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好故事》第76集“家风润巴渝”: 黄楠材的家风故事

民生   2024-11-12 18:18   重庆  


 一幅框架眼镜,一身长袍马褂。这是烈士黄楠材留给世人的最后形象。1907年,黄楠材出生在云阳县,20岁因为参与北伐革命活动被逮捕,出狱后,开始了多年的初中教学生涯,30岁那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是老师、是校长、是书店老板、更是共产党员。42岁那年,他不幸被捕,牺牲在黎明到来前。重庆好故事,家风润巴渝,今天讲述烈士黄楠材的家风故事。




为国读书,为国扛枪

——红岩烈士黄楠材的家风故事

重庆市档案馆  王青青


“坚强地活下去;完成未竟事业;保守党的机密;尽己所有支援组织;保护帮助同志;办好书店,交给人民政府;为国工作,还要代我做一份;家里事辛苦你了;要教育儿孙为国读书,为国扛枪……”这是红岩烈士黄楠材在狱中写给妻儿的家书,饱含了他对子女的殷殷嘱托,更是他一生的真实历程写照,诠释了一位共产党员对家庭、对革命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担当。


弃笔从戎,投身革命

1907年,黄楠材出生于四川省云阳县(今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的一个农民家庭。黄楠材从小跟随秀才出身的伯父学习文化,由于他天资聪颖、悟性颇高,故而深得伯父赏识。14岁时,黄楠材考入万县中学读高中,在此期间,他受到在校教师刘孟伉等人的深刻影响,思想逐渐倾向进步。1924年6月,正当黄楠材即将高中毕业时,万县发生了英帝国主义与当局合谋,屠杀两个船工的恶劣事件。万县人民群情激奋,团结起来采取不给帝国主义船只上下货的办法以示抗议。年仅17岁的黄楠材阻挡上下货的小木船靠近英国船只,一时在万县传为美谈。

1925年,黄楠材考入武昌中华大学预科班,不久,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10月10日,北伐军攻克武昌,黄楠材受到国民革命的号召,当即决定投笔从戎,毅然加入了北伐军。正当黄楠材等革命青年翘首以盼,等待北伐最后胜利的时刻,蒋介石于1927年4月在上海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窃取了革命的果实,白色恐怖笼罩了武汉。同年10月,黄楠材因曾参加过北伐军在中华大学被巡捕房逮捕,关押10余天后才被释放。

1931年,黄楠材回到云阳县立初级中学教书,“九·一八”事变后,又转到开县县立高小任教,并担任该校训育长。在开县,黄楠材与女师学生李世荣相识。在黄楠材的影响下,李世荣开始关注世界大势,关注中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更懂得了做人要讲“五气”,即:正气、豪气、义气、浩气、骨气。共同的志趣、理想和追求,使两人结为终生不渝的伴侣。当时,日本疯狂扩大侵略中国,国内抗日烽火四起,黄楠材化名撰写爱国文章,针砭时弊,引起国民党当局恐慌,被称作是“吃了虎胆”的人。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黄楠材在广汉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初,党成立开县特支,黄楠材又回到开县工作,任特支书记。在特支的领导下,开县的抗日救亡运动,通过歌咏、戏剧、讲演、壁报、义卖等形式,开展得轰轰烈烈。1939年春,特支升格为县委,黄石山任书记,黄楠材任副书记兼管组织工作。同年底,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拘捕黄楠材,将其逐出开县。黄楠材离开开县后,辗转于万县、成都等地。

1943年初,黄楠材回到家乡云阳,并出任县立中学校长。他一改旧制教学方法,主张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同时,他广交师友,向学生传播进步思想,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黄楠材根据当时的情况,准备下学年聘请一批中共党员和进步教师来校任教,旨在把云阳中学变成革命的摇篮。他的进步言行引起国民党当局怀疑,组织上考虑到他的安全,决定让他离开云阳,到开县暂避。


另辟蹊径,开设书店

1944年秋,黄楠材夫妻二人在中学老师刘孟伉的建议下,另辟蹊径,跳出教书行业,并于当年8月,在开县城内开办了一家书店。刘孟伉专门为新开张的书店,书写了“云开书店”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寓意“云开雾散红日现”。书店的店堂,公开经营的是中小学教科书、文具用品和一般图书;而在店堂后面,却秘密出售马克思的《哲学的贫困》《法兰西内战》、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此外,书店还秘密出售《新华日报》和《解放》《群众》等进步杂志。

在看上去很平常的书店里,黄楠材进行着极不寻常的战斗。他既要在这里为广大进步人士和青年学生输送精神食粮,又要与当局暗探的捣乱、禁书等行为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为了让丈夫全身心投入党的事业,李世荣勤俭持家,默默地承担起全家七八口人的生计和书店的经营重担。有时遇到进步学生、青年来买书,钱不够,李世荣就按进价给他们,分文不赚;遇到实在没有钱的,李世荣还送书给他们;书店如果有了盈利,李世荣就把钱交给黄楠材作为地下党组织的工作经费。结果,李世荣虽然经营书店有着可观的收入,但一家人还是经常喝稀饭、吃咸菜,过着清苦的日子,甚至有时资金周转不灵,房租、货款都无法结付,还因此欠下很多债务。

1949年春,川东游击纵队武装斗争深入开展,黄楠材利用书店作掩护,为游击纵队秘密筹集枪弹、药品、搜集情报。同年4月15日,川东游击纵队巴北、七南两个支队联合突袭了温泉盐场,黄楠材受到鼓舞在开县县城公开向群众宣传共产党武装斗争的重要意义。当天深夜,国民党当局带领重庆军统特务数十人将“云开书店”团团围住,黄楠材被捕。被捕后,黄楠材在开县、万县两地监狱中受尽酷刑,他自始至终没有吐露党的机密,特务一无所获。随后,黄楠材被押送到重庆渣滓洞监狱。1949年11月14日傍晚,在胜利的曙光到来之前,气急败坏的国民党特务在电台岚垭刑场将黄楠材枪杀。


红色家风,薪火相传

黄楠材在被捕前曾交代妻子李世荣12件任务:

坚强地活下去;完成未竟事业;保守党的机密;尽己所有支援组织;保护帮助同志;办好书店,交给人民政府;为国工作,还要代我做一份;家里事辛苦你了;要教育儿孙为国读书,为国扛枪;保存好有历史价值的东西;不要忘记帮助过革命的朋友;为妇女解放多做贡献。

在被捕后,黄楠材曾向妻子送出一封家书。在家书中,他安慰妻子说,一切起居饮食与家中并无多大差异,自己一切均好,请妻子和亲友不要挂念,希望妻子好好抚育孩子。

这两封短短的书信,以最朴实的文字为我们勾勒出革命者间的爱情,也体现着、承载着、传承着共产党人清白朴素的家风。作为普通人,黄楠材深爱着妻子李世荣,对妻子细心关切,温柔体贴,希望妻子一定要“坚强地活下去”,为缓解妻子担心,还说自己在狱中“一切起居饮食与家中并无多大差异”。他牵挂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严管厚爱,嘱托妻子“好好抚育孩子”,期望孩子志存高远,能踏着父母的足迹“为国读书,为国扛枪”。作为革命者,黄楠材希望妻子“完成未竟事业”,继续办好书店。从黄楠材交给妻子的任务不难看出,他们是志同道合、情投意合的革命伴侣。

解放后,李世荣按黄楠材生前所交代的,将书店上交给了国家,她说:“黄楠材本身就是国家的,他的东西交给国家是应该的。”她还曾在回忆丈夫时说道:“他定了条家规:伙食困难可少餐,衣裳只供掩着和御寒。省下钱来不为别样事,唯作买革命的书报刊。”李世荣严格按照黄楠材留下的家风要求自己与子女,连政府按当时烈士家属最高抚恤待遇给李世荣发的800斤谷子,她都一粒未留,全部用来偿还书店为支援地下党工作欠下的债务。

李世荣独自将六个子女抚养成人。她曾自豪地说:“在这个家,我既是母亲,又是父亲,我的孙子也喊我爷爷,我是‘代行父权,继承遗志’。楠材要我当家作主,我是完成了这个任务的。”李世荣按照黄楠材教育子女“为国读书,为国扛枪”的嘱托,既为慈母,又当严父,悉心教导子女。他们的六个子女各有所成:有四人都当过兵,从事的职业有工人、有技术人员、有教师、有政府公务人员。他们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父母的教导:清白做人,公私分明,光明正大。

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风能够引领人向上向善。黄楠材烈士用生命履行了对党忠诚的诺言,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在革命岁月对党的大爱情怀和对妻儿的至爱深情。黄楠材烈士的良好家风是中国共产党人永不褪色的“传家宝”,彰显了共产党人的鲜明底色,是涵养新时代共产党人良好家风的生动写照。



  《重庆好故事》“家风润巴渝”系列将讲述董必武、刘伯承、聂荣臻、邓颖超、杨闇公等14位革命前辈的“家风”档案故事。这当中有革命精神,为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有赤子情怀,为人民福祉奉献一生;也有纸短情长,人间烟火......节目每晚20:00-20:30在重庆交通广播首播,还将同步在第1眼新闻客户端、重庆交通广播微信公众号、视界网、蜻蜓FM、喜马雅拉等融媒体矩阵和重庆档案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上发布。


本文内图文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

对我们发布的内容有异议的请文章末留言投诉

或拨打电话023-63611553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规则变更
阅读后点击“在看”“赞”并加星标
这样才能及时收到重庆交通广播的推送


重庆交通广播
重庆交通广播唯一官方微信。重庆交通广播,人行千里,声动我心!欢迎各位通过微信方式参与节目互动,希望听到您的声音和文字。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