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给民办本科的时间不多了......

乐活   2024-09-09 09:19   广东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深入发展,民办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扩大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多元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部分民办高校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招生困境,即“招不到学生”的现象愈发突出。这一现象不仅影响了民办高校的生存与发展,也对整个教育生态的平衡构成了挑战。本文旨在探讨民办高校招生困境的现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民办本科危机临近。

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创纪录的1342万


全国本科录取率约为37%,超过60%的高考生不能就读本科。

理论上来讲,进入本科越来越难,但现实却让人大跌眼镜。

很多本科,尤其是民办本科,最终投档线反而低于本科录取控制线,并有大量的空余名额。

要知道这可是全国高考报名人数创纪录的大背景。

民办本科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

一.缺额的大学新生

生源数量减少:随着适龄人口下降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升,高校间生源竞争愈发激烈,民办高校在生源争夺中处于相对劣势。往年民办高校也会缺额,但情况远没有今年严重。湖南、广西、广东等省份的民办高校都面临招生困难。

湖南有5所民办高校有缺额数百上千人,没有多轮的志愿征集很难招满。

长沙医学院缺额2363人,

湖南信息学院缺额2360人,

张家界学院缺额1161人,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缺额996人,

湖南交通工程学院缺额794人。

广西民办高校的缺额更是不容乐观,全省各类高校缺额10000多,排名前六的民办高校就包揽了近9000。

最夸张的是广东,湛江科技学院今年共计在广东省内投放6865个本科招生名额。

但第一轮志愿填报完,计划完成率仍不到一半,经过第一次补录,该校普通类仍有2566个缺额,创下历年新高。

补录分数要求甚至降到本科线下5分,依然无人问津。

事出反常必有妖,在生源节节高升的当下,民办本科缺额成这样,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当然,也有很多省份的头部民办高校不缺生源,但对于其他民办高校老师们来说,我们应该高度警惕。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二.崩盘的共识和性价比


随着本科生就业困难,民办本科生的就业更加惨淡,家长们也看清了一个现实:名头是最不要紧的,能实现就业才是关键,因此一些家长宁愿选择公办专科,也不愿再为了虚名,选择民办本科,其他民办学校更甚。
正如一些家长所言:之所以不考虑民办学校,不是家长的钱包空了,而是看开了,反正上了民办学校也是毕业就失业,不如选择公办专科,至少还能剩下十几万的学费,就业也有点希望。

各行各业都这么差,整体消费降级,再看民本高校高昂的学费,不得不让普通家庭谨慎考虑。

动辄三万多一年的学费,哪怕是赶时髦、追风口的人工智能、大数据,也得让位于现实。

更不用提那些轻轻松松四万多一年的医学相关专业。

四年攻读光学费就要接近17万,五年下来就要接近21万。但大学,哪怕读民办本科的终极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找个好工作。哪怕教育部三令五申不得搞学历歧视,很多用人单位难免还是会戴有色眼镜。

就业形势不佳下,民办本科更大的挑战在于职业技术大学的“崛起”。

今年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顺利“专升本”,成为杭州第一所职业技术大学。

紧接着今年高考,富阳二中的陈雨萱同学以602分被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设备与控制技术专业录取。
该专业的本科投档最低分为532分,超一段线整整40分。
学校介绍的98%的校企合作就业率揭露了背后的玄机。

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咱花钱,花大钱的目的不就是为了最终的就业吗?

但现在的关键问题是钱花了这么多,但就业仍然没着落,家长和学生就只能用脚投票。

三.孱弱的师资队伍

专门调研了几十所民办本科的师资队伍情况。了解完真的是触目惊心。

很多领导层都是外聘的公办高校退休专家或老师,水平没得说。

很多民办高校在面临本科质量教学评估的前夕都会大量的外招一些“兼职”博士。

很多民办高校,自身的全职老师博士占比远远低于公办高校。

如果按照全职老师来计算,很多都是个位数。

现在生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都面临招生计划缺额,等10年后生源近乎腰斩,你拿什么去跟市场上的其他高校竞争?

招生质量下滑:为了维持办学规模,部分民办高校不得不降低录取标准,导致新生整体素质有所下降,进而影响教学质量和口碑。

更可怕的是,很多财大气粗的公办高校都在积极拓展自己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品牌形象待提升:相较于公办高校,民办高校在品牌知名度、社会认可度方面存在差距,这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报考意愿。

经费压力增大:招生不足直接导致学费收入减少,而民办高校的运行高度依赖学费收入,经费压力进一步限制了其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教学质量的能力。

同样是花大钱,家长宁愿多花进公办。未来该怎么办?于民办本科而言,今年是一个转折点。在学校选择上,家长和学生们意识觉醒,在选择上变得更加务实。

如果不能在师资和就业上实现突破,民办本科将和这些家长、同学渐行渐远。

“淘汰赛”开始?

国内民办高校高速发展,存在一定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

“民办高校曾经快速增长,主要由‘供求关系’决定的,社会对高等学历的需求较多,但公办学校招生数量有限,进而催生出大量民办高校。特别是在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当中,明确提出要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全社会积极参与、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一些地方的民办高校开始快速发展。”储朝晖表示。

曾经的独立学院,即“三本”,曾让民办高校辉煌一时。彼时,不少名牌大学都与民间资本合作,但之后,政策发生改变。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独立学院要么转设成为民办或公办高校,要么终止办学。

此后,不少原独立学院成为民办本科。有业内人士坦言,没有了名校“傍身”,这类学校名气一落千丈,与兴盛时不可同日而语,最近几年招生情况也越来越差。

部分业内人士预测,如果按照目前民办高校的招生遭冷的情况,未来越来越多民办高校可能难以为继。

“从建立良性的教育生态和长远发展来说,中国需要充足的民办学校,在高校领域也是如此,特别是在最近几年提出要成为世界留学目的地的背景下。”储朝晖说。在他看来,考虑到财政负担问题,国内依然需要优质的民办教育体系,仅仅有公立高校的高教系统是不完整的。

而不少教育界人士则把希望寄托于优质的民办高校上,在他们看来,只有真正优质的民办高校,才会吸引优秀的学生,不至于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被淘汰。

有家长说:民办本科最重要的不应该是就业吗,很多人拿到本科的毕业证就去考公考编了,也就考公不太歧视学历了。 可是现在考公这么卷,就不了业的学生自然会用脚投票,不如去铁路,警察,医药类的高职,出来直接进对口的单位,不比拿着民办本科毕业证的无业游民强。 说实话强调师资有些本末倒置了,反正大学也课程都很水,考第1名跟考倒数第一的毕业证,学位证都是一样的,只要能就业就行,学的怎么样根本不重要。再好的师资对上较差的生源质量,这些民办本科的学生也学不到什么一技之长的,他们在就业市场上会受到公办二本的挤压,也就考公考编还有点性价比,所以说没必要强调师资。那些铁路,警察类的公办大专的老师水平也没有多强,就是因为就业好才有性价比的。

温馨家居生活
推荐些跟日常息息相关的知识,让您的生活拥有一个舒心优雅的生态环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