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园区第三期项目用地的考察,黄纳军回到位于中山市南头镇第一期厂房的办公室,激动的心情仍难以平复:“100万台,这原本是我们搬过来后第三年的计划,这下好了,第一年就完成了。”
原来,黄纳军所负责的宏源地能热泵科技(中山)有限公司(下称“宏源地能”)在2024年搬入新厂房后,完成了“大客户”小米下发的年产100万台空调的订单。而一年前,该公司铆足了劲,在旧厂房也只有20万台产能。
现在,产能“爆表”的宏源地能已启动建设了园区二期,三期也被提上了日程。
作为国内家电行业“巨头”长虹集团的子公司,宏源地能如今有了自己的新定位——做长虹版的“富士康”。而公司新设在中山市南头镇的这处生产基地,则为这一愿景打下了最坚实的一块基石。
“如果当初没搬到这里,我们不可能拿下和小米的合作,更不可能有后面的故事了。”作为宏源地能副总经理,黄纳军反复强调着公司迁址的重要意义。
一块长310米、宽60米的狭长土地,如何改写了这家家电制造企业的命运?
来自小米的橄榄枝
近2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长着6000多家企业。
俯瞰中山市南头镇,工厂、住宅小区几乎填满了这个中山面积最小镇。
位于南头镇园林路上的宏源地能旧厂,被周边锌铁棚的“蓝海”包裹着,并不起眼。自2017年来到南头镇后,宏源地能便埋头经营自身的地能热泵产品业务。
2022年9月,这个不起眼的小厂,受到了来自“大牌”关注:小米向宏源地能抛出了橄榄枝,合作生产小米空调。
如果从公司形象和规模上来看,彼时的宏源地能和小米,并不算“门当户对”:
一共2.5万平方米的生产空间,被拆分成了五个楼层,一条空调生产线仅仅长120米,却要完成空调组装、检测、打包等工序,用来存放空调的成品区仅1万多平方米。园区内车辆停放的空间也有限,即使是一年中的发货高峰期,每天也只能发出二三十辆货车。用黄纳军的话来说,局促的空间“转不动”生产效率,公司产能及仓储、物流支撑能力很快就触顶了。
并且,简陋的生产环境也难以适配更高端的产品生产工艺。
“生产变频空调需要的干净、无尘化的环境都难以保障,更不要说规划冷媒罐区、实验室等特殊区域了。”黄纳军说。
基于这些限制条件,宏源地能短期内难以消化巨量的订单,只能先承接小米的单个项目、单款机型的生产,以品质在大客户面前“刷好感度”。
同时,对于公司的财务副总经理黄萍而言,她还有一笔账需要算:“我们租用的是私人的厂房,和其他企业一起,算是租了半个厂。租约三年一签,租金也是三年一涨,到我们搬走之前,已经涨到每平方米17元多了。”
效率“转不动”以及“拼厂”成本日益走高的窘境,让宏源地能开始考虑“换场子”。
宏源地能新厂房内,机械臂正在协助生产。梁诗婷 摄
然而,彼时的南头镇乃至中山全市,也同样面临窘境——南头镇土地开发强度高达86.9%,高居中山各镇街土地开发强度之首,中山全市平均水平也接近40%,而这一比例的国际红线是30%,这意味着中山几乎到了“无地可用”的地步,南头镇的形势则更为紧迫。
对于亟需空间的成长型企业而言,继续“蜗居”保持小作坊式的生产或是搬离中山,似乎成了唯二的选择。
“企业发展,还是要有规模。没有规模、做不大,很难生存。”黄纳军说。
“搬迁也要计算隐性成本,比如搬运、重新招工,冷媒管道等设备也带不走,只能报废。考虑到这些损失,我们也不愿意搬出南头。”黄萍说。
既要做大规模,又想留在本地,宏源地能和众多本土企业一样,提出了这一在当时条件下看似相互矛盾的需求。在初步与小米达成合作的同时,宏源地能开启了“找地旅程”。
找到“梦中情厂”
市场形势瞬息万变,机遇也不会永远站在原地。对于宏源地能而言,在找地的同时,公司也遭遇了来自竞争对手的全新挑战:
除了布局宏源地能,小米还先后在另外两家全球知名家电生产商身上“押了宝”,与宏源地能形成比拼。竞争之中,三方之中的谁都可能被踢出局。
“对我们来说,当时最困难的是无法预测未来的形势,选什么样的地块也不好确定。”黄纳军回忆,公司在2022年就已和南头镇政府对接,商讨拿地一事。当地政府初步为宏源地能找了几块地,但因面积不足、需要等待拆迁流程等问题,最终都未能达到宏源地能的预期。
时间进入到2023年,中山推进的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初步腾出了一部分产业用地,南头镇政府便将当地“工改”腾出的一处长条形状的用地推荐给了宏源地能。
“发现这块地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它很合适,纵深310米,很适合空调产业的工艺规划。如果没有足够长的空间、放不下足够长的生产线,就很难发挥空调生产线的效益。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需求。”黄纳军说。
除此之外,对比旧厂房,新厂房位于南头镇升辉南路,靠近高速出入口及广珠城际铁路南头站,交通出行更便捷。并且,地块权属者是南头镇属资产公司,对于企业而言,相比租用私人厂房,租用镇属企业的物业会更放心。“每平方米的租金比我们旧厂房的还更便宜一些。”黄萍说。
相中这块“梦中情厂”之后,宏源地能随即与南头镇政府、镇资产公司等相关单位推进项目,在这处75亩的地块上,分两期建设名为“南头镇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的“工改”园区。
南头镇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工改”项目。 梁诗婷 摄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宏源地能旧厂房内也正开足马力,并在2023年5月初步获得了小米的认可。“这说明,我们有承接大客户、大订单的能力和实力。”黄纳军说。
2023年7月1日,新园区正式动工建设。同年7月7日下午,在园林路上的宏源地能旧厂房内,公司生产的第20万台小米空调正式下线。为此,公司举行了一个下线仪式,也庆祝自己获得了小米的认可,双方将启动2024年的合作规划。
下线仪式结束后,大家又来到升辉南路新厂区,在刚刚奠基的工地旁栽下了一棵桂花树,期许一个好兆头。
半年建成9.4万平方米厂房
挑战,一个接一个来。
不久后,小米下达了2024年的订单需求:年产100万台,并要求宏源地能在2024年1月搬进新园区投产。
这也意味着,谁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这100万台空调的生产,决定了谁可以成为小米在华南地区的重要供应商。
要求1月搬厂投产,与空调市场的运作规律有着密切关联。黄纳军说,每年上半年是空调生产的旺季,1-3月需要有足够的库存,在4月开始发货,并在5-6月迎来需求爆发期,这意味着该公司必须在这一时期保证充分足够的产能。而旧厂房“硬件”条件并不足以支撑宏源地能交付100万台空调,该公司只能寄希望于面积翻了近3倍的“工改”新园区。
然而,新园区在2023年7月打桩,若要次年1月进驻投产,岂不是半年内就要建成这栋9.4万平方米的厂房?
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
令黄纳军等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南头镇真的只用了半年时间,便将崭新的靓厂交到了自己手上。
“2023年7月1日动工,7月7日已经打了900多根桩,8月15日就开始‘平地起高楼’了,12月中旬就封顶,开始内部装修了。最高峰时,有2000多人在施工。2024年1月,我们开始从旧厂房搬设备过来,2月22日举行了新厂房生产的首台空调下线仪式。”黄纳军掰着手指头回忆日期,对那段夜以继日的时光记忆犹新。
“我们有困难就找徐书记。”黄纳军口中的“徐书记”,指的是南头镇党委书记徐宁军。新园区建设过程中,宏源地能提出的各种细小需求,南头镇都会充分考虑进去。
黄纳军拿升辉南路上的一处红绿灯举例:由于红灯时间较长,路上排队等待的车辆常常会挡住新园区大门,影响人员和车辆进出。这一现象被反映给当地政府后,当地便调整了该路口在上下班高峰时的红绿灯时长,在保障车辆正常通行的同时,解决了车流堵门的情况。
诸如此类的“微小操作”,黄纳军还列举了不少,例如相关部门帮忙移树、解决排水问题、解决临时电力问题、建设临时泵房和水塔、接通天然气等。
“2024年1月份要通天然气,当时正好临近春节,怎么办?最后还是镇政府找自己人加班帮我们协调、安装。”黄纳军回忆。
2024年2月22日,寒冷的冬夜里,急得满头大汗的黄纳军忙到凌晨五点,只为解决新园区生产线的最终调试问题。当天白天,小米、长虹等多方嘉宾来到生产车间,共同见证了南头镇智能家电制造业创新中心生产的首台小米空调下线。
2024年2月22日,宏源地能新工厂首套小米空调下线仪式举行。图源“活力南头”
穿过“黎明前的黑暗”
今天,在宏源地能的新厂房内,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
打通两层楼相连的两条约200米的超长自动化生产线,一天能让4500台小米空调走完从原材料加工到组装、检测、包装的全过程。生产线末端,机械臂将包装好的空调内外机整齐摆放好,轨道小车RGV将它们沿轨道运送至楼上的仓库,并最终被送到消费者手中。
对比旧园区,新园区里有三条路、能停20多辆货车,高峰时期一天能发180辆车。在旧园区,一天只能发二三十辆。
如今,超4万平方米的成品区也逐渐不够用了,黄纳军正渴盼着二期、三期能早日投用。
看到公司如今风生水起的状态,黄纳军又想起了2024年上半年经历的那段“黎明前的黑暗”:“当时没有缓冲期,厂房搬迁和产能上量同时开始。”
2024年1-3月,受到厂房搬迁的影响,宏源地能生产的空调有所欠产。而面对巨量订单需求,公司不得不在后面几个月“恶补”,被迫开启昼夜“两班倒”模式,整整多投入一整条产线的人力物力。“2024年5月发货量巨大的时候,我们甚至半夜运输成品,只为了一个目标——保住客户,保住他们的需求。”黄纳军说。
好在新厂房拥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得下宏源地能新增的6台冲床、数百米自动化生产线和成倍增长的空调成品,公司产能得以在4-5月份赶了上来,最终完成了客户的订单需求。
与此同时,另一家竞争对手同样因无法按时交付足量的产品,退出了竞争。最终,宏源地能赢得了客户的信赖,拿下了小米空调在华南地区约25%的订单。
2024年,宏源地能的年产值已经达到16亿元,是此前在旧厂房年产值的4-5倍。过去公司在旧厂房只能生产一种机型,如今在新园区已经能够生产5-6种机型。并且,几家生产铜管、包装等产品的供应商也一同搬进了园区,上下楼之间就完成了供应链上下游的合作,为宏源地能降本增效。
“2025年,出海!”黄纳军透露,出海计划意味着宏源地能将进一步扩大产能、生产出口机型,产值也将进一步翻倍。“施展拳脚要有足够的地方,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正在和政府谋划第三期的项目。”黄纳军说。
宏源地能新厂房内,AGV自动导引车正在运输货物。 梁诗婷 摄
而对于长虹版“富士康”的新定位,黄纳军认为,宏源地能需要进一步向采用新工艺、精益管理的信息化生产企业方向发展。目前,企业仍需招引高端人才。在腾出空间之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也成为南头镇以及中山市“工改”下一阶段需要发力的方向。
【记者手记】
韧性变冲劲,“工改”让市场更具活力
宏源地能的成长记,是中山中小企业借“工改”之力再生长的“缩影”。最小南头镇的“变大”历程,也是中山以“工改”之势让制造业再出发的最新成果。
南头镇可谓是中山工业发展的一个“极致”典型:它既是中山工业实力最强镇街之一,也是中山土地开发强度最高的镇,中山过去高速增长的“双刃剑”效应在南头镇充分体现。一些如宏源地能一样的“潜力股”企业,也曾因缺乏生产空间而流失。
实地走访多家南头镇企业,笔者发现,无论是像宏源地能一样初具规模的企业,还是规模尚小而集聚创新要素的“专精特新”企业,它们都迫切想“逃离”远落后于时代的锌铁棚等低效工业厂房,为的是引入更先进的生产环节和设备、高端人才。如果一个地区的优质生产空间供应量无法满足迫切市场需求,市场自然不会青睐这里。
从南头镇的努力可以看到,“工改”提供的是安家落户的全流程“套餐服务”:从借助“工改”扩充土地供应,再到为企业匹配合适的用地、在建设过程中提供各类协助,如企业家所说,政府承担了除公司日常生产经营以外的几乎所有工作。宏源地能“工改”新园区项目创造了半年建成交付的奇迹,更是代表了新时代的“中山速度”。
2024年1-11月,南头镇“工改”项目拉动的工业投资占全镇工业投资的约63.5%。放在中山全市,这一数据接近40%。“工改”释放出的新空间正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过去企业“有钱也没地方投资”的局面正在扭转,城市在承压时期的韧性也将转变为“凤凰涅槃”后的冲劲。
编辑:陈图铿
责编:廖晶晶
执行总编辑:李纯华
总编辑:肖彦余
来源: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