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杨郁达,海伦市人,退休公务员,大学文化,爱好古典文学,喜欢诗词、书法,偶有心得,便即兴创作。
春之歌
其 一
春回大地万物荣,溪流潺潺唤蛙鳴。
燕语莺声催人醉,柳絮飘飘与水拥。
其 二
残雪静静退河床,细雨绵绵润柳杨。
鹅鸭涉水篱墙外,鹊雀声声高枝上。
其 三
百姓全都唤乳名,罕见谁肯叫公英。
佐餐深得婆婆爱,冶病常叫姐姐惊。
其 四
暖风轻吻春意浓,四月不与三月同。
山坡小草吐新绿,回归燕子又重逢。
其 五
比冀双飞燕影斜,掀帘剪柳显芳华。
衔泥戏水复来去,巢筑寻常百姓家。
其 六
缕缕春风枝叶弹,纤纤细柳姿万千。
何人歌曲空回荡,原是农夫唱整田。
其 七
田间莱花初泛黄,微风拂面送清香。
蜂蝶跳起翩翩舞,争上枝头赏春光。
其 八
己是斜阳半照天,镢头刨土起尘烟。
风霜染百农妇发,汗水滴滴落家园。
其 九
小路弯弯野草浓,行程步步沐春风。
寻觅打鸟儿时地,河畔野雉影匆匆。
其 十
春来鸟语寄高枝,此时农耕也不迟。
妪翁田园忙整地,双双播种日夕时。
十 一
苑外柳下坐不归,与友相伴看斜晖。
西天霞布繁星隐,更爱萤虫草上飞。
十 二
野花绽放满山川,勾起思绪万万千。
曾经携友春游处,如今可有人相伴。
夏之梦
其 一
梦里又回小村庄,儿时戏水在池塘。
桌旁围着双亲闹,情深更盼夜梦长。
其 二
垂柳河畔久为家,得益晨露气自华。
朝听鸟语迎日冉,暮赏蛙声浴晚霞。
其 三
初夏夜色渐朦胧,蝉鸣声声入耳中。
繁星点点碧空闪,依稀犬吠入苍穹。
其 四
煦日熏风夏日天,青藤绿树共缠绵。
穿花蛱蝶花间舞,点水蜻蜓水上悬。
其 五
鸡唱飞霞月上峦,柳枝轻柔鸟雀欢。
钓叟挥竿惊紫燕,村童捉蝶破篱栏。
其 六
炊烟袅袅映红霞,小屋人家笑语哗。
劳作归来人己卷,妇人忙碌备餐茶。
其 七
腾腾暑气已初生,草木枝繁万物荣。
墙角虫吟宣野趣,池塘蛙鼓闹欢声。
其 八
雨霁天边挂彩虹,柳摇月下晚来风。
蝉呜蛙奏和声曲,鸟宿燕栖民宅中。
其 九
仲夏又现好时光,草绿花红满野香。
蜂飞蝶舞皆尽兴,鸟儿枝上话短长。
其 十
草木浓荫绿盛时,一番夏景正参差。
摇风麦浪翻千倾,出水芙蓉涨满池。
十 一
茄紫葱青豆夹黄,蜂追蝶赶逐花香。
柴门半掩农家院,藤蔓牵瓜翻过墙。
十 二
柳绿莲青百草芳,又临端午粽飘香。
艾草高悬除魔日,举杯恭祝国安康。
秋之声
其 一
燠热从今别北疆,晨昏自此感秋凉。
枫骄菊傲皆堪咏,宋语唐音滋味长。
其 二
长天寥廓共秋声,金风萧瑟万籁鸣。
蟋蟀琴音驰旷野,鸿雁徒歌动边城。
其 三
雨顺风调瓜蓏香,汁甜肉脆待君尝。
一壶老酒枫先醉,满苑清芬菊更狂。
其 四
独倚秋风览夕晖,声声雁叫向南归。
冰霜冷雨何之惧?万里征鸿列阵飞。
其 五
人间最美是金秋,田畴万亩籽实稠。
犹思农夫劳作苦,谁怜岁月雪盈头。
其 六
暑去秋来早晚凉,金风瑟瑟遍野苍。
垂眉蜂蝶臧纤影,放眼青山换彩装。
其 七
机械轰呜收割忙,五谷丰登笑脸张。
农家自有农家乐,湿透方巾说汗香。
其 八
攲风疏雨晚来秋,仲夏将离暑渐收。
蛙叫蝉呜声已弱,凌空飞鸟乐悠悠。
其 九
月圆中秋夜未央,落叶飘逸满庭芳。
此夕相思何处寄?天涯共尝一轮光。
其 十
金波荡漾稻香浓,风摇穗摆韵无穷。
晨起收割迎旭日,暮归笑语伴霞红。
十 一
九月金秋菊绽芳,露洒花蕊韵悠长。
清姿雅志谁堪比,独占三秋傲众香。
十 二
风过楼台澄晚清,庭阶落叶作秋声。
老叟灯下诗粗就,露洗窗前月更明。
冬之韵
其一
真正冬天在北方,迟迟钟鼓夜初长。
松筠合唱催眠曲,万里河山入梦乡。
其 二
鹤敛行藏雁迹终,山河忽改旧时容。
彤云碎处梨化放,冬来秋去太匆匆。
其 三
瑟瑟西风剪断枝,菊随陶令寄东篱。
初冬着意留秋色,冷月残荷亦是诗。
其 四
一夜西风送凛寒,晚荣坠地暮秋残。
岂忧冬日无美景,大雪飞扬更可观。
其 五
夜色渐长寒渐生,晨晓朦朦霜露浓。
山林寂静无飞鸟,只有雪花缀满松。
其 六
雪花初飘乐坏娃,呼朋唤友不归家。
村头巷尾寻难见,急死爹娘笑死鸦。
其 七
枫叶逍遥落九洲,残花月影别金秋。
松拍挺立傲霜雪,梅花绽放笑寒流。
其 八
蔽地遮天柳絮忙,梨花满苑不闻香。
调皮当属蓬间雀,雪中嬉戏林中臧。
其 九
斗转星移节序从,又到北国入寒冬。
杀猪宰羊开家宴,酒要绵醇茶要浓。
其 十
冰蕊琼姿下瑶台,漫天飞舞久徘徊。
遥望山野银装裹,玉树凌花遍地栽。
十 一
六出晶莹好物华,恰逢大雪北方嘉。
顽童山坡划雪橇,老汉围炉品热茶。
十 二
峰峦作枕地当床,草木依偎梦亦香。
一剪红梅传喜讯,春帆业已挂桅樯。
温馨提示
此为公益平台,由海伦市作家协会主办的《通肯河》文学季刊(纸刊)的公众号,旨在展示推广家乡作者佳作,展示家乡风貌,也欢迎全国各地文友来稿支持。推出作品无稿酬无纸刊,特此告知,欢迎关注投稿。如有赞赏,将归属平台主体留作平台运营。如有抄袭盗用,作者负全责与本刊无关。请关注我们查看“投稿须知”了解详细情况。投稿信箱hljyql5755118@163.com(请认真阅读温馨提示,凡经本平台推出作品的作者,视为同意本刊“投稿须知”条款,感谢您的支持!)
本期编辑杨庆莲
生活不是诗
但人生可以活成诗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