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红色基因,
大别山乡土美育课程的育人实践》
- 项目展示与推广研讨活动 -
为了进一步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加强美育融合,全面贯彻“浸润”行动。9月27日,由六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金寨县教育局承办的《赓续红色基因,大别山乡土美育课程的育人实践》项目展示与推广研讨活动,在金寨县莲花学校成功举办。
活动邀请的专家主要有:安徽省教育科学院教研员郝蔚舒、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朱德义、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教师张志良、六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孔庆东、金寨县教育工委委员卢万胜等。此外,全市各县区美术教研员、骨干教师,以及六安市裕安区雷锋路小学项目组暨崔仲琼名师工作室成员也积极参与此次活动,美育互联共同见证了项目的成果和风采。
活动由六安市美术教研员江勇、崔仲琼两位老师共同主持。分为艺术实践成果展、美育课例展示与点评、专家讲座三个部分进行。
上午,随着“红色美育”艺术实践成果展的开幕,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展出的作品围绕金寨红色景点、皖西大别山革命故事、皋陶法治精神为题材,通过版画、国画、剪纸、竹编、扎染等多种艺术形式呈现,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孩子们将自己的创意与红色文化元素相融合,在艺术创作中展现大别山精神的时代价值,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和赞誉。
红色美育课例展示部分,首先由六安市崔仲琼名师工作室的刘萍、孙娟两位老师分别带来《峥嵘岁月——美术中的历史》单元说课和课堂教学。
刘萍老师向与会者生动详细地阐述了这一单元课程的大观念、教学目标,以及每一课的教学内容与设计思路,为在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红色美育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借鉴。
随后,孙娟老师以该单元第3课《创作手法》为例,进行现场教学。她从“国庆节”的由来引入本课,选取了“开国大典”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不同绘画作品在表现同一主题时所采用的创作手法。并巧妙地利用了金寨博物馆的红色艺术资源,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激流—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这幅作品,从画面内容、构图、形象塑造、色彩和空间处理等多个角度,领会作品的创作技巧,感悟作品所传达的独特情感。成功激发了学生对红色文化的热爱,理解“美术是弘扬革命传统、传承革命文化的重要方式”。
接着,朱德义就“单元教学——新教材·新教学案例”进行交流与点评。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文化融入日常教学,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此次点评的教学案例,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实践和生动展现。朱教授高度肯定了这些教学实践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传承红色文化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
上午活动尾声,孔庆东对此次活动进行总结讲话,孔院长首先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意义,希望此次的成果和经验贯彻到教学实践中。深刻阐述了美育的意义与价值、美育与红色基因的融合、美育活动的实践与成果、美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美育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为美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午第一节课,由合肥高新中嘉学校的吕东婷老师,带来一堂生动的红色美育课——《最爱中国红》。课堂上,吕老师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孩子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热烈,展现了红色美育课程的独特魅力。
第二节课,由金寨县槐树湾实验学校的许梦雪老师执教《家乡的塔》。许老师以家乡的塔为支点,让乡土资源与美术课堂教学有机融合,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塔,激发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是一节富有成效的美育课例。
最后,郝蔚舒老师针对本次活动带来微讲座,并为项目组提出宝贵意见。她从红色基因的传承、乡土美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指导。她指出“赓续红色基因,大别山乡土美育课程的育人实践”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与实践。
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老师们纷纷表示,他们将把在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美育经验带回学校,持续推动红色精神的传承发展,为培养新时代的青少年贡献力量。
END
图|崔仲琼
文|钟陈林
编辑|杨苗苗
初审|杨 军
复审|吴晓荣
终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