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台风“贝碧嘉”的消息
冲上热搜
台风“贝碧嘉”
大概率在华东沿海登陆
据@中国天气 微博
今年第13号台风“贝碧嘉”
目前是强热带风暴级
强度还将会逐渐增强
预计14日夜间
穿过琉球群岛移入东海东部海面
之后向浙闽沿海靠近
并将于16日(中秋节前一天)
凌晨至上午
在浙江到闽北一带沿海登陆!
登陆时强度可能达到
台风级或强台风级
(13-14级,40-45米/秒)
华东沿海的强降雨将在15日开启
浙江东部将有大雨
16日强降雨范围最广
浙江、福建北部、江西北部、
安徽南部等地大到暴雨
登陆中心附近有大暴雨
17日强降雨波及湖北湖南
甚至不排除影响重庆
浙江气象部门提醒:
14日起,东海海域风力明显增大
需防11~14级局部14~16级大风
请过往船只及时转移到安全区域避风
同时做好海上作业
和涉海旅游等安全管理工作
浙江海事局
启动台风“贝碧嘉”IV级防台响应
今天上午,浙江海事局启动台风“贝碧嘉”IV级防台响应:根据台风态势及走向,浙江海事局于9月12日9时启动IV级海上防台应急响应,请各单位按照防台预案和各自的防台规定做好防台准备工作。
温馨提醒
1.各相关单位要结合《船舶防台风指南(试行)》要求,密切跟踪台风的动态,早预警、早行动,利用风前有限窗口期落实各项防台措施。
2.沿海航行船舶注意加强值班值守,全面检查主要航行设备、船体和锚设备,发现问题立即修理。
3.施工船舶、无动力船舶提前做好防台准备工作,及时前往合适锚地、水域做好避台准备。
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个目标、四个宁可”理念,严格按照“四个提级”“四个最”要求,从严从紧从实抓好各项防御措施落实,牢牢守住“三条底线”,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落到实处。要压紧压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防台责任制和市县乡村包保责任,突出抓好基层一线和行业部门责任落实,高效运转“1833”联合指挥体系,全面进入迎战实战状态,以工作的确定性应对风险的不确定性,以主动作为、实绩实效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要牢牢把握台风影响前的窗口期,对照“八张风险清单”开展全面排查,落实管控措施。
要及时督促作业渔船回港避风、休闲渔船停止营业、海水养殖人员撤离,加强在港渔船管理;要指导海上施工船舶及时撤离,督促落实无动力船舶、扣押船舶、施工船舶等重点船舶锚固措施。
要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和位于山边沟口的村庄、农家乐等人口聚集区以及山区在建工程项目、临时工棚开展巡查监测,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要组织排查跨沟路基、沟道淤堵、阻水桥涵、堰坝等重点部位,加强山洪灾害重点村落巡查。
要加强山塘水库运行管理,及时采取预泄预排措施,留足纳蓄空间;加强对中小水库、病险山塘水库、堤防海塘险工险段等隐患排查,及时关闭沿塘旱闸、封堵海塘缺口,严防潮水倒灌。
要指导危化品、矿山、尾矿库、高温熔融金属等重点企业加强值班值守,落实防风防涝措施,做好停产、撤人、保设备的应急预案。
要指导城市隧道、下穿立交、住宅地下车库、易涝风险点等重要风险点提前预置抢险排涝物资设施,落实专人值守;指导在建工地重点突出深基坑支撑、高空设施、围挡、临时工棚等临时设施以及落地式、悬挑式、附着式等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及时加固户外广告、灯箱、行道树等户外设施。
要加强高边坡高挡墙路段、高路堤挡墙、临水临崖路段、下穿通道、特大跨海、跨江大桥、特长隧道、历史灾毁路段等重点路段巡查检查,及时采取停运、停航、封道、分流、限行等管制措施。
要加强聚焦涉山、涉水、涉海类旅游景区和高风险旅游休闲运动项目巡查监测,提醒旅客做好撤离准备,视情停止营业。
要立足超强台风正面登陆我省的最不利情况,按照台风进入72小时、48小时、24小时警戒线为时间节点,细化制定“1+9”防台工作方案,明确具体任务、责任部门、完成时限。沿海地区要按照“三提前三必须”和“快转慢回”的要求,13日前完成应转移人员底数排摸工作,并围绕“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到哪、怎么管”五个关键环节,细化完善人员转移方案,特别是对孤寡老人、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要全部落实“一户一策”,确保不漏一处、不漏一人。
受台风影响地区防汛责任人要合理安排工作,放弃休假,坚守岗位,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干部带班制度。要对防汛抢险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再检查、再确认,特别是督促村级落实“246”,提前做好卫星电话、发电机、排水泵“三大件”等应急装备调试,确保断路、断网、断电等极端情况下应急通讯畅通。要积极统筹各类救援队伍,适时向社会发布社会应急力量和专业防汛队伍联系电话,提前在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做好布防,确保发生险情灾情时第一时间抢险救援。
要滚动监测预报,及时公布预警信息。要对防汛防台工作主动发声、正面发声;特别是在14日之前,要通过多种途径,第一时间向社会滚动发布风情、雨情、水情及防灾避险信息,发动群众提前落实各项防台避险措施,引导群众合理安排节假日出行计划,避开高风险区域。
秋台风不可小觑
路径更复杂多变
气象上一般将9—11月生成的台风称为秋台风。
很多人都认为,秋台风影响相对较小,但事实并非如此,秋台风很多都是“狠角色”。比如刚刚过去的超强台风“摩羯”,生成以来四次登陆,是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我国的最强秋台风。它维持超强台风级别长达64小时,给华南南部带来大范围狂风暴雨。
秋台风之所以异常凶猛,是因为夏季向秋季过渡时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造成海温偏高,给台风发展提供的能量也就更大。在另一方面,9月以后北方冷空气开始变得活跃,我国大陆上空被冷高压盘踞,而台风是低压涡旋,北高南低,气压梯度增大,风就会增大。因而,秋台风与冷空气相遇时,受影响区域风力更强。同时,台风与南下冷空气相遇会形成台风倒槽,给台风北部地区带来极强的风雨影响。2013年10月就是由于台风“菲特”与冷空气相遇导致浙江余姚遭遇特大暴雨。
不仅强度强,秋台风的路径也显得更加复杂多变。西风带系统、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等多个天气系统的不同影响,往往使秋台风路径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
然而,秋台风路径有其复杂性,一旦未来两天里副热带高压出现明显减弱甚至断裂的情况,台风路径就会出现变化。
无论是哪种情况
中秋假期里风雨影响都难以避免
请大家持续关注天气预报
合理安排假期出行