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忽热古城、天德军古城、三顶账房古城……一座座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的千年古城静静地矗立在巴彦淖尔大地上,默默倾诉着数千年来百转千回的往事。
多少辉煌成为传说,多少繁华湮没星河,悠远的古城似耀眼的流星消逝在苍茫的历史长空,然其夺目的光彩将永世留存于历史记忆。
——编者
阴山北的汉唐神秘城址
新忽热古城位于乌拉特中旗新忽热苏木北1公里处。该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坐北朝南,东西墙体长约910米,南墙长790米,北墙长约810米;古城主体建筑为土夯筑,城墙遗存最高处达8米,顶宽遗存1至3米,基宽12米,南墙与东、西墙各设一城门,门宽5米,门外设瓮城,四角设有角楼,古城墙体均有马面,城池北部有建筑基址,城内外地表散见有大量建筑构件和陶器残片。
马面
建筑构件
古城址于上世纪20年代发现,1956年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自治区的一些考古专家考察过此城,当时老一代的考古专家认为这座古城是汉代塞外受降城。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巴彦淖尔盟文物站和乌拉特中旗文物管理所对古城进行了全面考察。2006年,古城被列为自治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乌拉特中旗组织召开第一次古城研讨会,大部分专家认为古城在汉代后历朝都有所沿用。2013年,新忽热古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根据2013年的考古调查和现存墙体遗存物碳十四的检测及2018年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发掘,确定现存的城址是一座唐代古城。从资料和古城发掘遗存的唐代莲花瓦当、房基柱杵、砖瓦等遗物判断,古城址当时为唐朝郭子仪的横塞军治所,后因给养和交通的原因,古城遭废弃。也有学者推断古城址有可能是唐朝的燕然都护府,建于公元647年,但仅存在15年后就迁往现蒙古国。
唐代莲花瓦当
早前,许多专家根据城内采集到的汉代陶片、唐代钱币、西夏陶器残片等物分析,认为在此地域,西汉时期就已经建城,是时为汉塞外受降城,后历朝都有所沿用和扩建。虽然现已证实现存古城为唐代修建,但对汉代已建城的说法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否定答案,至少,目前还不能排除最早为汉代古城的推断。
从新忽热古城内发现的大量西夏陶器以及2013年对古城做的碳十四检测,结论中也有11至12世纪的遗存信息结论分析,古城的确与西夏有关。从近几年在乌拉特中旗境内发现的多处西夏文物遗存和资料推断,乌拉特中旗在宋代曾是西夏领地,而古城作为一座塞外军事治所,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曾为历朝沿用,至宋代、西夏时,更是加强边疆管理的重中之地,因此加以扩建,现遗存的新忽热古城就是西夏时期所加固。此城作为西夏边城,为西夏黑山福威军司所属边城。到蒙元时期,新忽热古城为北元蒙古人所用,是内地到漠北的驿道之一,到明代逐渐衰落。
感受千年的沧桑
这座古城曾是阿拉坦汗仅次于板升(现在呼和浩特)城的军事、经济、贸易重地。
新忽热古城址是内蒙古西部阴山以北地区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城址,该古城地理位置特殊,建筑结构和建筑格局极具特点,对于研究古代城池建设发展历史,特别是北方草原古代城池建筑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从保存状况来看,该古城也是这一地区历代古城中最完整的,保护价值和研究价值都非常高。
古城史话
横塞军城与郭子仪的故事
□张志国(临河)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新一轮考古发掘,确定新忽热古城为唐代横塞军城。与横塞军生死相依、存亡与共的军使郭子仪的故事也广为传颂。
唐朝重臣、历史名人郭子仪,曾在巴彦淖尔境内任“横塞军使”。
据《旧唐书》“郭子仪传”载,“天宝八载,于木剌山置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命子仪领其使,拜左卫大将军。十三载,移横塞军及安北都护府于永清栅北筑城,改横塞(军)为天德军,子仪为之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此记载反映天宝八载横塞军置于木剌山。木剌山又名牟那山或木尼山,应为阴山山脉之色尔腾山、乌拉山的总称。《资治通鉴》亦载天宝八载“三月,朔方节度等使张齐丘于中受降城西北五百余里木剌山筑横塞军(城),以振远军使郑人郭子仪为横塞军使”,也可佐证横塞军(城)位于中受降城西北五百余里之木剌山。王炜民在《阴山文化史》中说:“在都护府下一般设有军、城、镇、守捉、堡等军事机构……河套北去中城西北五百里乌拉特山的故可敦城置横塞军,后移至乌梁素海东北,改称天德军。”其中的“乌拉特山”应理解为阴山山脉之色尔腾山与乌拉山的总称。而郭子仪曾任横塞军使和天德军使。
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过对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新一轮考古发掘,确定新忽热古城为唐代横塞军城,研究所副所长张文平刊文《安北都护府治所“可敦城”及所辖横塞军考述》,将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公诸于众。
横塞军后来改名为天德军,移驻之地位置在今乌梁素海海域,早年为海水淹没。依据是1976年,乌梁素海东畔(前、后乌拉山所形成的明安川西端)发掘一古墓,得墓主人王逆修的墓志铭一块,上有其人死后“安葬于军南五里”的记述,即墓葬位于天德军城南五里。那么,墓北五里当然就应该是天德军的驻地了。
从上述记载与考证得知,郭子仪担任横塞军及其以后的天德军军使期间,其军事活动就在今巴彦淖尔境内的阴山与乌梁素海一带。贾祝文所著《千里北陲惊现朔方军横塞城址,世代风沙难掩汾阳王忠武史迹》中明确指出:“孤悬于阴山最前沿的唐横塞军,建置于唐天宝八载(749年)三月,四年半后的天宝十二载(753年)冬,横塞军内迁大同川改称天德军。天宝八载任横塞军使、天宝十二载改任天德军使的郭子仪,是与横塞军生死相依、存亡与共的唯一军使。而且,郭子仪于横塞军四年半的战守经历,可谓是其二十年执剑阴山、驰马河套的浓缩写照。”天德军移驻之地时称“大同川”,可见河套地区或部分地区历史上也曾有名“大同川”。1951年前后黄河变迁,使得历史上的“川”演变为今天的“海”,将天德军城淹没。
《打金枝》又名《满床笏》《大拜寿》,是我国赫赫有名的传统戏剧,剧情根据真实的历史人物及其故事演绎而成,矛盾冲突激烈扣人心弦,塑造人物性格鲜明,深受广大戏迷喜爱,先后被编成京剧、豫剧、晋剧等多个剧种,久演不衰。
《打金枝》故事讲述的是唐朝大将、汾阳王郭子仪寿诞,众儿女前来拜寿,三子郭暧因其妻昭仪公主恃贵不够周到,受到兄弟嘲讽讥笑,一怒之下打了公主。公主进皇宫向唐王夫妇哭诉,求父王惩办郭暧,为她出气。郭子仪身为朝廷重臣,深知触犯公主事大,一旦唐王怪罪下来,轻则杀头,重则夷灭九族,于是绑子上殿请罪。唐王以国事和君臣团结和睦为重,不加责怪,反擢升郭暧官职,并与皇后一同劝说女儿女婿,使夫妻二人和好。
皇帝女儿出身高贵,世称“金枝玉叶”,这样身份的人物挨打,剧情由此推向焦点,扣人心弦。这位“金枝”就是唐王之女升平公主,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与郭暧成婚,那时郭暧才十三岁,“打金枝”时也不过十五岁。一个十五岁的娃娃,又是将门虎子,心高气傲,口出“我父薄天子不为”的狂言,意思是:我父亲的地位接近皇帝,只是不作罢了。升平公主也是十来岁的少女,又是皇帝之女,自幼娇宠万分,咽不下这口气,抓住郭暧“大逆不道”的狂言,就向皇帝父亲告御状。皇帝最怕大臣谋反篡逆,这一对少男少女年幼无知的行为,如果碰上不明智的皇帝,那后果对郭子仪父子是极为严重的。所幸唐代宗深明大义,当即决定息事宁人,劝慰公主,郭子仪也力求主动,责罚郭暧,向皇帝请罪。唐代宗在戏文中说:“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儿女闺房之言,何必当真。”一场风波就此得以化解。故事讲的虽然是帝王将相家的事,但男女双方豁达大度、顾全大局且老于世故,并因此化解危机,收获皆大欢喜的结局。这完全符合中国人和为贵以及父母德高子女良教的人生态度,也是戏剧流传久远、家喻户晓的根本原因。
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逃走、长安陷落,太子李享继位为唐肃宗。面对根基不稳势单力孤的肃宗朝廷,郭子仪率领朔方军前来护卫效忠,令唐肃宗大喜,并委以重任。郭子仪率朔方军东讨安禄山,先后收复静边军(今山西右玉)、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州),开通东陉关(在今山西代县东南),因功加封御史大夫。天宝十五载(756年),叛军攻破常山郡(今河北正定),占领河北全境。郭子仪率军出井陉关,与李光弼一同击破史思明数万军队,平定藁城。又南攻赵郡(今河北赵县),俘获敌军四千人。郭子仪返回常山,会战史思明数万兵马。在安禄山添加兵力增援史思明时,郭子仪率领将士殊死战斗,击破敌军。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年)八月,郭子仪和李光弼二人赶到灵武,唐肃宗任命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朔方节度使,发兵南征,斩获数万,终于平定河曲。其后,郭子仪升任天下兵马副元帅,以兵部尚书、平章事兼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九月,郭子仪作为中军副帅,随从广平王、天下兵马大元帅李俶率蕃、汉兵十五万前去收复长安。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挽救了唐王朝几近覆亡的命运,被誉为“古代军人的楷模”。人们在羡慕郭子仪出将入相的同时,也在深深思考和探索家门兴旺的缘由。郭子仪用他的行动和为人处世的态度,为他的子女做了榜样。同时,也正因为有了郭子仪的人生引导和严格教导,郭家方能备受荣宠。
编辑:杨岚凯
校对:崔瑨
编审:吕珂慧
审核:王剑
终审:韦嘉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巴彦淖尔日报官方微信(ID:bynr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