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宣传
与法同行
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PART01
了解法律
一、什么是《反有组织犯罪法》?
为了保证扫黑除恶斗争在法治轨道上常态化开展,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以下简称《反有组织犯罪法》),自202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反有组织犯罪的专门法律。
二、什么是有组织犯罪
三、什么是恶势力组织
四、什么是“软暴力”行为
软暴力是指为谋取非法利益或者形成非法影响,有组织地进行滋扰、纠缠、哄闹、聚众造势等,对他人形成心理强制,足以限制人身自由、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影响正常社会秩序、经济秩序的,可以认定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
PART02
亮点解读
对有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骨干成员应严格掌握取保候审、不起诉等适用条件,充分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罚金等刑罚。
对特定罪犯,要异地执行刑罚。
被判处刑罚的人员刑满释放后,要按规定报告个人财产和日常活动。
对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的处理作出了规定,将查办国家工作人员涉有组织犯罪明确为工作重点。
国家工作人员组织、领导参加有组织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处罚。
明确国家工作人员底线禁区,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失职、渎职、不作为。
防止有组织犯罪人员干扰、破坏选举,渗透基层组织。
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换届选举中的联审制度作了规定,明确要求基层组织换届选举中民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候选人资格。发现因实施有组织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及时作出处理。
对发展未成年人加入黑社会性质组织,教唆、诱骗未成年人参与犯罪的,应当依法从重严惩。
坚持对黑恶势力“打财断血”,铲除有组织犯罪的经济基础。
规定了财产调查制度,对不能说明合法来源的“黑财”,应当依法予以追缴、没收。
对证人、鉴定人、被害人、举报人等的保护措施作了专门规定。
因举报、控告和制止有组织犯罪活动,本人或其近亲属人身安全面临危险的,有关单位应采取相应保护措施。
对因履行反有组织犯罪职责及协助配合工作导致伤残或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待遇。
是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
必然要求
是党中央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的
标志性成果
是常态化扫黑除恶的
法治保障
我们相信
在《反有组织犯罪法》的后盾下
社会安定有序
人民更加幸福
扫码关注我们
传播好声音,弘扬主旋律
激发正能量,提振精气神
编辑|晁雷鸣
供稿|教育培训科
审核|伍启强
核发|梁 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