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白沙:橡胶林里话丰年
民生
2025-02-02 10:29
海南
![]()
橡胶,在白沙的经济占比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其种植规模达104.7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民营橡胶种植县。目前,白沙有天然橡胶加工厂1个、收购网点211个,年产干胶近4.9万吨,人均种植橡胶面积达6亩,农户种植覆盖率达95%,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随着季节变化,橡胶也停割了。最近,在白沙牙叉镇新高峰村胶农符文庄家里,全家人正一起核算一年的收支情况。他打开“白沙橡胶”公众号,查看自己的售胶记录,眼前的这一串数据,让全家人笑容满面。牙叉镇新高峰村胶农符文庄高兴地告诉记者:“我们家今年割胶收入占了我们家全部收入5成以上,收益真的是增加了不少。”这份丰收的喜悦,不只有符文庄一家感受得到。白沙牙叉镇九架村委会芭蕉村村民符国红说起橡胶,内心总有一股莫名的感动。随着橡胶价格走俏,这一年,符国红和妻子二人努力耕耘,橡胶收入成了家庭增收的“意外之喜”。用符国红的话说,橡胶从好几年前的“烫手山芋”变成了如今的“香饽饽”。牙叉镇九架村委会芭蕉村村民符国红说:“我们割胶积极性非常高,而且不只是我们家,价格起来了嘛,大家都非常积极,充满激情。”白沙多方面发力,推动天然橡胶产业重回正轨、逆势增长,实现天然橡胶亩产、干胶总产量、乳胶销售总额和割胶率四项指标全面提升,实实在在增加了胶农的收入。同时,白沙还推行“信用+胶农”工作,通过创新运用信息技术,试点开展橡胶行业守信激励信用应用,为诚信胶农提供涵盖政策、技术、金融等领域的便利优惠。更值得一提的是,白沙积极摸索多种“稳胶”政策,“保险+期货”“价格收入保险”双保险制度和“销售鲜乳胶奖励”“割胶生产奖励”双奖励制度,减轻橡胶价格波动对胶农收入产生的影响。家住白沙元门乡红旗村委会红丰村一组的胶农王家同,已经割胶20年,见证了橡胶价格的巅峰与低谷。现在,有了保险兜底,即便遭遇橡胶价格跌至谷底,也不至于损失惨重。这就是“保险+期货”政策带来的利好。2024年初,白沙2.7万余户胶农获“保险+期货”项目理赔款1841万余元。元门乡红旗村委会红丰村胶农王家同说:“有了保险,就不用担心胶价不好了,价格低的时候,保险就保住我们的胶价了,现在价格不错,我们胶农收入也不错。”不止于此,在白沙,充分利用橡胶林下空间,发展林下特色种养业的产业结构也渐成体系。经长足探索和实践,白沙林下经济已经达到万亩亿元的产业规模,不仅让一块土地既能产出橡胶,又能种植食药用菌,实现了“一地生多金”,并且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成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两山”双向转化重要举措。一棵橡胶树,走上致富路。目前,白沙已基本形成了风险多方共担的良性循环共赢格局,让橡胶产业这个数万胶农的生计支柱成为“致富树”。未来,白沙还将在“橡胶+”产业发展模式上做更大的文章,“橡胶+林下经济”正在逐步从绿色生态福利变现为经济红利。
◎来 源:白沙融媒体中心
◎记 者:梁如金 李亚萍 王语欣 李莹 关业慧
![]()
![]()
白沙融媒
发布白沙声音、展示白沙之美、传递白沙精神!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