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岗”不是一个新名词了。
所谓“妈妈岗”,顾名思义就是为妈妈们专门设置的某些岗位。
上班灵活、工作弹性,既能有一份工资,还能兼顾孩子。
简直是一件大好事。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广这一就业新模式。
但最近,青岛市人社局推出首批“妈妈岗”计划后,却引发了不少争议与质疑。
事情的起因是,青岛一家家政服务公司,发布了10个岗位需求。
在此后20天的时间里,一共接到了超过200个咨询电话。
然而在进一步沟通时,大多数妈妈一听到是家政服务岗位后就挂断了电话。
最终,只有4个人登记了信息。
为什么大家明明表现出超高的工作热情,却又如此抗拒摆在眼前机会?
说实话,我特别理解她们的感受。
从网上发布的信息来看,这些企业能提供的“妈妈岗”大多是客服、工厂普工、销售员,又或是家政服务等门槛较低的岗位。
这也意味着很多妈妈苦读多年,又在行业摸爬滚打许久,才拿到和自身价值匹配的薪资,才站稳的脚跟,在生完孩子后,统统化为乌有。
这工作降级,实在太严重了。
“我怎么生了孩子后只能干保姆的工作?”
“没有瞧不起这些岗位的意思,只是我前面二三十年努力读书,学习的知识获取的学历,到底有什么用呢?”
“这大概就是我还在咬牙坚持边上班还边带娃的原因吧……怕全职后再就业能力直线折损。”
就连很多围观的网友也发出了反对的声音。
不少人呼吁,应该把“妈妈岗”改为“亲子岗”“育儿岗”。
“带娃做家务,抽空还要上个班。”
“为什么只有‘妈妈岗’而不是‘爸爸岗’,这是不是在默认带娃就是妈妈的责任?”
“83年的我,已经找不到工作了。这些岗位看似对妇女的保护,其实就是变相的默许这种职场淘汰女性的行为。”
理想和现实的巨大落差,家庭抚育责任分配不均的矛盾冲突。
让“妈妈岗”也从一开始的大家拍手称赞,到后来反对声不断。
很多女性既不愿待业,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陷入两难的境地。
这些年,关于女性生育困局的讨论,一直都没停止过。
尤其是职场妈妈面临的隐性歧视,几乎无处不在。
网上曾有一位网友分享自己的经历。
“听过太多周围人怀孕生小孩被公司换掉的事,所以我7个月的时候,还在全国各地飞。
休完产假后,又说服老公在公司附近租房子,工作不敢耽误,养娃不敢懈怠。”
然而,即使她再小心谨慎,认真拼命,业绩做了全组第一,依旧避免不了不受待见的命运。
工作上一有疏漏,领导会直接对她表现出不满,认为她被家庭分散了精力。
同事背地里讨论,就不应该把重要的客户交给像她这种有家,有孩子的已婚妇女。
到了年底,老板借口“你都有孩子了,给你安排一些轻松一点的工作”,直接断了她的晋升之路。
她难以接受,但也毫无选择。
之前听过一个词,叫“母职惩罚”。
指的是,女性在生育后在职场和生活中遭遇到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和歧视。
事业中断、收入下降、竞争力变差。
而这种惩罚,几乎没有一人幸免,更多的只能被迫放弃职场,投向家庭。
可回归家庭之后呢?
我曾接待过一位来访者,她在公司工作了6年,一直兢兢业业。
但从怀孕生孩子后,就被各种针对刁难,有好几次孩子生病,她还在公司加班。
公婆不停打电话来质问她什么时候回家,丈夫也埋怨她没有尽到当妈的责任。
最终她身心俱疲,在家人的催促下,提了辞职。
然而可怕的是,没过多久,公婆又觉得她没有收入,让丈夫一个人打拼,压力太大。
她很无奈:
“职场妈妈带孩子,对不起的人很多——公司不容易,同事也不容易,凭什么替你分担。
但职场妈妈不带孩子,对不起的人也很多——家人不理解你,孩子离不开你,就连你也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
所以那我到底该怎么做?”
不可否认,成为母亲的身份,给女性带来奇妙的生命体验,有了软肋也有了臂膀。
但同时,这个身份也让她们身陷囹圄,在家庭和职场之间举步维艰。
不被重视,自我价值感低,没有安全感。
那么,再回到开头的问题——
“妈妈岗”的设置,到底能不能缓解女性的生育焦虑和职场焦虑?
我们也承认,目前许多地方能提供的岗位,确实较多集中在工作机械重复的劳动密集型岗位。
又或是客服、销售、餐饮等服务业岗位。
不用朝九晚五,没有绩效考核,看似十分灵活,但劣势也很明显。
工资不会太高,可替代性强,没有晋升渠道。
说白了,就是一份临时工和兼职。
对于那些高学历、高技能的白领妈妈们,完全谈不上是一份事业,更无法实现自我认同。
但我依然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它对那些学历不高,工作没那么好,生育后被迫回归家庭的妈妈们来说,几乎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在此之前,她们只能日复一日淹没在家庭琐事中,接送孩子、洗衣做饭。
不仅与社会脱节,完全没有自我,还要面对外界的刻板印象:
闲、舒服、只会花钱。
她们当中,有人为了摆脱这个困局,赚点零花钱、证明自己,结果遭遇各种骗局。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
河南一位女性在网上找了一个刷单的兼职工作,结果却被诱导进行充值返现的任务,一步步被骗走20多万元。
那是一家人辛苦半辈子才攒下的积蓄,就这样被骗子给骗走了。
有人婚姻发生变故,成为最直接的受害者。
北京一位全职太太,婚后一直任劳任怨照顾家庭和孩子,丈夫除了上班,家里的事情一概不管。
时间久了,两人感情逐渐变得疏离,丈夫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大动肝火。
最终两人选择离婚,财产平均分割,但对于妻子这几年的付出,法院仅仅判决丈夫给予她家务补偿款5万元。
她们的身影,也是千千万万个底层不幸女性的缩影。
为了生育付出一切,却也因此让自己的人生陷入了巨大的被动里。
而在看多、听多、甚至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不幸后,太多的妈妈们真的怕了。
她们迫切的渴望能有一个岗位,让自己不必囿于家庭。
可以用劳动换来报酬,可以重新定义自己的价值,可以让自己得到一份尊重和认可。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曾对全职妈妈群体状况进行调研,数据显示:
有82.7%的全职妈妈希望重返职场,其中48.3%希望能兼职、灵活就业。
而如今,“妈妈岗”的设置,至少对这部分妈妈来说是一种保障,也是一种选择。
“因为有了一份自己的收入,再也不用看老公和婆家的脸色了。”
“我在孩子眼中不再无所事事了,我也可以给孩子和自己一个安稳的未来了。”
我想,这就是“妈妈岗”当下最大的意义所在。
我知道,大家还是会担忧,“妈妈岗”的本质还是将育儿责任全推给妈妈。
所谓上班灵活、工作弹性,就是对女性进行一场“既要又要还要”的绑架。
既要生育,又要挣钱,还要在需要时能从工作岗位迅速“回归家庭”去照顾孩子。
但正如一位招聘负责人在采访中说的那样:
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现实情况,我们无法改变。但如果能先满足其中一部分人的现实需求,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了。
我们当然希望未来有一天,每一位女性都不必面临照顾家庭和工作挣钱的冲突。
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能真正获得平等与尊重。
但现实是,女性在生活中所遇到的不公对待,是长久以来社会性别分工的刻板印象。
不可能因为一个新鲜岗位,一项创新机制,就立马打破这种固化的思维观念。
而我们唯一能做的,是让更多育龄女性的挣扎和努力被看见,被讨论。
让她们的困境能被推动一点点,这就很有意义。
而在结果看来,“妈妈岗”的出现就是外界对社会责任,对家庭价值的一次重新思考。
当然,我们也深知,生育从来不是女性一个人的职责。
除了需要大环境对女性多一点包容、尊重和实质性的支持,更离不开伴侣的理解和承担。
所有的丈夫都应该明白,自己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去拓展事业的背后,是妻子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职责。
只有丈夫参与进来,共同承担起家务和育儿责任,女性才能跳出母职焦虑,才能去谈梦想和追求。
但最后,我们也衷心希望所有女性,可以不委身于别人的偏见,也不用局限于单一选择。
这个世界上,从没有完美选择,所有选择的背后都有代价。
可比起选择的代价,你更重要的是先丰盈自己,成为自己。
无论是全职在家的女性也好,还是优秀的职场女性也罢。
先把选择权牢牢攥在自己手里,你才能真正过好这一生。
点个“在看”,愿每一个女性在成为妈妈的道路上,都能被善待,亦能善待自己。
作者 | 小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