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崖州区:种下株株“绿草” 为耕地“增肥”

文摘   2024-10-18 18:30   海南  


“测试的数据显示,种植田菁的土壤酸碱度(pH值)提高了0.3个单位,有效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10月17日上午,在三亚市崖州区2024年南繁基地地力提升项目现场观摩会上,海南大学科研工作人员马成宇经过现场测试,向观摩人员分享结果。


在崖州区,郁郁葱葱的田菁有效改良了土壤质量。张慧膑 摄


适宜的土壤pH值能够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增强作物的抗病能力。然而,三亚地区土壤普遍面临pH值降低、有机质匮乏、养分失衡和微生物结构紊乱等问题。为此,三亚积极推广绿肥沃土工程,通过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改良土壤。


此次观摩会是三亚绿肥沃土工程实施成果的一次展示。在观摩会现场,一片郁郁葱葱的“草”映入眼帘,大家都在好奇,这一棵棵不起眼的“草”,是如何使贫瘠的土壤“富饶”起来的。


“这些是绿肥作物,包括田菁、高丹草和苏丹草等,对提升土地地力有好处。”跟随着工作人员的脚步,与会人员走进田中,近距离认识、了解田菁。


“使用绿肥和土壤调节剂,不仅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pH值,还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我们发现土壤的pH值在5.5左右时,作物生长最为理想。”


作为南繁育种的核心区域,三亚长期肩负着育种的重任。如何提高地力,为土壤增添“氮磷钾”等微量元素?三亚的答案是:种植田菁,绿肥还田,为耕地量身定制“营养套餐”。


如何以“一棵草”为耕地量身定制“营养套餐”?经过4年的试验、推广,崖州区成功探索出一条以绿肥作物提升土壤质量的道路:利用南繁保护区夏季休耕时段种植豆科绿肥植物,开展绿肥种植、田间管理、粉粹还田、土壤调理剂撒施、土壤检测等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提升土壤耕地质量。


“今年我们创新‘冬季瓜菜-水稻-绿肥-深耕还田’耕作模式,实施8000亩绿肥无人机播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粉碎还田和深耕作业,全面推进南繁基地地力提升。”崖州区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范晓荣说。


自2020年推广绿肥沃土工程以来,崖州区便大力开展南繁保护区地力提升行动,通过种植绿肥、撒施石灰等方式,成功提高土壤pH值,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提升耕地地力。其中,高标准农田的覆盖率为20%至25%左右。


海南大学南繁学院科研人员郑继成介绍,田菁是一种海南本土常见的豆科野草,具有速生、耐涝、喜热、固氮效率高、抗逆性强等特点,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热带绿肥作物。通过种植田菁并进行还田处理,可以显著提升土壤养分含量,培肥效果相当于每亩增施0.5~1.5吨商品有机肥。


“经过多次试验,我们发现绿肥的使用对农作物产量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每亩产量约提升10%,收益也相应增加。”范晓荣说,今年推出的新品种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超过了传统品种。


“我们计划推广新品种的绿肥作物,如花、苏丹草等作物,在提升地力的同时,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此次项目的实施单位海南博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观摩会上,与会人员通过实地观摩和学习,深刻认识到了绿肥还田技术的重要性和优势。他们表示将积极推广这一技术,引导农户种植绿肥作物,提升土壤肥力,为冬季瓜菜种植提供有力保障。


这棵“草”也种到了崖州区崖城村种植大户黎俊东的心里。他分享道,自去年种植田菁后,他的耕地土壤得到了改善,种植的豇豆等作物不仅杂草减少,病虫害也降低了,产量有所增加。


“今年我种了100多亩的田菁,听说高丹草能产生效益,明年打算种植高丹草。”黎俊东说,田菁还田后,他准备种植豇豆和玉米,期待能有更好的收成。



来源:三亚日报丨记者:张慧膑

三亚农业
发布支农惠农政策、提供市场信息和农业科技信息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