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口市龙华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到《海口市龙华区支持首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再到《海口市龙华区促进企业小升规奖励措施》,近年来,海口市龙华区频频出招,推出了一系列产业发展扶持及奖励政策吸引企业入驻,提升经营主体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助力龙华区建设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滨海大道及其周边的商务楼宇。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俯瞰龙华区滨海大道,一幢幢商务楼宇鳞次栉比,它们就像隆起的“长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据统计,龙华区现有105栋商务楼宇,共计235.1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量的48%,居海口四个行政区之首。
为了破解土地有限、产业空间匮乏的难题,龙华区发布全市首个楼宇经济扶持政策——《海口市龙华区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以千万元级别的财政奖补,赋能楼宇经济发展。
滨海大道及其周边的商务楼宇。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在中环国际广场招商专员熊曼孜看来,扶持政策的出台不仅提升了楼宇的运营质量,也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政府的奖励政策让我们看到了政府对楼宇经济发展的重视,也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做好楼宇的招商和运营工作。”
“楼宇奖励政策的出台,旨在鼓励商务楼宇自主招商引企,提升楼宇的专业化运营水平。”海口市龙华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政策的实施,龙华区的楼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楼宇入驻率和产业集聚度显著提升,为龙华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滨海大道及其周边的商务楼宇。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在2024年3月举行的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峰会上,龙华区获评“2024年中国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区”奖项,成为海南首个获此荣誉的城区。
除了楼宇经济,龙华区还不断培育小微企业,助推市场主体做大做强。龙华区印发《海口市龙华区促进企业小升规奖励措施》,对2023年至2024年期间首次升规入库纳统且满足一定条件的企业进行奖励,最高一次性奖励10万元,有效促进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增长。
1月15日傍晚,在位于王府井海垦广场的东来顺内已经排起了队,“以前要去北京才能吃到的铜锅涮肉,现在在海口也能吃到了,味道很正宗。”正在就餐的陈女士说道。
这是海南首家东来顺直营门店,“从市场发展、消费能力等方面来看,海口是一个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东来顺集团餐饮管理分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田说。
市民游客在王府井海垦广场打卡、购物。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康登淋 摄
在龙华区,像东来顺这样的首店还有很多。海口万象城内,汇聚了Ole'、皮爷咖啡、丝芙兰等海南首店,包括零售、餐饮、香化等业态;王府井海垦广场内,莱珀妮、海蓝之谜等海口首店品牌不定期举办沙龙活动,消费者在美味的下午茶中享受奢华护理;友谊阳光城内,北丐先生·野馄饨烧烤等海南首店美食飘香……
市民游客在海口友谊阳光城消费。海口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苏弼坤 摄
首店经济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新型经济形态,正成为城市竞争力和商业魅力的重要标志。
当前,海口龙华区持续发力首店经济,在全市率先出台《海口市龙华区支持首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从支持国内外品牌开设首店、支持品牌稳定经营、支持商业运营载体引进品牌首店等方面促进首店经济发展。
“首店往往具有较高的人气和关注度,不仅能带动本地消费增长,还能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消费,增加城市的旅游收入和消费活力。”龙华区商务局局长王利宁表示,希望通过“真金白银”的扶持,引入更多品牌首店,发挥其拉动消费增长的巨大潜力,同时提升城市品位和能级,助力海口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此外,在数字基金方面,龙华区与海南省财金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设立了龙华区数字经济产业精准基金(简称“龙华精准基金”)。这是海南自贸港创新投资基金设立以来,以精准基金模式主动规划布局的首支省市(区)联动基金,主要投向数字经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先进制造、文创旅游等产业领域。“该基金的设立,将更好地推动龙华区数字经济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海口市龙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主动谋划、精准施策、精选赛道、精选项目和精细管理,政府投资基金将更好地聚焦于海南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升政府投资基金在招商引资和返投落地等方面的政策效果和社会效应。
下一步,海口市龙华区还将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同时,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各项奖励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支持。
一审:唐甸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