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总局网站1月24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发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促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等方面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有效满足人民群众车险保障需求,更好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金融监管总局网站
要点速览
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
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上线运行“车险好投保”平台
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
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
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
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
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
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
依法依规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数据共享
供需两侧施策解决问题
2020年以来,我国实施车险综合改革,推出新能源车险专属产品,新能源车险业务增长迅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阶段性地出现了出险率和维修成本较高、部分车型保险风险与价格不匹配、少数车辆投保不畅、部分车型保费较高、新能源车险经营持续亏损等现象,引起了各方关注。
“部分车型保费较高的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的高赔付率和高出险率。阶段性出现较高赔付率的原因在于一是新能源汽车的维修成本较高,智能设备和配件局部损坏通常需要成套维修更换。二是出险率较高,新能源汽车凭借低能源成本优势,使用强度往往偏大。三是新能源车主相对年轻,车主驾龄相对较短。此外,与部分车险价格和车辆使用性质错配等有关。”业内人士表示。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指导意见》答记者问时表示,《指导意见》推出一揽子政策举措,着力推进新能源车险供需两侧改革,通过综合施策来系统化解上述矛盾和问题。
该负责人介绍,《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包括:合理降低新能源汽车维修使用成本,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稳妥优化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丰富商业车险产品,优化商业车险基准费率,提升行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新能源车险监管,强化支撑保障等。
具体来看,上述负责人表示,《指导意见》明确,丰富维修零配件供给渠道和类型,引导消费者培养良好用车习惯,推动实现新能源汽车数据跨行业合规共享。探索建立保险车型风险分级制度;引导建立高赔付风险分担机制和平台;研究推出“基本+变动”新能源车险组合产品,研究探索“车电分离”模式汽车商业车险产品;优化新车型保险定价标准,综合考虑新车售价、续航里程、动力性能、安全配置、车型风险分级等因素,提升定价精准度和合理性;主动顺应智能驾驶趋势,探索风险减量服务创新;依法依规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数据共享等。
“车险好投保”平台将上线运行
来源:民声民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双城信息港 商务合作:
18246823688(同微信)
编辑:夜华
欢迎双城的好朋友们订阅
双城最好用的找信息、发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