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央视,看太原,看“好戏”!
文摘
2025-01-30 18:10
山西
今晚央视,看太原,看“好戏”!
“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新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走进锦绣太原。山西戏曲文化与独特创意双向奔赴,在央视舞台碰撞出一台“好戏”。今晚,“好戏”登场,戏后故事同样滋味悠长。总台春节戏曲晚会选定山西太原,在历史文化里就能找到渊源。山西是最早的戏曲发祥地之一,悠久深厚的戏曲发展,鼎鼎有名的戏曲大师,古朴优美的戏曲文物,千秋各具的戏曲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摇篮”。目前已出土的戏曲文物,山西全国第一;现存的戏台数量,山西全国第一;金元时期的戏曲大家,山西最多;现存戏曲种类,山西仍排首位。山西出戏曲“狂人”。元杂剧,是戏曲的成熟形式,元代也成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山西剧作家占据了黄金时代的“半壁江山”。三晋戏曲大师群星璀璨、佳作如云,“元曲四大家”中的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都是晋籍,其作品流传至今。山西有剧种“繁星”。戏曲丰盈大众生活,山西人对戏曲是真爱。上世纪80年代,根据普查数据,山西戏曲剧种50余个,目前依然有38个剧种活跃在舞台上,剧种数量占全国九分之一,居全国首位。山西四大梆子蒲剧、晋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对戏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蒲剧古老,悲壮激越音流畅;晋剧,也称中路梆子,高亢委婉传播广;北路梆子刚健,独具边塞风骨;上党梆子潇洒,或豪迈有力或细腻秀丽。除四大梆子外,晋南眉户、上党落子、耍孩儿等地方小戏,好似繁星点点,闪耀各处。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唱得远比说得更动听。台上,千回百转,有板有眼;台下,悲喜自渡,无风无雨。1月30日晚8时,总台《2025年春节戏曲晚会》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和戏曲频道(CCTV-11)首播,相约山西、太原戏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