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研究背景:
核心发现:
全球视角下的碳排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岳超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研究揭示,自1992年以来,全球不透水面面积增长了112%,新增面积达41万平方公里。这一扩张速度之快,影响之广,令人瞩目。
1993-2018年全球不透水面扩张及其陆地碳排放
研究方法与数据:
研究团队使用了全球高分辨率不透水面遥感产品,分析了1992-2018年间的数据,揭示了不透水面扩张的规模和速度。
通过Meta分析,研究者确定了不透水面建立后土壤有机碳(SOC)的平均损失率为59.5%,这一比率远高于IPCC指南中的默认值。
研究结果:
全球不透水面扩张导致的陆地碳排放平均每年为45.8-74.9 Tg C,其中土壤有机碳排放占比高达32%-59%。
研究还发现,这一碳排放量占到了全球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的3.7%-6.0%,若考虑更深层土壤,则该比例可能达到6.0%-12.9%。
国家间的比较与政策含义:
研究结果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中附件一国家提供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的数据相当,表明了研究的可靠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附件一国家不透水面扩张导致的陆地碳排放与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NGHGIs)中人类居住地扩张造成的陆地碳排放
这项研究不仅为发达国家提供了碳排放的独立验证,也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种核算碳排放的有效方法。
经济与政策含义:
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社会经济因素的不透水面扩张驱动的排放识别框架,为全球、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提供了新的视角。
1993-2018年间不透水面扩张陆地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的相对变化率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之间的关系
研究强调了可持续城市规划在减少陆地碳排放方面的重要性,呼吁公众、城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