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践行公安部“专业+机制+大数据”新时代工作要求,深入贯彻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精神,持续扎实推进交警队伍革命化、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在省公安厅政治部强有力指导下,山西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坚持聚焦“提升硬实力、增强战斗力”要求,经过两年努力,精心构建了“纵向到边、横向到底”的新时代一线交警实战教训新模式,通过全面贯通总队、支队、大队三级教育培训工作渠道,不断引领广大民辅警以实战标准苦练内功,持续提升执法业务水平。一、直面一线,始终锚定一线交警实战需求,以此深化面向基层的教育培训机制建设
聚焦纵向到底、专业强警理念,以蓝军教官队伍建设为牵引,贯穿全省交警教育培训全过程,进一步优化实战流程、集成练兵手段、汇聚教官力量、发挥实训优势。交警总队牵头成立蓝军教官“教程研发”“红蓝对抗”“交叉驻训”“考核检效”4个小组,统筹全省公安交警实战训练工作,突出蓝军教官“专业”引领作用,通过“蓝军+红蓝对抗”,强化一线民辅警应急处突能力,“蓝军+交叉驻训”,促进各支队间经验交流学习,“蓝军+精准指导”,实现个性化培训需求,“蓝军+考核检效”,确保日常培训质效持续提升。2023年以来,总队累计开展两轮次覆盖全省的交叉驻训指导和160次“红蓝对抗”实战检效。为突出强化各支队间“横向竞争”意识,围绕一线民辅警执法难弱点等问题,指导各支队科学制定训练方案,全年对所属大队开展不少于5次“红蓝对抗”练兵和4次交叉驻训指导。基层大队突出蓝军教官“骨干作用”,督促每周开展对抗训练和实战练兵,带动全体民辅警执法水平稳步提升。2023年以来,交警总队按照选优原则从各支队选拔了285名作风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出色的一线民辅警,分批次开展了三期蓝军教官和应急救护专项培训,建立了10人为一组的蓝军日常互助培训单元,将常态长效培训体系与互助提升机制相结合,将教官特点、业务能力与发展需求、课题创新相整合,持续提高教官授课能力和实战水平,实现了所有基层大队“队队有教官、队队有提升”的总目标。通过面对面、手把手精准指导模式,组织大家在干中学、在战中练,形成全警参与、上下联动的良好氛围,实现了总队、支队、大队三级常态化良性互动。二、以点带面,坚持立足一线交警现场执法专业,以此引领广大民辅警履职能力稳步提升
“蓝军+”教育培训新模式以《山西公安政治工作服务保障公安工作现代化行动计划(2024-2027年)》为指引,辐射带动各项机制、保障不断完善,进一步激发队伍活力,达到能力素质全面提高。结合队伍实际,制定出台了“蓝军+”教育培训体系管理实施细则及相关配套制度。按照职业特点和岗位需求,组织蓝军教官研发了23部五星级、41部四星级、32部三星级实战精品化课程;编写了5类交管业务“红蓝对抗”实战教程,并纳入省厅《红蓝对抗常见警情训练教程》;研发酒醉驾查处现场安全防护“八个一律”、事故现场安全防护“八个必须”、事故现场急救技能和执勤执法文明用语4部教学视频。结合交警网校线上培训、集中考试、模拟演练,以“线上+线下”的方式进行智能化实战练兵,推动培训措施更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操作性,切实将教、学、研、练、战无缝衔接。三、全警覆盖,坚决以新时代新质警力建设为驱动,及时注入一线执法所需新质战力
“蓝军+”教育培训新模式开展以来,交警总队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从民辅警素质作风、规范执法等方面着手,坚持岗位练兵和实战训练相结合。两年来,共赴地市、县区送教培训500余次,选派蓝军教官750余人次,授课时长超2700小时,覆盖民辅警2万余人。针对应急处置流程实地调研800余次,汇总红蓝“双画像”驻训评价反馈1400余条。对基层大队警用车辆、单警及安全防护装备查看指导1千余次,指导建设警务装备库200余座,针对反馈大队装备紧缺的普遍问题,协调相关部门以转移支付资金的方式为一线配备防护装备200余万元,全省单警装备配备率提升至85%。通过对235个大队实战实训送教上门和交叉驻训指导,实现了“全地域、全覆盖”的培训目标。
![]()
经过两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山西公安交警的“蓝军+”教育培训新模式,已经极大赋能和提升了基层交警执法力量的综合战斗力,进一步提高了一线民辅警执法规范执法意识,为加快提升全省公安交警新的能力建设注入了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