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
村庄的发展日新月异
但在辽宁,有个神秘的村落
似乎还未被时代所触及
在辽宁省抚顺市的
新宾满族自治县,
深藏于群山之间,
有一个神秘的村落——腰站村。
腰站村坐落在上夹河镇,
距离清朝皇陵永陵约36公里
保留了清代的风貌
腰站村里有两口清代古井,
一直到今天仍然在正常使用。
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
被认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
尹登古居。
这个村子的历史
可以追溯到336年前
据悉,村子的村民
都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亲戚。
而腰站村村民的祖先
则是努尔哈赤的堂兄弟:
爱新觉罗·阿塔
在当时,清朝皇族分为两支
直系子孙腰系黄带子
而在腰站村的史料里
阿塔是旁支,腰系红带子
爱新觉罗的家里生了男孩子
都要上盛京领取一条红带子
“红腰带”会伴随孩子的一生,
去世了就带进棺材
据史料记载,
乾隆皇帝、嘉庆帝、道光帝等
都曾在腰站村驻跸
可见腰站村是皇家承认的地方
所以,腰站村也被叫做“皇族村”。
爱新觉罗家族的人
占了全村人口的30%以上。
而阿塔的6个儿子的后代
就成了爱新觉罗氏
在“腰站村”的6大家族。
村落的最高人口
曾一度超过几千人
但随着清朝的覆灭,
腰站村也开始逐渐衰退。
辛亥革命后,汉文化的影响下
爱新觉罗家族的人改姓“肇”,
当地流传着“旗人礼数大,
老肇家礼数更大”的说法。
在腰站村,
满语和汉语可以随意切换,
这成了当地的特色。
虽然清朝已经覆灭百年
大部分满人都已经汉化
但腰站村的肇氏村民
还是保持着老祖宗的生活方式。
比如吃饭时,
老人的饭菜要专门准备好,
由儿媳妇放在南炕;
因为古代讲究“以南为尊”。
平时吃饭,也要分两桌,
老人必须在南炕吃饭,
儿媳和晚辈在北炕吃饭
见面时,遇到老人和长辈,
要停下来问好;
待客时,小辈要先站
在自己家长的旁边,
未经允许,不准坐下,
坐下要坐端正;
过年过节的时候,
儿子要向长辈行“三跪九叩”的礼仪,
儿媳妇要向长辈跪着行“抹鬓角”大礼。
等等礼仪
同时,整个村子到现在
还保留着一项严格的择偶标准,
那就是清朝皇室后裔
绝不能娶外族女子为妻。
如果娶不到爱新觉罗氏的后人
也只能娶满族女子
坚决不允许同外族通婚
以保“爱新觉罗氏血统的纯正”
结婚时,腰站村的新郎
会向花轿射三箭。
在满族的习俗里,
这代表他身体强壮,生活幸福
新娘要跨马鞍、吃子孙饽饽,
这是一种特别的祝福
当然,一成不变是
难以让村子发展的
之后,政府工作人员
开始为腰站村进行现代化改造
一开始这里的村民十分固执
于是当地政府拨钱拨人,
为腰站村人修路修房,扯来电线...
终于打开了他们的心房
到了 2005 年,腰站村
90%以上的村民都盖了新房,
温饱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日子越过越富裕。
2014年被国家评为传统村落
越来越多的游客
来到腰站村参观旅游
村民们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
积极参与旅游业的发展。
现今的腰站村,
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村子,
但现在每到节日,
村民还是会穿上传统服饰过节
男性身着长袍马褂,
头戴翎顶,腰间系褂带;
女性则华丽的旗袍,
加上步摇,再配以绣花鞋。
在保留传统的同时
腰站村也在向前发展
这何尝不是一种好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