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安乐死的女孩引起的生命课题!

文摘   2024-11-08 07:09   山西  

点蓝色字关注香火puxing

第一次为一个毫不相干的去世的人与人辩论,因为对生命的尊重。

这还是第一次见群体辱骂、声讨一个因受不了病痛折磨而选择提前结束了生命的人,给对方扣上自私、渲染死亡的帽子,归根结底是人性的自私、妒忌与贪生怕死,其实都没什么问题,但给一个自由决定生命的人横加扣上罪责就是一种大恶,还给恶披上善良的外衣大行其道。

当然,这跟我们的普世价值观是有关系的,比如很多人认为沙白让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为不孝;比如我们倡导好死不如赖活着...

曾仕强教授在《易经真的很容易》一书中说:“由西方所主导的价值取向、文化目标,是不是应该重新加以检讨?而我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普世价值,是不是需要加以合理地调整和改变?因为按照目前的情况,再继续发展下去,似乎十分不乐观,使人胆战心惊而至感不安”。

先说白发人送黑发人!

如果不是生命到了尽头,一个有钱、有才华、有思想且热爱生活的人怎么会选择死亡?

逼着一个病痛到无法照顾自己的人去给父母养老送终是善还是恶?难道被病痛折磨了20多年的沙白不应该才是那个真正被心疼的人吗?为什么变成了被骂的对象?

原因大概是因为沙白从不卖惨,总是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在了大众面前,而许多公众喜欢看的是别人如何惨,感觉比自己可怜多了,这样才能引起公众的怜悯。

如果沙白的视频不是展现自己的时尚、才华、哲思,而是自己透析时的尖叫,病痛时屎尿都在病床上解决,最终的风评一定不一样,越惨大家越愿意看,所以很多人有点不如意就喜欢在网上哭,然后引起一大堆共鸣,而那个把痛苦藏起来只展美好生活的人就成了众矢之的。

还好沙白的父亲跟声讨沙白的人想法不一样,他能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选择,所以陪着她去瑞士了结生命。

一个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对不是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取什么,带着为自己养老这样目的爱本身就需要打折扣,何况还是孩子已经自己都无力照顾自己了。真正心痛孩子的父母一定不希望看着孩子痛苦,会尊重她的选择,如果为了满足自己的思念而不让痛苦且想离开的孩子离开,这种爱是很自私的。

有人总说让你的孩子多看一点沙白,我想说,假如我有孩子也跟沙白一样的情况,我也会跟沙白的父亲一样,为孩子有独立的人格与脱俗的思想而感到自豪。我一样会尊重她的选择,她想生我拼尽全力照顾她,她想离开,我宁愿自己在无数个夜晚痛苦的思念,也不愿看她被折磨的不成人样,最终在我面前痛苦的离开。

以前认为人的生命是被动,是父母主动带孩子来到了这个世界,人类的出生是被动的,后来觉得,生命既不是主动的也不是被动的,因为在孩子无法选择父母的同时,父母也无法选择在什么时候会生出什么样的孩子,生命是客观的!

有人说带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只是想带他来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再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都应该好好珍惜,因为失去了在世间就再也没有第二次机会了。

但再珍惜的生命都是有时间限制的,长则百多年,短则几十年,无论长短,最终都会殊途同归。

谁都想自己的一生能够舒畅的活到终老,时间越久越好,但上天总是不如人意,生死不让人自己决定。我们只能在自己能掌握的时间里尽情的生活,把生命活出厚度来,长度就听天由命。

沙白给我们上了一课,当生则生,当死则死,生不能由自己决定,到了面对死亡时可以自行决定,潇洒的离开。但这需要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攒够能够选择如何死亡的底气。

如果像沙白一样到了生命无法挽留的时候,能够有能力自主决定死亡的方式值得祝福。

当然,努力活到最后一刻的人也值得尊重。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尊重他人对自己生命的选择。

道德不应该用来绑架生命,生命是唯一的也是多样的。

同样,生命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我对生命的看待,就如泰戈尔的诗句那样:

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精美,

天空没有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

往期精彩:
疑似沙白父亲留言:人已逝去,不要过度评价!

香火Puxing
读书,生活!合作请联系:544295420@qq.com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