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是传统的地方剧种。在藁城成立过乱弹戏班的六个村中,建班最早的村为北周卦。清咸丰四年(1854),北周卦村的聂老鲁、樊老顺二人在村内成立了乱弹“子弟会”。截至目前,已有六代传人。旧时该村800多户人家,大都唱过乱弹戏,无论大人小孩、男的女的,都能哼唱出乱弹调来,故有“乱弹之乡”之美称。
民国13年(1924)北周卦戏班参加了获鹿东、西、南三简良12台大戏对唱的圆经大会(庙会)。民国18年(1929)该戏班分为“同乐会”和“义合会”两班。1949年12月两会合并为“兴华乱弹剧团”,1954年又改为“日新乱弹剧团”,翌年改名为“藁城县乱弹剧团”,成为原石家庄地区该剧种唯一的专业艺术团体。1960年9月在“三县合一”、精简城市人口过程中,该剧团被砍掉,随之解散。剧团的主要艺术骨干又回到故土,成立了北周卦乱弹剧团。此后四、五年,北周卦村乱弹小型演出活动从未间断过,并吸引了四周乡村的广大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