上的地位有什么变化?
李霁琛:
我觉得大家对《哈利·波特》的一个刻板印象是一部儿童文学。其实在英国它的定位是YA文学,就是Young Adult Literature,它其实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文学小说,而且它在英国的文学界地位也并不是很低,罗琳收到的称赞和赞誉也非常多,而我觉得它不是局限于儿童范畴之内的。
我们今天这个主题叫跨越时空的魔法,我刚才和主持人老师也在聊,这部电影已经过去20年了,但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人会觉得这部电影非常过时,非常老套,其实完全不会有。因为你要想20年前是2004年,2004年最火的综艺还是超女,现在就想我们再看2004年电影的时候,我们根本不会觉得它过时和老套,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流行文化来说,它其实是可以跨越时空的。这也说明它不只是面向于儿童,也可以面向于年轻人,包括我们80后90后已经不再年轻,但是我们看到它依然会热泪盈眶,因为它是一部好看的电影。
JekyllHyde
:
因为我长期生活在伦敦,其实我觉得很重要一点是英国把《哈利·波特》打造成了一个国家名片或者说国家IP,你可以看希思罗机场,包括牛津街、摄政街,包括九又四分之三站台,就是我们的King's Cross Railway Station,每天大概要排两个小时,我目测,因为我没怎么排过,差不多就是两三个小时。还有英国近郊的沃特福德,他有一个华纳工厂,还有苏格兰和牛津火车,包括那些礼堂,它都是相当于是英国集全国之力,借助美国的资本,把英国的所有的旅游、文化,展现出来。
包括以前的那些中世纪的传奇,一开始是一种儿童文学的形式,最后就像我说的,如果你读完哈7你没有六级的词汇,你绝对是读不了的。所以它的风格是在逐渐转向,一开始它或许真的定位就是个儿童文学,但是到了第七部之后,J·K·罗琳原著里面所运用的语言,它绝对是一个非常非常成熟的流行文学或者说是经典文学的语言。
主持人:
刚刚JekyllHyde老师有提到,像英国其实包括像好莱坞,他们共同地把它推向了全球,让它的影响不仅是一个文学作品,在这当中在我看来像是影视、互联网了等等,包括我们往大了说,整个全球化的进程都对它是有助益的。
我特别想展开聊一个话题,就是《哈利·波特》的粉丝文化,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哈利·波特》同人作品,印象比较深的都有哪些同人作品?我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我觉得这个是最经典的同人作品。
JekyllHyde
:
那个是J·K·罗琳授权的,把它变成一个剧本,现在还每天都有一场在西区上映。
李霁琛:
这种实在太多了,不管是YouTube,还是我们在b站都能看到很多这种同人创作,包括官方的也有很多同人文之类的东西,大家看到的都很多,我是觉得它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说,它已经超越整个原著和电影本身,它可以让大家不断地去发散去讨论,可能有的原著粉非常不接受,但是我觉得它作为一个文化现象来说,有人不断去创作它就会保持它的生命力,我觉得这个其实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
主持人:
对,就是感觉罗琳对这一些同人作品态度就是默许,甚至罗琳会自己去创作很多的前传去解释什么的。
JekyllHyde
:
我觉得是这样,她选择性地接受。比如说第二部的洛哈特教授,一开始都觉得这个角色非常浮夸,J·K·罗琳就给他补写了很多的人物小传,让这个人物更丰满。其实很多作品包括纪录片,《哈利·波特》魔法词典,也包括她在自己个人网站上更新的一些小传,可以看到她把《哈利·波特》的宇宙做得越来越丰满,越来越像一个真实的世界。
主持人:对。刚刚就是两位老师都有提到一个问题,就是改编,不管是罗琳她自己基础上的二创,比如《神奇动物》系列,还有《
被诅咒的孩子
》系列,其实也包括电影,每一部都不可能完全按照原著来拍,我觉得我们从第三部开始可以聊聊其他电影。你们觉得这些电影的改编对原著的忠实程度如何?或者说大家都是看电影比较多,忠实原著这个事情它重要吗?还有电影跟原著与导演的自我创新之间的关系,你们会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李霁琛:
我始终觉得影视化作品改编是在所难免的,不可能说我完全还原原著,尤其《哈利·波特》这样的长篇小说,拍成电影完全还原原著,没有人可以相信这件事情,但我觉得电影这个东西非常看导演的发挥。《哈利·波特》共8部,分了很多导演,比如克里斯·哥伦布,他是拍《小鬼当家》出身的,是儿童片导演,他拍的这个东西其实下限非常高,但上限并不是很高,他就是一个很合格的作品,而且作为儿童片他完全是优秀的。
到了阿方索·卡隆,我们知道墨西哥三杰之一的阿方索·卡隆,他其实是有很多风格化的东西,后来他拍了《地心引力》,拍了
《罗马》
,拍了《人类之子》。这样的一个导演,他去拍《哈利·波特》这样一个很流行文化的这么一个通俗的电影,一个商业大片,肯定会注入自己的风格,所以这部电影就会显得比较暗黑,尤其我们看到摄魂怪的这样一个视觉的呈现,它在里面的很多这种视觉呈现,是很有卡隆自己的气质的。
到第四部如果能卡隆能接着拍,那就再好不过了,但当时我记得华纳是想找卡隆来拍的,但卡隆觉得他还在做后期,没有立马能接着去拍,他觉得自己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或者仓促来着手,就找了下一部的迈克·内威尔。
迈克·内威尔导演他是拍过《4个婚礼和1个葬礼》的,他也拍过《忠奸人》,是英国一个很强的行活导演,他不是一个大师,是一个行活导演,他能拍电影,但是他不是一个“我拿到什么东西我都能拍得特别好”的导演,于是我们看到的《哈利·波特与火焰杯》,在原著上作为小说来说它非常精彩,非常出色,但作为电影来说却显得非常平庸。
很多改编我觉得不是特别可取,比如桃金娘去色诱哈利·波特的那一段,我觉得特别不好,而你像魁地奇世界杯这么精彩的片段,他又完全简略掉,这一部就比较差了。我觉得很多哈迷是非常不喜欢这位导演的,而他又拍了《混血王子》,拍了《死亡圣器》,紧接着又拍了《神奇动物》,我觉得他是比较平庸的,他拍的电影你不会找到特别的问题说这个是烂片,但你也不会找到特别大的亮点,它的改编我觉得非常平庸。
我是觉得《哈利·波特》其实非常挑导演的,就是它整体没有烂尾,也没有说哪一部特别差,但是当你遇到特别好的导演的时候,它才能迸发出它真正的光芒。
主持人:
我觉得JekyllHyde老师能不能具体聊一下,我们就围绕第三部,刚刚大家看过的有哪些你觉得改编得比较好的,有哪些你觉得有些不太满意的?
JekyllHyde
:
我觉得在第三部里面,我不太满意的是他对人物关系的处理,尤其是活点地图那一块。哈利父辈4人组,他们的关系的铺陈,如果你完全没有看过原著的话,你会非常疑惑他们4个人到底在干什么,月亮脸、大脚板和尖头叉子,它到底是谁的,你会非常混乱。
但是有些镜头语言又处理非常好,比如说卢平和哈利·波特在桥上那一段,就是我们刚刚看到的,当卢平跟波特聊他父母的时候,他跟波特是处于一个平行的状态,相当于两个人在唠家常,但是卢平一旦涉及他不堪回首的一些东西,包括他自己作为一个狼人的身份时,他就会直接背过去不看波特。
再延伸一点,我觉得有一位老师说得好,改编不是乱编,大家一定都听说过,电影的容量其实非常小,相对于电视剧或者说以后它可能出动画片的话,你只有三个小时,最多三个小时,你如何把一本书压缩到三个小时里面,它是非常考验功底的。
它不仅考验导演对于情节的取舍程度,同样也考验导演对于人物关系的树立,包括台词的审美,我觉得以这8部来说,还是第三部做的是最优秀的。
主持人:
我很好奇,在座观众有没有是第一次看的?我看到现场有好多小观众,有没有是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我看到有一个人举手了,我说一下,参与现场互动是有一定奖品的,我很想问一下第一次看的观众
你好,想问一下你之前看过原著吗?
观众:
没有。
主持人:
今天是你第一次来看《哈利·波特》的电影,或者说是《哈利·波特》的任何作品?
观众:对,第一次。
主持人:
你为什么过来?
观众:
因为首先这个电影它很火,我身边的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我就是没有看过,因为它太长了,对我来说有点太厚了,我也没有说专门去分出时间和精力来看它,但是今年听说它又重映了,因为我是带着我朋友一起来的,我朋友他是《哈利·波特》迷,他一直就喜欢《哈利·波特》,刚好知道了有一个这样的活动,我们就一起来看了。
主持人:
好,我想问一个问题,你来看这一部,你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吗?
观众:
完全没有,感觉就是很身临其境。
主持人:
行,后面你觉得自己有机会成为一个《哈利·波特》迷吗?
观众:
我可以成为一个哈迷。
主持人:
好的,哈迷全体欢迎你,谢谢,一会儿记得给她一份礼物。
我们继续聊,能够看到《哈利·波特》,一个不算冷的知识,这部电影第一次在美国上映是2004年,我相信在座有一些朋友可能都还没有出生。在第一次上映20年之后,这部电影依然能持续地吸引新的粉丝,我本来以为可能有一些小朋友他们是第一次看,没想到有一些成年人他也会被这个世界所吸引,我想问一个稍微感性一点的问题,《哈利·波特》对你们的影响是什么?
JekyllHyde
:
我在大学的时候读过一篇论文,是一篇差不多十几万字的一个天津大学的教授写的,叫《为什么赫敏不能嫁给哈利·波特》。
主持人:特别有名这篇文章。
JekyllHyde
:
通过这篇文章,我是第一次系统地去了解,虽然它有可能是有点深度解读,但是我觉得它里面逻辑是非常完善的,它去剖析英国或者说欧洲的那些政治的一些“蝇营狗苟”,包括一些对于人种的看法,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文化政治角度。在2015年我去了英国之后,差不多有9年的时间都待在英国,你会想办法或者说你会在生活和工作中有意无意地去验证,发现有些东西他解读的是有一定的道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哈利·波特》这一系列电影,去看看老英国人他们到底在想些什么东西。
李霁琛:我觉得我印象中有一个采访鲁伯特·格林特,他曾经说魔法世界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两个字——逃避。我觉得“逃避”对我来说非常重要,“逃避”不可耻,也很有用,当你看《哈利·波特》的时候,你可以进入魔法世界来逃避你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压力,很多烦恼,这个不止在我童年时代,在青少年时代,包括在我成年工作之后也是有用的,我觉得《哈利·波特》不只是几本书几部电影,它是一种语言。
我想起金庸全集上有一句话:“金庸全集是全世界华人共同的语言”,我觉得《哈利·波特》就是全世界所有人共同的语言,当你进入这个魔法世界之后,你就可以用《哈利·波特》的语言进行交流了,你就可以沉浸其中,而不再思考日常生活中许多琐碎和烦恼了,当这个世界变得很纷乱的时候,你看到魔法世界中的这些爱与魔法,我相信它可以治愈你,可以给你一些能量和力量。
主持人:
是的,接着第三部我也说一个我朋友的故事,他有抑郁症,我不知道在座有多少知道这个隐喻,摄魂怪是非常明显地在隐喻抑郁症的,它可以把你的快乐全都吸走,它可以让你的情绪变得冰冷麻木,等他给你一个吻,就是在最后那一下之后,你就变得像一个行尸走肉一样。这一个罗琳也承认过,摄魂怪就是一种对抑郁症的隐喻。
我朋友抑郁症,他获得鼓励或者说获得勇气的一个方式,就是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纹身,就是守护神的咒语。就是“Expecto Patronum”这个咒语。他说看到这个咒语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是有勇气去面对摄魂怪的,有勇气去面对整个的那些非常灰暗的东西,就像邓布利多说的,哪怕在最黑暗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感受到快乐。
但是我说一个不太好的转折,就是最近《哈利·波特》有很多的争议,其实是跟罗琳个人有关系,甚至包括有一些《哈利·波特》一些网站说,我们继续支持《哈利·波特》,但我们不再支持罗琳。以至于有人开玩笑说这是要把罗琳开除《哈利·波特》籍。你们怎么看这样一个事?是《哈利·波特》过时了,还是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变化?
JekyllHyde
:
我觉得这是世界的问题,这是整个世界的问题,也跟我们可能等一下会讨论到的“为什么已经没有办法再出现全球性的IP”是有一定的关系的。
因为过去20年,我们刚刚讲到《哈利·波特3》,第一次上映是在2004年,2004年除了上映《哈利·波特3》之外,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雅典奥运会的开幕。雅典奥运会的开幕,大家如果还有兴趣去重温开幕式的话,我们会看到雅典诸神它是一个非常古典的看法呈现在荧幕上的。今年除了《哈利·波特》第三部,整个《哈利·波特》世界重映之外,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巴黎奥运会的开幕,它的开幕式就是因为带着各种各样我们无法避免,但要必须胁裹的政治政权,同样一个酒神,对吧?我们看20年前是怎么处理的,我们看现在是怎么处理的,我觉得这就是我们说罗琳身处在过去这个世界和现在这个世界的一个矛盾所在。
李霁琛
:我觉得《哈利·波特》的成功其实是天时地利人和,我记得刚才JekyllHyde老师所说的,如果把《哈利·波特》放在现在,它还会那么火吗?我觉得也未必,可能因为世界在变化。而罗琳她其实没有多的变化,我觉得她其实是一个很纯粹的人。不能说我支持罗琳或者我不支持罗琳什么的,我只想说一句话,如果你喜欢《哈利·波特》,那你一定会学会爱与包容。如果你能包容所有的多元化,你为什么不能包容罗琳的言论?我觉得就这样。
主持人:
刚刚我们聊到这个世界可能跟20年前确实有非常大的变化,这个我们就也不展开说,反正大家也都能够切身体会。
回到《哈利·波特》,就《哈利·波特》这个IP本身它最近其实也不太顺利,包括刚刚你提到《被诅咒的孩子》,虽然它在伦敦西区那边上映经久不衰,包括在百老汇那边也是非常经典的保留剧目,但是其实那个里面是有很多的争议的,包括像后面黑人赫敏这个话题,包括像
《神奇动物在哪里》
,其实我们可以说遭遇惨败,我感觉可能就不会有后续了。
简单来说《哈利·波特》 这个IP还有多大的拓展空间,包括华纳后续可能还有什么拍剧的计划,这个IP的拓展空间大家觉得还有吗?还是它维持现状就已经很不错了?
李霁琛:
我是觉得《神奇动物》肯定算是失败了,这个是我觉得板上钉钉的事情。因为我觉得不管是电影还是小说,它的故事是核心。《哈利·波特》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罗琳写出了非常出色的原著,而且中间有个像卡隆这样的导演把它拍成了非常不错的电影,但是《神奇动物》它的故事本身就没有那么精彩,虽然也是罗琳自己来创作的这么一个东西,而且遇到了大卫·叶茨这样一个很平庸的导演,他是一部不如一部,他第一部我们还可以说没有那么差,中规中矩,只能说平庸。到第二部我们已经觉得就没有那么好,还不忍心去骂他了,可能到第三部就已经变成了一个,基本上可以说它是一个烂片了。
再往后拍的话,我是觉得已经没有多少人感兴趣了。虽然你的票房没有失败,但其实已经很失败了,我现在觉得如果说这个IP还有怎样的前景的话,我觉得就是重拍《哈利·波特》原著。
因为我们知道剧版现在推行了,应该是HBO要拍。剧版我是非常期待的,因为剧版它的体量可以支撑它对原著更多的还原,包括如果我们现在在20年之后再重拍《哈利·波特》,再重拍8部电影的话,肯定在技术上是有提升的,这个是毫无疑问的。
在导演的选择上,我们能不能选择一位更适合的导演,更强的导演一以贯之地去拍这8部?我们不要说来回换导演不停地换风格,不要有的很强有力,有的很平庸,这样的话可能会找到一些新的突破口,而且我觉得华纳缺一个像漫威那种,比如凯文·费奇这样的一个操盘手,这个也是华纳必须考虑的一个事情,作为一个项目来说,怎样能把它做成一个非常完整的,完成度很高的项目,这个其实是做电影工业非常需要考虑的事情。
JekyllHyde
:
我觉得这个可以分成两方面看,我如果单纯从《哈利·波特》所构建的宇宙来看的话,它肯定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我如果高兴的话,我可以给斯内普重新写一个小传,或者以他为主角拍一个电影,有没有人看这是另外一回事情。
从悲观的角度上来说,我觉得《哈利·波特》这个IP已经走到尽头了,为什么我这么说?是因为每个创作者他都是有他的创作周期的,恰好就像李霁琛刚刚说的天时地利人和,罗琳在她创作灵感、创作才华最好的时候,她创作出了《哈利·波特》1到7部,正好在世界还没有说一定要搞一个黑人赫敏的情况下,拍出来了电影《哈利·波特》系列1到8部。
我们如果重新拍电影的话,按照好莱坞的风格,或者说按照其他现在那些政治的风格,我能不能保证拍《哈利·波特》的主角不是黑人?你能不能保证罗恩他是一个什么?他喜欢的赫敏是不是个男的,根本没有办法保证这个事情。如果你忠实按照原著拍,搞不好就要被骂。如果你改变了,我们看过原著的人肯定不爽,同时我觉得这个时代没有大师了,就是没有电影电视剧的大师能够真正地把这个电影重新提升一个层级,以一个系统化的方式,如果你硬要去为了赚钱去拍,还不如不拍。
主持人
:现在我想问一下年龄小的小=观众们,不知道有没有小观众愿意起来稍微聊一下,也有礼物可以送。
我想知道你是怎么开始知道《哈利·波特》,你今年多大?
观众:
我今年14岁。
主持人: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知道《哈利·波特》的?
观众:
差不多是在我三四年级的时候,一开始是我妈妈会跟我说《哈利·波特》是个很有意思的书让我去看,但是一开始我对书不感兴趣,后来是我的姐姐跟我说《哈利·波特》很好看,我就去看了。
主持人:
你就是非常正统从书开始接触的,是不是?
观众A:
对。
主持人:
你除了书、电影之外,你有接触过《哈利·波特》的其他的东西吗?
观众A:
我在网上还看到一些其他的话题,比如哈利·波特和德拉科·马尔福他们两个的CP,还有我也是最喜欢第三部,除了它的情节是我最喜欢的以外,还有一个是第三部它其实是《哈利·波特》系列里,所有的演员颜值最巅峰的一个时期,我也其实是因为颜值来看的,这是我接触得比较多的两个话题。
主持人
:行,你刚刚说你想随便聊一些什么,你还有什么想要说的或者想要问的?
观众A
:我还对刚才老师说的,电影其实删减比较多书中的内容是比较有感触,我第一遍看《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电影的时候,我感觉当时在原著书里面我印象最深的——《哈利·波特》最后一段,就是邓布利多跟哈利解释为什么奇洛教授不能碰哈利,但是在电影里面就会删减掉很多内容,我在看了这个电影之后也去跟我姐姐交流了,姐姐就告诉我因为一些经济的原因,电影时长的原因就是不能拍那么多,我对导演的行为有了更多的理解。
主持人:
你多大了?
观众B:
13岁。
主持人:
跟电影里哈利·波特差不多大。
观众B:
我是怎么了解到这个电影呢?我一开始来到上海,我爸妈说这个电影非常好看,就带我去看看第一部,第一部我看得很迷茫。
主持人:
看第一部是啥时候?
观众B:
第一部在2018年左右。到后来就有一段时间一直没有看《哈利·波特》,等我四年级五年级,我特别不喜欢看小说,我妈就强求我看小说,刚好那时候就买了《哈利·波特》,一看好看到停不下来。原著我已经看了两三遍了,昨天还是前天,《哈利·波特》第三部已经又看了一遍,闲着没事就可以看。
主持人:
你有去过比如说像环球影城《哈利·波特》园区去玩吗?
观众B:
去伦敦了。
主持人:
你也去了国王十字车站那边?
观众B:
对。伦敦那边街上特别多《哈利·波特》的周边,几步就会有一个店,就和长沙臭豆腐店一样。
主持人:
我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比喻,谢谢。我觉得他很幸运,因为我小时候看《哈利·波特》是父母在后面要跟着没收的。而不是逼着我看。你多大了?
观众C:
我12岁。
主持人:
你说一下你是什么时候,怎么知道《哈利·波特》的?
观众C:
差不多三年级的时候,我妈妈说我不看书,就要把书塞给我,买了以后说已经买了你就看,我就看了,有时候想写作业都静不下来,想再看一会儿。
主持人:
是因为不想写作业所以看这书还是因为看书不想写作业。
观众C:
想看书不想写作业。
主持人:
好,原来是这样子。电影你应该也都看过了,是不是?
观众C:
对,都看了一遍。
主持人:
除了书和电影,你还接触过哪些《哈利·波特》的东西?
观众C:
去环球影城玩它城堡里面的摄魂怪,坐在车上,还有买一根魔杖,在家里天天自己玩。
主持人:
你有什么喜欢的咒语吗?
观众C:
记得很深的是这一部里面护神护卫者。
主持人:
一会儿我们再继续和观众聊,我刚刚其实我特意选了几个小观众,其实就是想要接下来聊一个,因为刚刚李霁琛老师和JekyllHyde老师有一个分歧,有的认为《哈利·波特》还具有拓展空间,JekyllHyde老师认为《哈利·波特》 IP可能已经到头了,但是我想说第一个它这个热度应该还会一直维持下去,哪怕不能再往前一步。
第二个问题是想接下来讨论的,如果想要维持甚至往前一步,想要吸引这一些10多岁的新一代的年轻人,有可能是什么方式?
李霁琛:
我觉得刚才听几位小朋友就是聊他们对于《哈利·波特》的感受,其实我们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在我们三个可能在我们成长的时候,我们去看《哈利·波特》,是我们主动去找的,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娱乐方式,我们去看《哈利·波特》,包括看武侠小说,包括看周星驰的电影,这些东西都是我们主动去看的。我们去看的过程中,可能家长还会阻挠,“你要好好学习”“你不能看这些东西”,而现在我们发现《哈利·波特》对于现在的小孩子们可能是家长去逼迫你去看,他们才能喜欢上,出现了一个主动和被动的这样的一个差异。
这个差异其实也很能清晰地说明时代不同了,在变化了。我们现在说《哈利·波特》,既然小孩子不是去主动去看,是要被动地去接受,你这个IP的生命力,其实已经远没有当年那个时候那么旺盛那么强大了。现在你还要想让更多的孩子,更多的年轻人去知道这个事情,接受这个事情,我觉得你就得做出更多的改变,更多的尝试才行。
我觉得之前有一个《哈利·波特》的卡片游戏很火,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尝试,如果你还是坚持像过去一样,说我还是一步一步地拍电影来看,我觉得现在的电影对于孩子们或者对于年轻人来说吸引力没有那么大了,你需要做更多更新鲜的尝试。
主持人:
包括最近主机游戏《霍格沃斯的遗产》也是特别火,就好像最近《黑神话·悟空》对于
《西游记》
应该是非常好的一次宣传了。
JekyllHyde
:
我觉得听到这三位小朋友让我想到我小时候看迪士尼,那个时候因为娱乐方式比较匮乏,家里面肯定是要逼着你学英语,你就去看迪士尼的原版的动画片,动画片肯定大家都看得懂,你词语三瓜两枣,你总归也能记住一些,潜移默化里面。
我们就相当于是被迪士尼影响的一代,他们父母大概率比我们大那么一点点,像我哥我姐这样一个年纪,他们的成长可能是伴随着《哈利·波特》 IP成长的,所以他们天然也就会觉得小孩会喜欢,最直观的方式就像我们今天这样,把电影以一种修复的方式在电影院重映,父母带着孩子到电影院去看前几部相对来说比较合家欢的电影,是让小孩子入坑的一个最简单的方式。
第二个比如说去环球影城或者去伦敦,因为到处都是《哈利·波特》的影子。第三个我就觉得他们可以尝试改编一下,把电影改编成动画片。
主持人
:低门槛吸引孩子。
JekyllHyde
:
再比如说把那些人物或者说衍生的《神奇动物在哪里》,里面的一些神奇动物做成盲盒,去拥抱潮流,我觉得这是让IP无限更新的一种方式。
主持人
:我们聊下一个话题,刚刚我跟李霁琛老师在台下的时候简单聊了一下,《哈利·波特》上一个年代有《黑客帝国》,有《指环王》,有《哈利·波特》,后续紧跟着就是漫威了,说那是一个超级大IP不断诞生的时代。在最近几年其实我们会发现,没有大IP诞生了,最近5年几乎一个新的超级IP也没有,反正至少我一时想不起来,你们觉得后面还会诞生这种超级大IP吗?
李霁琛
:我觉得还是刚才那句话——天时地利人和。因为在千禧年前后,现在说千禧年这个词感觉特别老特别土,1999年的时候,《星战前传》卢卡斯启动了,2000年的时候《指环王》系列,我们看到《哈利·波特》,紧接着2005年、2006年《纳尼亚传奇》。
在这段时间,包括《黑客帝国》这样的大IP,奇幻片、科幻片井喷式的这样一个发展,因为当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包括那一批大导演他的才华还都在,尤其这些大IP一旦被拍成电影,这一批大IP影响了一代人,甚至可能几代人,但是现在我们会发现没有全新的东西可以被他们这样去改编去消费了。可能这几年比较火的,像我们科幻迷可能觉得《三体》非常火,但《三体》的改编,我们可以看到它已经不再能成为一个IP,它甚至连一个文化现象都称不上,虽然它也是一个非常成功非常出色的小说。
主持人
:而且《三体》也是20年前的小说。
JekyllHyde
:
对,它也是20年前的小说,而现在影响力也远不像我们科幻迷所期待那么高,而现在我们发现《黑神话·悟空》它使《西游记》的热度提高,但是真要说《西游记》作为一个IP,它的生命力有多强,它并不是一个新兴的IP,就是它和《哈利·波特》和《指环王》这样的东西还是不一样的,我觉得还是天时地利人和。
现在的东西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了,影视也变得越来越碎片,文化也会变得越来越碎片,没有那么一个大的东西,可以支撑起这样的影响力了,这是一个不可改变,不可逆的趋势。
JekyllHyde
:
我是觉得不太现实,为什么?因为就像刚刚李霁琛老师说的20年前的东西,20年前的东西为什么会火?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除了创作力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传播度,我们20年前没有什么东西可玩的,可能我们家里面条件好的能有个Gameboy,然后玩玩,已经算是同学们要眼红的那种级别了,但现在不可能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觉得这是文化创作陷入了一个瓶颈,文学、文艺、音乐这些东西它都陷入了一个瓶颈,我前两天还在跟我朋友聊,正好聊到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说我们好像过去20年都已经没有出过好的文学文化作品了,我觉得大部分的IP可能80%以上,它是需要有一个文本作为一个传播的,文本也好,漫画也好,你如果在文本和漫画缺乏创作力的情况下,你是不太可能出现那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故事的。
第三点就是我们说这个是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有的电影变成了爆米花似的,变成千篇一律似的,变成像我们说商业第一,文艺第二的,当然有好有坏,你拍电影你肯定是为了赚钱,不想赚钱的导演我觉得你也不要活在这个时代。
但从另外一方面说,你为了赚钱它有一定的规则,它有一定的我们所谓的政治因素在里面,它有一定的故事逻辑在里面,反过来你想要的那些东西,你真正想去表达的东西,你真正想去影响的东西,你的脑子里面就像有根弦,这个是红线,那个是蓝线,我一定要在电影里面不得不加上这个东西,不然我的电影就没有人要看了。我不得不在那个里面放上一个流量,不然的话我招不了商了。
你一旦被这些东西束缚住手脚,你的艺术创作力就没有可能有一个很大提升,最后是刚刚李霁琛老师提到的碎片化,我就说86版西游记,全国人民都看一样的东西,但现在一个电视剧能达到1%的收视率,都很了不起了。
主持人
:好,我们最后一个问题,是一个比较知乎式的一个问题,就是想问一下有哪些是在你们小时候没有看懂,但长大之后或者说现在重看忽然发现的一些细节。
李霁琛:
我觉得其实第三部就有一点,挺有深意的,我觉得是卡隆他提炼了一个主题,就是我第一遍看的时候,会对时空的转换或者对于一些奇观的印象比较深。
但当我第二遍看就发现它隐藏了一个主题,其实就是哈利·波特在弑父,就哈利·波特在第三部终于杀死了自己的父亲。大家可以仔细回忆这一部电影,就是哈利·波特在决定去救小天狼星和自己的时候,他觉得自己的父亲出现并救了他们,但当他终于意识到詹姆不会出现了的这一刻,他才真正完成他的成长。
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卡隆给这部电影定下来的一个基调,就是它的视觉风格和它的主题风格是非常契合的。你看似这是一个商业大片,它其实是有悲剧性的底子在里面的,而且这个东西是关乎于命运的,它就是一个人很残酷的成长,这个东西在他后来的影片《地心引力》,《人类之子》,包括后面的《罗马》中其实都有体现了,我觉得这是一个大导演给作品注入的另外一些深意或者解读,我觉得这个东西是你不管看多少遍,他都会让你很有感触的东西。
主持人
:顺着李霁琛老师补充一个,它跟原著有一个不同,就是它首次尝试守护神咒的时候,在原著里他是想到了自己刚成为巫师的场景,但在这里面改成了他看到父母的场景,这应该也是呼应主题的。
JekyllHyde
:
我最早的时候其实就是看8部电影和7部原著,我其实没有想太多,就觉得魔法世界,跟我们看武侠小说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但随着年岁渐长,我觉得其实他想表达一个主题,就像刚刚李霁琛老师也提到的——love is magic,就是哈利·波特和伏地魔它最根本的最大的区别在哪里?哈利·波特的强大源于父母的爱,包括身边的师长、亲友、老师,包括他后面的姨妈,姨妈和表哥在某一个程度上面也体现了对他的那种亲情之爱。
所以说哈利·波特虽然看起来前期过得不太好,但他不是一个缺爱的人,但伏地魔呢?他在第六部的时候说到了他的出身,他母亲完全是用迷药去迷倒了他的父亲,然后他的成长里面是没有爱的,他的成长里面是缺乏爱的。
那么我觉得他这个故事主旨是什么?爱是一种魔法,虽然小朋友们可能会觉得这个东西过于超前,但是爱是这个世界上不可捉摸的东西,你不知道你跟你前面的那个人能不能产生爱,你的爱能够产生多久,你的爱是一个瞬间还是个隽永的东西,但是我们说人之所以能够创造出来这样的一个世界,还是因为父母之爱、朋友之爱、亲友之爱,各种各样的爱。
我记得我在2015年第一次去爱丁堡的时候,我发了个朋友圈,叫“I believe magic and I will believe magic forever”,所以我觉得爱就是魔法,我觉得只要我们心怀爱意,这个世界就不会变得太糟糕。
主持人
:第六部里面邓布利多回忆见到小时候的伏地魔,伏地魔问“我妈妈是女巫吗”。他说妈妈不可能是女巫,如果她会魔法她就不会死。伏地魔一生都在试图寻找超强魔法,是因为他特别恐惧死亡,这是他跟哈利·波特一个特别大的不同。时间关系,请现场的观众分享一下自己和《哈利·波特》的故事?
观众:
我今天是陪君泽过来一起看电影的。
主持人:
对,这是我孩子的妈妈。
观众
:昨天挺有趣的一个小故事,刚刚正好嘉宾说到love is magic。我昨天在我们家电视上放第二部密室的时候,看多比想阻止哈利·波特返校,来到哈利·波特的小屋,用头一直撞门,同时说多比很坏。当时我宝宝9个月,他吃苹果片。
他盯着多比看了很久,他爬到电视机旁边不会走,把手上苹果片递给了多比,我觉得最好编剧可能也编不出这样的一幕。对我来说跟孩子一起重新看《哈利·波特》,以及我过往小时候这些文学或者经历,我觉得特别符合今天这个主题,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我不知道我的宝宝出于什么心态做这样的举动,我想把这个故事分享给现场所有的哈迷们,一个特别小的,在父母影响之下可能未来也会成为哈迷的小宝宝,在他生命最初展现出来的这些很有趣的特质,希望在场各位都非常享受love is magic的这个时刻。
主持人:
谢谢大家为我儿子鼓掌。
观众:
主持人,嘉宾,你们好。我是刚刚发言孩子的家长,我有一个疑惑想问嘉宾,他刚刚提到原版的可以攻克雅思。面对即将面临中考、面临高考阶段的孩子,在我们的影响下他看了中文版的,可是英文版也给他买好了的,却一直搁在书架里。我想问嘉宾,有什么动力促使他能够把这个书追下来。
JekyllHyde
:
我个人觉得,你不要去强求,很多事情不能强求的。
我是读到大三开始考雅思了,知道自己词汇量不够或者语感不够了,我再找《哈》一到《哈》七,一部一部地开始读,就是这么简单,不是我父母的要求。我相信您应该也看过金庸的小说,很多东西小时候我们是不懂的,父母强行灌输也没有什么用的。长大之后某一个瞬间自己想去追,自然而然就去追了。
主持人
:一个不幸消息,礼物没有了,继续想交流可以继续。
观众:
其实我小时候我妈妈给我买过一盒《哈利·波特》的DVD,我从幼儿园开始看。我没有看过原著,我一直看的是电影。《哈利·波特》让我受益很多,让我从小到大都是很有想象力的人。我很相信魔法。
主持人:
现在相信魔法吗?
观众:
现在相信一半。我小时候记得当时在百度搜怎样才能拥有魔法,有一个热心网友说好好听家长的话,乖乖学习,怎么怎么样,现在想想好蠢,当时还信了。
我说完了,我旁边这位朋友还想说。
主持人:
听听今天最后一位的分享,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观众:
这是我第五遍看《哈利·波特》第三部,前面三部全部看第五遍了,后面几部基本看了四遍。疫情期间的时候我们班所有人都非常喜欢《哈利·波特》,我们当时班级里面吃饭的时候把系列整8部电影看两遍,看第二遍还是津津有味。
我前段时间刚刚成年,我11岁的时候非常期待可以拥有一只海德薇,可以收到录取通知书,这次活动让我圆梦了。虽然这个世界上不存在魔法,又或者我们还没有发现魔法,但是不管你重温多少次电影,你始终为其中的魔法和人物成长而感动。现在成年,我重新再看第一部到第三部,为演员们的成长而感动。第一部所有小演员演技非常稚嫩,不管他们以前有没有演过电影,他们演技都是非常稚嫩的,可以看到他们的卡顿。就像我们一步一步地成长一样,他们在演电影期间也一步一步地成长。
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三位老师,我们讲到伏地魔畏惧死亡,我们当然也畏惧死亡。邓布利多这样很伟大的巫师,还有哈利·波特刚刚成年,他就要面对死亡威胁,我想问什么样的动力推动他一步一步地走向他已知的死亡?
李霁琛:
我始终认为勇气是人类最大的品德,勇气不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的。
《哈利·波特》作为一个大IP、长篇小说、系列电影的主角,我觉得哈利·波特最大的优点,是他不是一个工具人,哈利·波特的性格非常鲜明,原著比电影还鲜明。鲜明不是指他有多么复杂,哈利·波特的鲜明是他拥有人类需要拥有的非常重要的美德,包括爱、勇气、善良等等,而这些没有并使他变成伟光正脸谱化的工具人,他是一个鲜活的人,他是拥有至高美德鲜活的人,这些才是让我们爱上哈利·波特的原因。
JekyllHyde
:
我觉得哈利·波特受邓布利多影响非常深,邓布利多对他正面教导,教会他爱和勇气。
《哈利·波特》电影里面一直提到血统、遗传、格兰芬多,他学院背后代表勇气,都是他性格的底色。最重要一点,他认清自己命运,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你说他有爱也好,有勇气好,有正义、善良。他的视角是无我的视角,他知道了只有我牺牲了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好,然后他就选择了牺牲。他知道他自己的使命,就是要跟伏地魔同归于尽,他接受命运对他安排,去勇敢面对它。作为一个人,我觉得我都做不到的一点。
主持人:
有一个哲学家帕斯卡尔,他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芦苇它很脆弱,人或者哈利·波特有思想、勇气,还有很多人带给他的爱,这一切的一切都比他的魔法能力要重要。一根芦苇,来一阵风能把它吹断,我们随便一个人能把它掰断。但是如果有了这些爱,和罗恩、赫敏这些人的关系绑定,他就可以超过自己本身,他可以变得思想上是坚不可摧的。
刚刚说可能我们不会等到那个猫头鹰给我们带来录取通知书,在我们和其他人的交流当中,我们能够在这个世界获得爱或者高于自身的东西、超出自我的东西,我相信每个人都是拥有了自己的魔法。
非常感谢大家参与这次活动,也非常开心一次再次步入魔法世界。谢谢,今天活动到此结束。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豆瓣及网络,若有侵权请主动联系我们。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TA1NDk0Mg==&mid=2651037999&idx=2&sn=15003e39ef3f5e5e69a3147d8209ed9b
长沙万达影城
长沙万达影城,新鲜热辣电影资讯、会员福利、优惠购票早知道
最新文章
邓超这是替打工人出气了
彻底放飞,这哪还是「美队」!
少年意气!Z世代演员登场成主力
看它揭开娱乐圈的「遮羞布」
死侍金刚狼再合作,有戏!
首次公映,这是多少人的记忆?
脑洞大开,这部爽片有点「颠」
大片接力,本周好看
《复联5》之前,先看它
凯奇大叔演蜘蛛侠?
原来伏地魔也用一生「治愈童年」
可惜了,被「禁锢」的女神
《封神2》定档大年初一,辛芷蕾张颂文新片官宣
《封神2》《误杀3》领衔,160部新片杀疯了
这周影片好多,有这6部!
跨越时空的魔法:《哈利·波特》如何影响了一代人
11月片单到,好多好片!
【11月片单】好戏不停,精彩不断!
吵翻天的「世纪之争」,要被搬上大银幕
好莱坞「最性感」男星,他实至名归!
《角斗士2》《风流一代》等定档,《复联5》明年春开机
25年了,看多少遍都不腻
赵丽颖颠覆形象,够疯
太久没看这样的狂暴大片了
第一个镜头就赢了,真敢拍
韩版「抗日神片」,有尺度没深度
《海洋奇缘2》定档11.29,《毒液3》开启预售
这么多港风美女,可惜拍烂了
不止《黑暗荣耀》,韩国电影确实敢拍
周六会员观影专场!电影《小丑2:双重妄想》音乐与舞蹈融合的视听盛宴
本周5部新片,各具特色
R级恐怖竟是搞笑片,无情无耻
「球花」惊喜加盟,玩得很疯
《哈利·波特》八部连连看,IMAX 带你重返魔法世界!
全员斗狠,这反转你想到了么?
《哈利·波特》全8部,一口气重映
映后撤档,保不了「平安」
全体魔法师集结!“哈利·波特”系列全八部重映!
尺度翻倍,口碑却「血崩」
8.7分恐怖动画,4集不够看
成为「黑寡妇」后,她挑战了最大尺度
尺度大开,打拐还能这么拍
比第一部更好看,泪流满面
皮特&克鲁尼合体,竟能这么烂!
《危机航线》看高空密闭空间的斗智斗勇
陆川:八年拖着的这艘船,终于靠岸了
尺度大开,打拐还能这么拍
比第一部更好看,泪流满面
国庆片单到,10部!
漫威给这「女魔头」拍番外,值得吗?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