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秦皇岛1月5日电(谌诗雨 赵春龙)“这个暗门相对来说是比较规制的,它的走廊相对来说狭窄,而这个券门相对来说比较低矮。它的口是在长城外延,非常方便当时的明代时期商旅和步卒出入边关。”站在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板厂峪长城上,河北省文物考古学会理事陈厉辞说,明代长城暗门,曾在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多为士兵通往关外的“秘密通道”。
2024年12月25日,秦皇岛市海港区板厂峪村明长城暗门及所属设施。(无人机照片) 赵春龙 摄
陈厉辞口中的长城暗门,是明代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古人的建造智慧。在河北秦皇岛200多公里的明长城上,拥有诸多长城暗门。
“暗门,广泛分布于长城沿线,目前发现的长城暗门有几百处。”陈厉辞说,明朝时期设立九个军事重镇,用以巩固北方边防,秦皇岛地区属蓟州镇,当时建造了大量隐蔽性强、保密度高的暗门。这些暗门为明代特殊兵种“夜不收”提供便利,他们主要从事出境侦察、哨探敌情、传递军报等任务,分为明哨和暗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