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湘霄,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研究生,2023届江苏省“名校优生”选调生,现于苏州市农联村挂职锻炼。曾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十佳”、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研究生等荣誉奖励,曾任可靠性学院研究生会主席。
在读期间对学业、科研的规划及反思
合理规划学业与科研工作对于个人成长、学术成就以及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入学前,我便与导师充分沟通,明确了研究方向,并根据研究方向选择必要的基础课程和深入的专业课程,确保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深度。科研期间当然也遇到过挫折甚至打击,当科研进展遇到瓶颈时,一定要多与老师及课题组的师兄师姐汇报讨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可以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建议和指导,避免重复犯错。同时,我在研一时便确定了未来的发展规划,因此,在保证科研这个主线任务能够不打折扣完成的前提下,我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担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组织过多项大型活动,从而能够锻炼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锻炼个人工作能力,学生工作也能涵养人的心性,锻造人的精神,提升人的品格,让我们未来面对多任务的情境时也能淡定从容。
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成长与反思
大部分人在刚入职时会对体制内工作产生一定的误解,认为凭借高学历就能轻松应对工作,但实际上,学历只是敲门砖,并不能完全代表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在实际工作中,更需要的是工作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入职后第一篇独立撰写的材料,从“自信满满”地交稿,到最后稿件被改的“面目全非”,才发现原来最初的逻辑梳理方向就错了,调查研究、实地走访、座谈交流、个别谈话、撰写报告......体制内的工作远比想象中复杂和具有挑战性。因此,我认为进入工作岗位,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学会褪去“学历和身份的光环”,保持谦逊和学习的态度,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尽快适应工作节奏。
对在校生能力培养及职业选择的建议
关于职业规划,相信大部分同学在选择时都会经历迷茫期,面对当前就业形势,我们应当不忘初心,不要过多在意外界的声音或是屈从于当下的就业焦虑,而是应当向内发问、明白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就业指导部门也可以将原本单一的秋招/春招经验分享扩展为全方位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通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领导力等软技能,为同学们制定更多个性化的岗位匹配与职业规划等方式,从而更好地提升在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近两年工作的体会
今年9月,我正式开始驻村工作,接待到访村民、下地干农活、企业安全生产检查、走访调研......基层工作相比机关更加繁重复杂,但也有了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急难愁盼等问题的自豪感。比如,村委下设的残疾人之家,这里有“糖宝”、有视力残障人群、也有腿脚残疾人群,为了让残疾人也能自己创造价值减轻家庭负担,村委设置工作室,为大家提供简单的包装、手工等劳动,每个月都能创造稳定的收入,并免费提供康复训练、日间照料等服务,让残疾人能有更好的生活体验,每次去到残疾人之家,一句句“张老师”温暖又动听,在这里,我感受到了驻村工作、为人民服务的真正含义。
四十年风雨兼程
未来的可靠人
将继续传承学院的精神
谱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THE END ——
出品 | 学生新媒体工作室
供稿 | 张湘霄
供图 | 张湘霄
编辑 | 李世旺
审核 | 孙泽斌 常昊婧 张严 周鑫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