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诊疗高峰要来了?天津最新应对举措!

民生   2024-11-18 10:58   天津  

今冬明春

又到了儿科诊疗高峰期


市卫生健康委之前发布的流感分级预警周报显示,我市流感流行分级为Ⅱ级,处于流行水平,我市流感样病例占门急诊病例的为4.96%,高于基线(4.40%),监测到流感病毒以甲型H3N2为主,其次为乙型(Victoria系)。预计11月13日至19日流感活动处于活跃期,流感病毒感染机会增加。




  • 构建儿科就诊分级预警机制


日前,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为应对今冬明春儿科诊疗高峰期,市卫生健康委根据2023年二级及以上医院儿科接诊监测大数据,构建儿科就诊分级预警机制定期综合研判、分析,医疗机构根据数据监测情况科学、及时制定相应级别应对举措。同时,市卫生健康委还对重点医院儿科急诊候诊时长实行日监测、日报告,根据数据所提示的问题点及时进行现场复核并提出建议,助力医院通过优化就诊流程、调整人员班次等方式缩短候诊时长,保障诊疗过程平稳有序。


为指导医疗机构稳步做好儿科季节性疾病应对措施,市卫生健康委从儿科诊疗供给能力提升、资源有效利用、优化就医流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指导医疗机构合理建立诊疗梯队、优化排班组合、增设服务单元、延长接诊时间、强化重症救治,提升儿科医疗服务效率和供给能力。推动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儿科特色服务,逐级分流诊疗压力。推进互联网诊疗模式,鼓励医疗机构采取网上预约诊疗、线上支付、化验检查结果在线查询等方式,引导错峰就诊,提高诊疗效率,提升就医体验。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开展儿童季节性疾病诊疗规范培训,持续提升儿科诊疗能力和水平,缩短诊疗服务水平的差异性。


  • 救治药品采购配备量明显增高


每年儿科季节性疾病高发期,全市医疗机构相关救治药品采购配备量明显增高。市卫生健康委已要求各医疗机构根据临床需求动态调整重点配备药品清单,切实做好相关药品动态准备。同时,加强药品使用监测,科学制订采购计划,一旦临床出现暂时性短缺,及时组织做好科学评估、短缺信息直报,合理选择替代药品,切实保障临床救治需求。


  • 开设儿科住院服务的二级医院增加


今年,我市开设儿科住院服务的二级医院和区属医院数量持续增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核心区域儿科就诊压力。市卫生健康委还以市儿童医院为牵头单位巩固发展我市儿科医联体功能,推进儿童医疗服务同质化,持续做好医联体内部市儿童医院院内制剂的调剂使用管理。


截至目前的各有关医疗机构儿科诊疗信息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滑动获取更多消息)

  • 不是危急重症 避免扎堆就医


市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儿科诊疗工作整体平稳,但也需要提示广大家长,如果孩子不是危急重症,请尽量调整就医时间,避免在18—22时和周末扎堆就诊。



  • 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社会面防控措施


为积极应对冬春季传染病,减少流感、新冠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市卫生健康委发布冬春季呼吸道传染病社会面防控措施,从学校、学生、家长、医疗机构及其他集体单位等方面给出具体防控建议。

学校及托幼机构要严格落实晨午检,发现在校师生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督促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积极治疗,避免参加集体活动,避免在传染期内或排除传染病前在岗或就学。做好因病缺勤病因追踪与登记,了解因病缺勤学生的缺勤原因、症状、就诊信息,若诊断为传染病,应在确定无传染性后复课。校医或保健老师在汇总全校结果后若发现异常,及时与班主任核实,发现疑似传染病疫情及时上报学校主管领导和辖区疾控中心。对出现疑似或确诊传染病病例的班级持续进行症状监测和病例管理,并加强消毒、通风等。

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或接触不洁物品后及时洗手;出现身体不适时立即报告老师和家长,避免带病上课;增强体育锻炼,规律作息,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外出佩戴口罩,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皮疹、腹泻等症状,尤其家中或孩子玩伴中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及时带孩子就诊治疗,避免孩子带病上学。同时,加强日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医疗机构要严格实行预检分诊制度,防止普通门诊和发热门诊患者交叉感染;加强院感防控工作,避免院内感染;加强院内公共区域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做好日常清洁消毒,备全消毒防护用品。

其他集体单位在做好日常清洁消毒的同时,通过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等宣传措施增强个人卫生防病意识,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就医诊治,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



·END·

编辑 :郑佳

来源:天津广播、天津日报、健康天津




天津交通广播
天津交通广播、天津应急广播、天津公益广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