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Introduction
没有骤变,都是渐变。没有上帝,只有你自己。
作者丨石 劼
责编丨石 劼
编辑丨何增荣
岁序更迭,万象始新。
当1912年孙中山将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代替了汉武帝确立的农历正月初一,“元旦”的名号,结束了两千一百多年的农历标准,戴在了今天这样一个日子的头上。
但宏大叙事,往往会和个人观感脱节。
从昨天晚间开始,人们对新年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
一边是春节式的爆竹炸耳,我和家人相视一笑,“看来是想要提前追寻年味,洗去一身疲惫。”
另一边是淡化和遗忘。
“我已经有些淡忘新年的感觉了,但还是机械地记得很多年份要加数字1,不少‘今年’要改成‘去年’。”有朋友凌晨就开始在赛博空间里如是戏言。
一个新段子跳了出来:“记住,跨年不是投胎,你该是啥样还是啥样。”
其实,抖机灵并非创新。五年前的新年致辞里,我回忆了2000年元旦与父亲的对话:“2000年能让所有人突然一下子变身么?难道存在一个上帝,挥动了他的魔杖?”父亲的回答迄今促我思而自驱:“没有骤变,都是渐变。没有上帝,只有你自己。”
没错,确实跨年并非投胎,但是自砺可以脱胎。怨怼和躺平不能解决问题,只能堆积问题;而思考者看清现实,行动者改造现实。终究,我们尽我所能,敬我不能,才是应对时代压力的正确态度。
“内卷”、“躺平”、“迷惘”、“压力山大”成为口头禅的同时,却不能改变一种现实——纵然你能停下人生的脚步,却不能阻断时间流淌的脚步。那么毋宁用自己的脚步填满路途,去和时间竞赛。
面对高呼“看不懂,很迷茫”的车企友人,我在思忖之下,反而给了2024年汽车行业一个大相径庭的总结关键词——“定”。
大局已定。
中国汽车行业仍然领跑全球——大盘预计大约在3,100~3,130万辆左右的新高成绩,同比增长3%;中国汽车出口将拉开蝉联冠军的序幕,2024年超过550万辆;自主品牌零售市占率稳居60%以上。
技术变革持续驱动行业转型——电气化势不可挡,狭义乘用车全年新能源渗透率约48%,下半年多个月份超过50%,2025年势必过半;2020年,L2及L2+智驾在乘用车中的普及率才到15.0%,而2022年就翻了一倍以上。2024年上半年,这个数据比例为55.7%,预计2025年将高达65%。
丛林法则优胜劣汰不止——威马、高合、极越已经倒下,哪吒等承压巨大,合资与外资车企存强去弱。
需要定力。
当外界愈是惊涛骇浪,内心愈是应当镇定。
没错,汽车产业确实在剧烈内卷,个中苦楚,数千万汽车人有切肤之痛:
价格战压迫整个行业利润,汽车产业整体利润率从全工业的6%左右下跌至3-4%水平,为历年新低,整车企业、经销商、供应商关门的例子不胜枚举;互联网和半导体势力介入汽车,加快研发、产品迭代和营销节奏,一方面颠覆传统汽车产业价值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多质量和安全隐患……
“你见过溺水或者陷入沼泽吗?越是乱动挣扎,则下沉越快;正确的方法是,身体舒展,增加接触面,获得支撑力,保持呼吸,逐渐找到向上的撑托。”
某种意义上,“跑不过熊,但跑得过朋友”在当下更具备现实意义。时代重压愈显,便越是少有陷入埋怨和情绪崩溃的时间,将一切时间和精力用于求生赛道。
规律恒定。
回看百年之前,美国汽车产业初步爆发,一时间百家争鸣。然而年月的涤荡,让早期铅酸电动车诸如底特律电气之流被埋在时间长河的河床下面,土星、奥斯莫比尔等各路腰部脚部油车品牌被兼并、被取消,才有了后来的底特律三巨头。同样的道理,将适用于曾有数百汽车品牌的中国市场。
周期律之外,波动性本身也是一种恒定的规律。“我明白了,变化本身是不变的。”友人在我的启发下豁然开朗,“所以我们要能够适应变化。”
时代的宏伟,可以是中国制造业攀上全球高峰:第六代战斗机率先首飞,打破了主战装备从来跟随西方先进步伐的桎梏;DeepSeek V3已经挑战OpenAI的GPT-4o乃至o1-preview,人工智能并不逊色于美国。
也可以是在加速赶超的过程里,“超常规发育”依然免不了阵痛和局部扭曲。
此时,须一边牢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深悉当下的痛苦,是对自身的淬炼;又一边默念“不可揠苗助长、违背行业规律”,终究治大国若烹小鲜。
数以千万的汽车人们,你们要看清身上的荣光,不仅是我们所处的行业已经跃居国家第一支柱行业,同时连负面的价格战,在正面的意义上属于“为全天下分担压力”,让汽车价格与低迷经济之下的购买力和消费信心对洽。我们的痛苦,是又一场伟大战争的支付价格,但我们最终将赢得胜利。
回顾整个国家的新年贺词,此前有“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今年是“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而我们始终记得:脚比路长,心比梦远。
|石劼|
笔为剑,人作侠,但臻完美。
心若舟,梦成海,惟进大同。
THE END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iAUTO2010
推荐阅读
控制了新能源的“维生素”,中国汽车优势更大吗?
信望携手,共进2025
本田日产合并:理想丰田,现实斯特兰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